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患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猪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变化等,分析引发猪瘟与猪蓝耳混合感染的具体病因,从而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生猪健康状况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随着生猪养殖向着规模化与产业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关于猪疫病的防治愈加引起养殖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受养殖环境的营养,单一的疾病感染越来越少,反而是混合感染越来越多,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便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猪疫病状况,在基层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本文以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猪瘟为当前养猪业常见的疫病,特别是猪疫的危害更加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猪群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病猪死亡情况,笔者以河南省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对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病症进行介绍,制定了猪蓝耳病、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猪病混合感染较为常见.猪伪狂犬病和蓝耳病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通过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而干扰猪瘟抗体产生,使猪瘟抗体水平大幅下降,使猪群易受猪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7,(4):15-15
<正>1近些年来,我国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等地起伏波动的传播,危害很大。其次,是圆环病毒、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用下不断地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易并发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或流感、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正> 1 猪病流行新动态近些年来,我国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场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起伏波动的传播或危害很大。其次是猪圆环病毒、流感和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战下不断的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容易并发后混合感染付红细胞体后流感及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来,猪蓝耳病感染典型病例越来越少,混合感染病例呈增多趋势,给基层养殖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在已知的多种混合感染病例中,尤以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病例和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病例的病死率最高,危害最大。文章就此两种混感病例的诊断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1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疾病科介1.1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断症状,可见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流泪,便秘交替发生,双耳背臀尾根腹下蓝紫散布出血点斑,触摸尖叫,颌  相似文献   

8.
猪场疾病流行新动态和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建议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1):23-24,26
1猪病流行新动态近年来,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猪病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养殖密度大,一旦病原侵入,很快涉及全群造成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其次是圆环病毒和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下不断发生。当前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易并发附红细胞体、流感或呼吸系统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猪病不断发生新变化,如蓝耳病与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者后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流感、圆环与蓝耳病,猪瘟的共同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际病例为例,分析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并对发病育肥猪场的患有猪蓝耳和猪瘟混感的猪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并得出结论——猪瘟的漏防和免疫失败是猪发生猪蓝耳病和猪瘟混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猪做好疫苗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发病后需要对猪只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具有较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防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耳病和猪瘟是危害当今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尤其是猪瘟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分析猪蓝耳病与猪瘟病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探索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在养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这种病例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疫病流行风险明显增加。其中猪瘟与猪蓝耳病是常见的疫病,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增大了防治难度。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两种疫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以及防控策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养猪场由于防疫措施及病死猪处理不当,一些流行病和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呈现多发趋势,且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根据对河南省南部各县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猪病流行发生如下变化: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多重(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较多,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猪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较多;病毒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尤其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感较多.  相似文献   

15.
正猪瘟和猪蓝耳病均是猪易感的两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且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时常发生,一般是由于没有及时免疫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或者免疫程序不合理或者免疫失败等原因引起,每年都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2017年8月,某猪场发生一起疑似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现将整个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瘟为猪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国内此病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危害流行范围极广.近些年来,此病的流行形式正由频发的大流行逐渐向多地的散发性经过.而且,临床表现类型,更呈现亚临床经过,多数易感其他混合感染症.猪蓝耳病为免疫抑制病,此病的发生这些年,与猪瘟的易感性大增,严重威胁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多年来一线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汇总了:加强猪群管理,改善用料配方;紧急接种疫苗,增强抗病体质;积极对症施治,防继发感染症;封锁隔离猪场,尸体无公害处理等一系列的综合防病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病毒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两年来,由两种或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稽留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红发绀、腹泻便秘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感染病,在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猪群中仍保持较高的发病率,对生猪养殖危害极其严重。混合感染病感染形式主要由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非典型性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其中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合的形式比较常见,发生率高、危害性最大。据笔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猪副伤寒是仔猪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该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疾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很高,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结合猪副伤寒近年来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燕 《畜牧兽医杂志》2008,27(2):109-10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仔猪呼吸系统症状,造成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本地2007年3月~4月间发生混合感染病例46例,经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诊治及防控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养猪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要摸清本猪场及周边猪场的疫病史,有针对性地制定免疫方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使得猪的疫情变得更为复杂。据研究证实,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抑制猪瘟抗体的水平。当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时,多呈现混合感染,主要是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猪链球菌、猪瘟病毒等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一起混合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