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产品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部分。基于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密切相关性,农产品期货价格与农作物产量、农产品期货交割等级与农作物气候品质关系密切;而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既与农产品期货价格高度相关、又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关系,本文初步探讨气象服务在天气气候监测预报与作物产量预报、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品质预评估两个方面,服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部分。基于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密切相关性,农产品期货价格与农作物产量、农产品期货交割等级与农作物气候品质关系密切;而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既与农产品期货价格高度相关、又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关系,本文从气象服务在天气气候监测预报与作物产量预报、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品质预评估2个方面探讨服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可能性,以期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了河南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趋势产量、气象产量的分解与拟合,分析了气象产量的周期波动,并用余弦曲线拟合了气象产量的趋势规律,改进了滑动平均预测法,求出气象产量的拟合值,并估计出随机项产量。最后给出了农作物产量的预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4.
将农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看作是具有输入(农业技术水平、各项投入和气象因子)和输出(作物的产量)的动态系统,运用多层递阶预报方法对三江平原地区作物产量进行预报,并讨论两种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预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产量预报中滑动平均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河南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趋势产量、气象产量的分解与拟合,分析了气象产量的周期波动,并用余弦曲线拟合了气象产量的趋势规律,改进了滑动平均预测法,求出气象产量的拟合值,并估计出随机项产量。最后给出了农作物产量的预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象灾害因区域性、季节性、连续性而对大多数地区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灾害性天气对于农作物产量则在数量和品质方面均起着负面作用。要应对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机制,不断提高人对于灾害性天气防范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另一方面则应更加积极地尝试多种技术手段综合应用降低灾害天气对农作物负面影响,从而使农作物产量能够更大程度上掌握在人类主动创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气象条件是橡胶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开展橡胶气象服务及产量预报,利用1992~2014年广东省橡胶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及考虑生物学意义,确定了影响广东橡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1~2月最低气温平均、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量、5~9月最大风速最大值区域平均,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广东省橡胶产量预报模型,对橡胶产量进行中期预估预报和后期最终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90%;对2014年橡胶单产进行试预报检验,预估预报和最终预报准确率≥94%,预报准确率较高,表明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可在业务和服务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青南牧区河南牧业试验站1996~2016年天然牧草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SPSS软件曲线估计方法中的线性、"S"型、二次项等模型模拟了牧草趋势产量;应用Excel软件中"数据分析"计算出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相关系数,挑取相关系数≥±0.5的因子,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计算出气象产量预报值,对1996~2016年预报产量结果回代检验。结果表明:(1)影响河南地区牧草产量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拟效果较好的牧草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预报模型;(3)对1996~2016年预报结果进行回代检验,表明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7%,2017年预报检验结果误差为-3.2%(即:预报结果正确);(4)用所建的牧草产量预报模型来预报下一年的牧草产量时正确率较高,可以在该地区范围内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范红霞  钟天华  田国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2-14853,14901
将濮阳市30年冬小麦产量序列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与历年冬小麦生育期间光、温、水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一批影响冬小麦气象产量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并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趋势预报和订正预报模式,统计检验和试报结果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为濮阳市冬小麦产量监测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气象服务提出的,为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新需求出发,积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暖情况下粮食安全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气象服务提出的,为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新需求出发,积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暖情况下粮食安全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本文简述了农业气象服务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病虫害与农作物产量预报,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粮食生产与改善生态环境、农村气候区划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作用。1农业气象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开发综合分析平台,建立商都县区短时突发气象灾害预报及重要行业、服务业的气象预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在公路气象灾害、农作物场火险、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短时晴雨预报等方面具体应用分析,推动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在台站预报预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影响板栗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及产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近24年兴隆县板栗的产量资料与生育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板栗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选取与板栗产量相关好的气象要素为预报因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板栗气象产量评估方程,并进行了回代和检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南北地区气候条件不一,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可能出现气象灾害,进而对农作物产量产生威胁。因此,相关专业人士必须对气象灾害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方法策略,保证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温县2001~2011年怀山药产量数据与2004~2011年的气象数据,运用气象产量预测方法原理,分析了怀山药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初步建立了怀山药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怀山药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敏感,预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模型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识别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准确的害虫预测预报是科学防治害虫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回顾了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方法及目前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概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相空间重构、小波分析、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其在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吉林省1980~2014年春玉米产量、生育期以及逐日气象资料,从春玉米生长发育的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和需光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出发,构建春玉米生长季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经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以及回归分析,根据气候适宜度指数建立7~8月逐旬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春玉米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各时段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均通过0.01水平的有效性检验,能够客观反映春玉米生长期内气象要素状况;各预报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均大于88.9%,均方根误差小于15.0%;历史回代拟合的气象产量与实际气象产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性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1981~2011年间各旬单产趋势预报准确年份在21年以上。各时段预报模型对2012~2014年的外推预报结果不稳定,准确率分别在97.0%、88.5%、66.8%以上,趋势预报2014年不准确。总体上,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吉林省春玉米产量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农业气象服务气温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和技术路线及工作设想。根据各类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计算气象要素数据,利用C/S与B/S结构相结合方法,实现春季不同类作物适宜播种时段的预报及作物生长期过程中的气温监测和预报。参考该系统可以进行播种安排和设施农业管理,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在保证秧苗成活的前提下增加作物产量,减少气温变化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