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色鲍自然海区人工放养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杂色鲍标志放养和人工造礁试验的方法和结果.试验表明,杂色鲍的最适放养壳长为2.5—3.0厘米;2龄的杂色鲍,平均壳长为4.8厘米,这一龄段的鲍生长最快,3龄的杂色鲍平均壳长为6.3厘米,最大的个体可达7.0厘米;4龄以后,其生长明显减慢。据此,似可将3—4龄,壳长超过6.0厘米的杂色鲍定为上市规格。此外,本文还对杂色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生长、移动,以及人工造礁的方法和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吴勐 《海鲜世界》2003,(5):4-12
卷贝是非洲坦干占克湖的美丽小鱼.对空贝壳有强烈的占有欲,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空贝壳做自己的居室,用口衔来沙子将贝壳整个埋起来.只露出一个入口。通常活动半径就是以贝壳为中心15—25厘米的范围别看它们身长只有4-6厘米.但个性却相当强悍、同种间为了争夺领地会争斗不休。甚至比它大的六间幼鱼都会被赶的满缸乱飞。  相似文献   

3.
一、蛏田(埕)的选择和改造1.蛏田的选择蛏田应选择在淡水注入区干露时间小于6小时的内湾滩涂,潮流畅通而又不太急。一般选择中潮区,浪大流急处可选择高潮区,反之则选择低潮区。涂泥要求分层明显,表层3~5厘米沉积软泥,中层25-30厘米沙泥混合体,底层粉沙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张坤  姬广闻 《河南水产》1996,(3):21-21,29
利用本所自繁自育0.7-0.8厘米罗氏沼虾淡化虾苗.按照不同放养密度.进行培育幼虾试验,经15天饲养,养成1.2—2.2厘米幼虾,平均成活率达81.5%,为养殖商品虾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1987,(4):28-29
对虾与罗非鱼混养;1986年大连市应房店三堂国营养虾场21亩虾池,亩放罗非鱼509尾,亩产对虾142.6公斤,10-12厘米对虾占70%,另亩产罗非鱼98.8公斤,尾重3两。  相似文献   

6.
由聚氯乙烯(PVC)导管制成的叶轮式增氧机,在叶轮直径为71~81厘米,转速小于90转/分,叶片浸没深度小于15厘米时,其标准增氧动力效率(SAE)为2.0~2.6千克氧气/千瓦/小时标准氧转换率(SOTR)较低(每一米长的叶轮为1.15~1.85千克氧气/小时)。若要为大池塘提供足够的氧气,  相似文献   

7.
养鳗场采用集约化流水养殖方式,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残饵、鲤鱼粪便、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丰宜的营养物质。本文介绍利用养鳗场睑水养殖鲤鱼、罗非鱼等鱼类的技术,以达到高产、减少投饵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l养殖方法1.1养殖地土地1口.面积5亩,池埂上打木拉,用松木板护被,平均水深1.40米。全年水源充足.PH值60~65。1.2养殖鱼类放养鱼种共计5000尾,总重量达2ij.50公斤。其中罗非鱼3000尾,规格为6~9厘米;鲤鱼1400尾,规格为9.:)~]3.2厘米;草鱼100尾,规格为IG5~26.4厘米;错鲍鱼种250尾,规格17~2(厘米;淡水…  相似文献   

8.
钟进  梁立清 《水产科技》1992,(1):F003-F003
海康县水产局于1990年7月首次在南渡河进行罗氏沼虾人工放流增殖,第一批投放规格为0.8~1厘米/尾的虾苗20万尾,一年后.回捕率为8.6%,成虾体大肉厚,经济价值高。1991年7月,该局组织第二批放流工作,再次投放规格为1~1.2厘米/尾的虾苗30万尾,经拖捕检查,虾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自然条件该队位于重庆市郊九龙坡区花溪乡,地处长江南岸的浅丘地带为半菜半粮区。多年平均气温18.3℃、降雨量1072.6毫米、日照时数1256.3小时;重庆年太阳总辐射80.4千卡/厘米^2,光合有效辐射约42.5千卡/厘米^2,属全国日照低值区。大雨4月始。10月结束,5——7月暴雨较集中;  相似文献   

10.
海胆(Arbaciapunctulata)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海胆生长在潮间带浅海区域.我国沿海有60多个种类。目前增养殖的种类是正形目球海明科的马粪海胆和长海科的大连紫海胆。海胆的生殖腺制成的海胆酱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l生物学特性1.l形态海胆身体呈半球形.口面向下较平坦,反口面向上隆起,呈五辐射对称状。体表除口和肛门周围外,均包有坚硬的胆壳,壳上布满许多能动的棘。马粪海胆壳径为3~4厘米,棘长0.5~0.6厘米,体色变化大,通常为绿色,也有带紫、红、白、褐色的。大连紫海胆的壳径为6~7厘米,棘强大,末端…  相似文献   

11.
一、繁育池的准备 1.繁殖池面积为720米^2左右,共6个大池,每个大池又分为36个小池,每个小池的面积约4米^2,池深70厘米。在放置亲虾前,需要对每个繁殖池进行检查,及时修补漏水的小龙虾繁殖池。繁殖苗池需用0.2千克/米。左右的生石灰彻底消毒,新建水泥池要先去碱再消毒。水泥池水深一般保持在50-60厘米,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变,水深过低,对水温的调节作用下降,昼夜温差大,影响亲虾的存活和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鲤科鱼类的标识方法,苏联科学家A.O.卡苏缅最近试验研究了一种新方法,试验对象为一令鲤,体长6-8厘米,体重4—7克。试验鱼分四组,第一组,用尖头镊子拔掉鱼的一对胡子;第二组,用烙铁烧灼两只鼻孔;第三组,两组方法兼用,第四组为对照组,不作处理。  相似文献   

13.
詹姆地区研究室于1977年5月首次引进厚唇鱼巴鱼苗,在本地区的内陆水域饲养。将100尾有标志的和250尾无标志的鱼种放到一口面积为2.5公项、水深幅度1.50~3.25米、有部分污水流入的望天的静水池塘里进行饲养,还混养有印度大型鲤及中国鲤科鱼类。于1978年7月用抛网捕捉。有标志的厚唇鱼巴经过14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达到4750克,平均体长达到58.6厘米。最大个体重为7500克,体长为63.0厘米;最小个体重为4000克,体长为55.0厘米。该塘全年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保持旺盛的自然繁殖,不投饲料,也不施肥。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鱼种是柴河水库放养鱼种的主要来源,占总投放量的70%。1981~1985年网箱生产鱼种8.05万公斤(其中鲢占90%、鳙10%),折合平均亩产1,784公斤。以鲢为主的网箱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05公斤,规格11.6~12.6厘米,最低产量每平方米1.72公斤,规格为8~10厘米;以鳙为主的网箱产量每平方米1.16公斤,鱼种产量、规格质量(肥满度)变动幅度较大,经济效果不一。统计分析五年的生产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7年7月15日~9月15日进行了池塘利用小网箱培育团头鲂鱼种试验,通过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细绿萍,二个小网箱中的团头鲂夏花经精心的饲养和管理,体长由放养时的平均3.05厘米,增长到9.05厘米,达3.3倍;平均尾重由0.6克,增重到11.85克,达20倍,成活率达87.6%  相似文献   

16.
浙江水产学院采用食物天然成份的植酸与维生素E为保护剂,将新鲜对虾浸渍在PA和VE水溶液中,经速冻后在-18℃贮藏,使有头对虾可保藏6个月以上不变质,达到防黑、保鲜此特效。经卫生防疫及商检部门检测,其感观和理化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采用此法,1吨18厘米以上的对虾比加工成0.62吨的去头对虾,可多创汇4000美元;平均长12厘米的对虾,每吨可多创汇2500美元。  相似文献   

17.
2000年 9月 9日上午 8时,江阴市滨江区肖山村渔民梅兴荣,在长江中收流刺网时,发现网上有一头江豚尸体,即向主管部门——江阴市渔政管理站作了报告。   市渔政管理站渔政人员即赴现场进行检测鉴定:该豚体长 110厘米,胸围 75厘米,尾叉宽 26厘米,体重 24公斤,为中年雄性。经查全身无伤残,未发现有何疾病症状,确为网缠致死,江豚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属国家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江豚属兽纲、鲸目、鼠海豚科。地方名:江猪、江和尚。头圆,无喙;中部最粗,无背鳍;腹鳍肢较大,三角形,末端尖;眼小不明显;全身灰蓝色或…  相似文献   

18.
1水域的选择风箱要设社在水反清还,无工业废水污染,木体达明度80厘米以上,县仅水位不仅于3米,且有祆流水的库幕.所选本国应是开门、向田、赢风,且交通便利、便于管理。2网箱的制作与设置2.1网箱的制作网箱一般规格为2米2未XI.2米,用聚乙际机织同片红起而成.由于鱼种培育要分为三个阶段,所以要出作三种不同同目的风格,其中一级同祖同国队6厘米,二级网箱瞩目1.0厘米,三级同周同日至.5厘米。网箱为单层结构,六面作,但在益同中间@一个0.8米XO,8米的开D,并设汇一个浑性问料框用于投间。2.2网箱的设g网箱为浮动式,用毛…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泊。据1978年测定:湖面海拔3194.83米,面积42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5米,湖岸平顺,水域宽广。盛产无鳞湟鱼,五十年代末期才被开发。湖区属较高寒干燥草原气候,全湖冰封期约100-200天.每年一至二月结冰厚约30-40厘米,近岸边可达68厘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胡子鲶的养殖生产中,投放苗种规格普遍偏小,一般都为25~3厘米左右,故成活率只有30%~50%,而投放6~8厘米的鱼种成活率则可达75%~90%。因此,鱼种培育工作在胡子鲶养殖生产中显得很重要。笔者采用网箱培育的方法,投放2.5~3厘米的鱼种,培育7~10天,平均规格达6厘米,最大规格达9厘米,成活率85%~90%,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1.地点选择:培育苗种地点直选择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的池塘、河道或库没,但以池塘最好。池塘面积要求1~5亩,水深1~1.5米,水质肥沃,透明度25~30厘米。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