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转Bt基因抗虫棉棉铃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1995~1997年就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及棉铃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棉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内在抗性,对初孵幼虫致死率达90%以上,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严重,其毒力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在棉铃虫大发生年份,对二、三代棉铃虫不进行药剂防治则显著减产。初步提出抗虫棉的棉铃虫防治策略为:二代以保棉株生长点为主,三代要重点防治以保蕾铃。其防治指标是:二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200~300粒,三代百株累计卵量80~120粒。  相似文献   

2.
河西地区玉米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措施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河西地区调查了玉米田不同防治措施对棉铃虫蛹、成虫、着卵量和为害率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措施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药剂的效果。对棉铃虫卵量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性诱剂、辛硫磷+Bt+杀虫灯;对幼虫量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杀虫灯、辛硫磷+Bt+食诱剂;对被害株率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性诱剂和辛硫磷+Bt+杀虫灯。4种综合防治措施对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的防治效果不同,但并无显著性差异。且防治玉米田一代棉铃虫时应针对棉铃虫蛹、成虫、卵和幼虫综合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并进行持续性防治。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对棉花安全。建议在棉铃虫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79~105g/hm2。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对棉花安全。建议在棉铃虫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79~105g/hm2。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棉铃虫的寄主植物之一,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棉田幼虫及卵量,而且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棉田棉铃虫的基本情况,方便棉农及时防治。笔者结合兵团植保工程研究计划,持续对该地区棉铃虫在玉米诱集带上发生情况进行了多方面调查、监测,将该地区近10年诱集带棉铃虫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建立和完善南疆地区棉铃虫的预测预报体系。一、棉铃虫卵量、幼虫数及蛾量调查方法1.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①棉田中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选择可以代  相似文献   

6.
喷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康邦)防治棉铃虫试验表明,药后3d防治效果达90.86%、药后7d防效为98.45%、药后14d防效为98.36%。康邦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皆好于对照5%甲维盐WG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药剂,防治时间宜在棉铃虫幼虫孵化初期至幼虫二龄期前喷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有机蓝莓园大窠蓑蛾的有效生物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4种目前常用的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活性最高,LD_(50)为2.15×10~6PIB/m L,4种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50%,以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防效最高,为94.17%。[结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作为防治大窠蓑蛾幼虫的首选药剂,建议在7~9月进行喷药,即在大窠蓑蛾幼虫期的2~3龄以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朝阳棉区连年发生,使棉蕾、铃大量脱落,轻者受害10%左右;重者达30%以上。1965年我们在大平房公社搞样板田对棉铃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和调查。群众反映打扣心尖能捉到幼虫及卵。这对我们是一个启发,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总结出打扣心尖是防治第一代棉铃虫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拉维因(Larvin)通用名Thiodicarb,为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及幼虫期有特效,毒性中等.夏敬源等试验后认为此药杀卵效果好、胃度作用强、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具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安全等特点[1].郝小草等人在所筛选的用于防治棉铃虫药剂中,拉维因的综合防效最好[2].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拉维因作为防治抗性棉铃虫的药剂之一.在新疆,还未曾有人对此药的作用效果进行过研究.为此,1999年我们在和田地区棉铃虫发生较重棉田进行了第二代棉铃虫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棉铃虫幼虫毒力比较和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溴虫腈等12种药剂对棉铃虫3龄及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溴虫腈、氟啶脲等药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明显高于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灭多威等药剂对棉铃虫幼虫的毒力,同时,作者还对12种药剂分别稀释1000倍对棉铃虫5龄幼虫不同的时间的毒力进行了观察,除常规化学农药出现中毒现象较快外,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也表现较快中毒症状,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我区农场主要经济支柱,但由于棉铃虫的发生和为害,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随着综合防治体系的发展,人们改变了以往见虫就治的孤立措施,把消灭害虫和保护天敌、防止药剂对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纳入到一个整体防治计划中。但由于防治措施之间的复杂关系,仍然给棉铃虫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掌握棉铃虫发生规律、为害部位及如何使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以及其他措施协调起来,这是当前棉铃虫综合防治中的关键问题。1棉铃虫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通过多年调查,棉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3~4代,以秋季老熟幼虫在棉田、…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也是农药使用量最多的时期,为了保证药效及施药安全,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喷药要在最佳时间内进行 首先,一个药剂的防效高低是有阶段性的.新的药剂刚投入使用时,往往效果较好,随着大量使用,害虫等有害生物对这种药剂的抗药性会逐步提高,其防效就会随之下降.在防治某一害虫的用药阶段,同一药剂首次用药和后期用药药效反应不同.如对棉铃虫,在棉田1代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一般能用来防治棉铃虫的药剂都有好的防效,但幼虫达4~5龄时,使用任何药剂都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药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硫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5种药剂在相同条件下防治棉铃虫的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棉花生长均安全。毒死蜱·氟铃脲对幼虫防效最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棉花保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1998~2000年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不同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象甲等害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毒高氯乳油对棉铃虫、2 5%蚜虱立克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棉蚜、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对棉叶螨、25%星科乳油对棉象甲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根据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棉田棉铃虫应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即在产卵高峰向后推迟3~5天为宜。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一个主要措施,但作为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整枝灭虫在棉花蕾铃期,将田间管理时摘除的顶心、群尖以及打掉的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据调查,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适时整枝一次,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60%;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去叶枝的棉田,田间卵、虫存量减少3.8%~54.5%,平均为27.7%;在四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及时摘除边心、赘芽,可使卵和幼虫的存量分别减少52.5%及58.0%。  相似文献   

16.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药剂25%棉神一号乳剂、20%氰久可湿性粉剂、20%绿保素乳剂对棉铃虫3龄 幼虫的杀虫效果,均优于30%桃小灵乳剂,可用于小麦玉米带状田棉铃虫防治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棉铃虫是我区棉花的主要害虫,为了寻找适宜的农药品种,使其在棉铃虫的防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2009年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试验,以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药剂品种,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4种高效低毒药剂对松毛虫的防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辽宁朝阳地区主要松林害虫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试验对4种安全低毒药剂的林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朝阳林间松毛虫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在最佳配比条件下施药后14d的防效均在95.1%以上。综合来看,1.2%苦参碱·烟碱乳油1500倍液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最佳,是该地区最佳松毛虫防治药剂及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9.
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通过饲喂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1与LC50)对棉铃虫3龄幼虫体重、生长发育以及驱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铃虫幼虫-蛹、蛹-成虫的存活率都有影响。药剂处理后,幼虫的历期延长,幼虫的化蛹也受到影响,出现畸蛹,但各处理畸蛹率均低于15%。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及蛹重都有抑制作用,以高效氯氰菊酯的影响较大。在LC1与LC50剂量下,两种药剂对棉铃虫也表现出驱避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的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生物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甲基对硫磷等10种药剂对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杀虫素、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丙溴磷、灭多威不仅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高的抑制率,而且对初孵幼虫也有很强的毒力;硫丹甲胺磷、水胺硫磷虽然对卵孵化抑制率不高,但对初孵幼虫的毒力还是很高的。久效磷和辛硫磷对卵和初孵幼虫毒力都很差。讨论了卵的发育阶段、药剂浓度、浸渍时间与药剂毒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