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求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为该灌区地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采用3层BP网络建模方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进行研究,运用缺省因子检验法分析各因子对地下水埋深影响的敏感性;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定量描述地下水位动态与各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子,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关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敏感性因子分析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各因子的敏感程度。【结论】将这2种方法结合运用到灌区地下水位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位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沈阳市浑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分析与计算,为浑北灌区的合理运行、管理以及沈阳市的水资源优化利用和调配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计划地实施灌区节水与非工程措施,逐步建立起高效节水型模式,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引大灌区具有兰州市郊县的地理优势和城市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时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分析灌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条件,探索面临的问题,研究发展措施和对策,对于加快灌区农机化步伐,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大工程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 ,目前工程的效益并不理想。文中分析了制约引大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发挥引大工程效益的几个途径 ,以期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7.
观光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属于现代文明旅游的一种,体现出知识经济的载体。它的出现,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有: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等三种。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要有良好的配套服务、强有力的经济后盾、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引大灌区”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直通市区,距离省会兰州60公里.中川机场雄具其中,灌区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引大入秦工程本身创造的人文景观,沿线穿越青海、甘肃的著名风景区,自然风光旅游十分丰富。“引大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观光“农家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1.
彭阳县井灌区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宁夏彭阳县井灌区目前正常运行的灌溉机井的基本情况、效益运行管理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井灌区水利设施管理的建议,旨在推广井灌区现代设施农业,促进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宁夏同心县下马关扬水工程效益,扩大灌区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在保证已开发灌区灌溉用水的条件下,将调整出来的部分水量用于该地区万亩喷灌区的开发,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实施不仅社会、生态效益巨大,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雪新丽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3):12-14
本文以灌区效益为总体目标,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子目标,各目标下设指标数据,建立了灌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求解途径,建立了灌区效益的数学模型,并以精河流域上游灌区为实例应用,对2012-2016年灌区效益发展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得到灌区效益逐年提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法对灌区效益的评价具有可...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欧李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滴灌条件下欧李树适宜灌水下限研究,确定欧李在西北中部干旱地区沙壤土适宜灌溉定额。研究结果显示,欧李生长量指标总体表现出前期较快而中期后减缓,并随水分胁迫加剧差异显著。在55%下限的灌水条件下,植株生长表现最优,株高、茎粗、叶片数、果茎平均生长量分别为50 cm、5.82 mm、56个、20.25 mm,单果重15.54 g,单株产量229.02 g,明显优于其他灌水水平。从综合效益看,水分条件适宜有利于增产,且经济效益显著,除去水电费成本直接效益72169.48元/hm2。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55%下限的灌水条件下,耗水量为5009.78 m3/hm2,灌溉定额为3688.35 m3/hm2,有利于欧李作物生长和果实品质因子数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对阿拉尔垦区部分地区地下水取样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地下水中几种主要阴阳离子的含量和矿化度的大小,用灌溉系数法、盐度和碱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法对灌溉水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对作物和土壤只有盐害,而无碱害和盐碱害,除少部分为不太适用的水之外,其他为适用的水和良好的水.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是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柴达木盆地用水总量为9.8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5.6%,节约用水潜力较大。根据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灌区典型地块小麦灌溉用水量的监测试验,发现小麦种植灌溉用水量远低于该地区相关统计数据,渠道渗漏和管理粗放是传统小麦种植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渠道衬砌率和强化灌溉管理等方式来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小麦生育期水分盈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小麦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盈亏状况和土壤含水量(Smc)动态变化及水分衰减规律作了分析,同时研究了水分亏缺期灌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安徽省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水分亏缺严重,尤其淮北地区在此期间缺水89.2mm,全年缺水144.6mm;(2)在无降水或极少降水的情况下,0~10cm土壤水分百分含量平均日变率(Rasm)降低0.572%,10~20cm降低0.214%,20~30cm降低0.181%,30~40cm降低0.083%,灌溉使表层水分有很大提高,灌溉渗透深度随着灌水量的增多而加深;(3)在缺水严重的抽穗期和灌浆期采用225、450m3/hm2灌溉,可分别增产697.5、1 215.0kg/hm2. 相似文献
18.
19.
塔里木河下游枣树根灌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枣树根灌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在不干涉当地灌溉习惯的前提下,于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下游红枣生态经济林开展灌溉试验,采用TDR测定红枣生长期不同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结果表明,各灌溉周期前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消退集中于20cm土层,后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消退集中于80cm土层,40~60cm是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稳定层,可保证红枣正常生长;红枣生长期的实际日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整个红枣生长期实际耗水量为639.26mm;参照当地管理者灌溉习惯和根灌条件下土壤体积含水量消退特征,制定红枣根灌灌溉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