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乌兰察布市草原面积5521万亩,草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有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草原化荒漠植被六大类,其中以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三大类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2.3%、40.6%和8.8%,其他类型占8.3%。天然草原平均亩产干草37公斤左右,平均草原植被盖度38%。全市天然草原“三化”面积达4634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3.9%。  相似文献   

2.
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以种子植物为主,此外尚有蕨类、苔藓、菌类、藻类和地衣类等。种子植物共有546种(其中包括22个变种,1个亚种),分属于58个科和231个属。地带性植被以草原为主。由于本区地处大兴安岭西麓,所以天然植被从草原带向山地森林带过渡,加以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的差异,植被类型比较复杂。除了广泛分布的草原植被外,还有森林、沙地植被、草甸等植被类型。该区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网捕等方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15目77科326种,分属于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其中蜘蛛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的过程中,节肢动物的个体数、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环境梯度变化而逐渐增多,至交错带森林-草甸区或草甸-草原区达到最大,到草原带降至最低.交错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且显著高于两侧的森林带和草原带,表明大尺度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不同植被地带问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不同植被地带间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差异很大.森林带与森林-草甸区、草甸-草原区和草原带的相似性逐级减小,这说明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交错带、草原带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已与森林带发生明显分化,且分化越来越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森林斑块数、森林覆盖率是影响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森林斑块数、森林斑块平均面积、森林覆盖率是决定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物种数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植被地带天敌个体数百分率为(0.363 1±0.041 6)%~(0.524 9±0.036 5)%,天敌物种在维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草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的一种由低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有两大区域,即欧亚草原区和北美草原区。我国草原属欧亚草原区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大兴安岭以西的广大地区,自东向西依次递交为草甸草原地带、典型草原地带和荒漠草原地带。  相似文献   

5.
锡林浩特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2222.74万亩,基本草原面积为2054.2万亩。草原类型包括平原丘陵草甸草原亚类、山地草甸草原亚类、平原丘陵草原亚类、山地草原亚类、沙地草原亚类、低湿地草原亚类、沼泽化低地草甸亚类和盐化低地草甸亚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气候和自  相似文献   

6.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因素的干扰,内蒙古草原目前正面临着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采取人为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可有效促进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到长期稳定的健康状态,但不同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对于不同草原类型、不同区域草原的修复效果仍不明确。本研究在认真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温性草甸草原退化放牧场选择有代表性的试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并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生态效益评估。结果表明:(1)温性草甸草原退化放牧场在生态修复措施实施3 a后,3种人工修复措施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2)围栏、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但是不适宜长期采用,后续需探索有利于群落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优化和提升的新的修复措施。(3)采用施肥与围栏、补播和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措施的工程综合效益相对较低,后续需因地制宜,充分结合立地条件、气候状况、退化程度及类型,确定施肥种类量、用量及施肥周期。  相似文献   

7.
我区境内有近两千万公顷的荒漠草原,属于草原带中立地条件最严酷的一个亚带。在这里,人工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林木生长量均很低,有的地段几乎无成活,林业建设带来很大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造林地的水分状况及所选造林树种的适宜程度认识不足。要知道,荒漠草原地带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而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昌都市芒康县的草原生态资源现状,包括草原类型资源分布、草地资源退化现状、畜牧业发展现状、草原防火基础设施现状及科研监测现状;进一步总结了芒康县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成效及经验,提出了芒康县草原保护与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必要性和意义,为芒康县下一步草原保护与建设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具有相似草原资源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呼伦贝尔站”)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农牧场,是欧亚大陆温性草甸草原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呼伦贝尔站建立于1997年,但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北京大学李继侗带领李博、刘钟龄,在谢尔塔拉种畜场开展植被调查研究。20世纪60至70年代,李博、刘钟龄继续在谢尔塔拉开展植被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乌兰察布市荒漠草原是温带草原中最干旱的一个类型,为草原区自然条件最严酷、草场生产力最低、生态系统最脆弱的一个地区,文章针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生产现状,开展荒漠草原区林草业的优化配置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线和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28个群系组和56个群系。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范围最广的植被型是落叶阔叶灌丛、竹林和草甸,其后依次是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海拔1 600~2 400 m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分布有39个群系。保护区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面积最广,占保护区植被总面积的19.0%。  相似文献   

12.
孔庆宇 《山西林业》2022,(S2):50-51+84
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介绍了太岳山林区大西沟草原概况,提出了该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5月利用Baermann湿漏斗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湿生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动物标本36 336只,隶属于3门3纲3目(类),优势类群为小杆目线虫(97.55%),常见类群为线蚓类(2.20%)。湿生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在交错带各环境梯度间相对稳定,但数量在各环境梯度间存在变化;由森林带至草原带方向,小杆目线虫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并在草甸-草原区达到高峰,而线蚓类和轮虫类呈递减趋势且在草甸-草原区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荒漠草原是温带草原中最干旱的一个类型,为草原区自然条件最严酷、草场生产力最低、生态系统最脆弱的一个地区。针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生产现状,开展 荒漠草原区林草业的时空优化配置模式的研究。确定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性和隐域性林草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摸清陕北黄土区植被的类型与区划,能为全国植被区划及自然与农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陕北黄土区以延安为界,北至长城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可分为志丹——府谷森林草原省和白玉山地灌丛草原省,南至铜川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只有黄陵——延长为落叶阔叶林省。南部地带性植被为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北部为温性和暖温性草原、温性落叶灌丛及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地带属于温带草原地区,并与落叶阔叶林地区接壤。这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趋异性,反映了森林和草原之间过渡地带植被的特征,是植被长期适应过渡地带气候及土壤与地形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赵阳 《中国林业》2011,(17):45-45
一、黑沙蒿的分布 黑沙蒿,又名沙蒿、油蒿、鄂尔多斯蒿,分布范围跨越了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个自然带。据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调查,沙蒿在西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分布面积达37,5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乌拉特荒漠草原系指二狼山以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境内的广大牧区,面积大约四万平方公里。它是从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中间地带,是草原带中最低等的草原。  相似文献   

18.
段菁  云海英  李鑫  滕飞  纳青 《林业调查规划》2022,(3):133-138+155
草地生产力水平估测是草地生态健康诊断和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的基础工作之一。有鉴于此,此次研究利用CASA模型,综合考虑气温和水分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对内蒙古地区草地初级净生产力进行估算。该模型估算结果和使用MOD17A3H数据计算的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35,说明模型估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使用该模型估测内蒙古草地生产力可知,草地NPP呈现出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使用Hurst指数法分析可知,SNPP由增加变为减小占比最高的类型为低地盐化草甸类,其次为温性草甸草原类,分别为19.43%和17.59%。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提升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水平,根据《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的评估指标及方法,对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154 755.92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80万元/hm2;各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表现为空气质量调节(51.33%)>牧草供给(14.87%)>土壤保育(14.44%)>水源涵养(8.25%)>养分输入(5.93%)>风景游憩(2.03%)>种质资源保育(1.95%)>气候变化减缓(1.09%)>微气候调节(0.11%);不同草原类型的价值表现为热性灌草丛类(87.47%)>热性草丛类(11.87%)>其他草原类型(0.66%)。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老头山,位于突泉县境内。它的主峰海拔1392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支脉浅山区中的一座高山,其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这里山峰叠翠,沟壑纵横,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从山脚到山顶,可以看到这样的植被垂直带谱:山麓丘陵干草原带、山地次生林草原带、高山草原草甸带、高山垫状植物植被带。在山地次生林草原带,土壤为暗棕壤森林土,主要林木有白桦、山杨,其次还有山榆、蒙古栎、椴树、榛树、绣线菊、山杏等乔灌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