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构建珍稀物种硬叶兜兰SSR-PCR反应体系,采取正交设计试验对硬叶兜兰SSR体系组分中的Mg2+、基因组DNA、DNA Taq聚合酶、dNTPs、引物5个因素在4个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组合试验,之后对反应体系中该引物的退火温度在梯度PCR仪上筛选,并进行了最优体系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体积为10μL的PCR管中最优组合为:模板DNA 20ng,Mg2+3.0mmol/L,dNTPs 0.3mmol/L,引物0.8μmol/L,Taq酶0.8U,10×buffer(Mg2+Free)1μL,引物PR710的退火温度为59.6℃,说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将采集获得的野生硬叶兜兰植株,采用新单菌丝团分离法,分离纯化后,获得6株菌根真菌。对6株内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状、大小作了测量与观察及一些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结果为5株菌根真菌分别属于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胶膜菌属(Tulasnella)和镰刀菌属(Fusariu),未鉴定1种。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传奇     
史军 《森林与人类》2007,27(2):68-75
作为兰花大家庭的一员,硬叶兜兰同其他伙伴一样,有着婀娜的体态和迷人的花朵。由于硬叶兜兰大多生长在深山峭壁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很少以真面目示人。直到1951年,植物学家王发瓒先生才在云南省麻栗坡发现了这种美丽的兜兰。也许是不甘心脱去自己神秘的面纱,硬叶兜兰还跟大家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王先生采到的那份标本是一个花朵较小并且还未展开的植株,于是硬叶兜兰有了Paphiopedilummicranthum(意为小花兜兰)这样一个迷惑众人的拉丁学名。由于路途艰险不便考察,这种美丽的精灵在山中跟人们玩了30年捉迷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兰科植物专家陈心启先生重新描述并发表了野生状态的硬叶兜兰,才真正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雷超铭 《广西林业》2013,(12):40-45
“兜兰辛容碧玉肌,钗头懒戴鞋拖地,轻风渥露客妩媚,觇饰柔姿锦罗衣。”这首优美的诗歌正是形容兰花中的“美娇娘”——带叶兜兰。  相似文献   

5.
以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5种培养基对带叶兜兰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设计6种基质处理,以筛选组培苗出瓶后的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较适宜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H2PO4170 mg/L+NAA 0.1 mg/L,植株生物量增加显著;随着NAA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壮苗生根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独利用腐熟过的碎树皮做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达99.7%以上。  相似文献   

6.
7.
杏黄兜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黄兜兰(Paphliopedilumar-meniacumS.C.ChenetF.Y.Liu),特产于我国云南西部的怒江流域,是我国学者陈心启教授和刘芳媛教授在1982年描述发表的一个新种,加特性描述随即该新种就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欧美等地的兰圃。1983年,当第一株开花植株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兰展上时,人们被它那眩目的金黄色花朵所折服,评委们立即给出美国兰花学会大奖金奖中的破纪录高分———92分,其种植者也因之首次在当年被授予“NaxBotanical奖杯,该奖杯是美国兰花学会理事会设立的,历来只授予在上一年度被评为最优秀兰花的栽培者。同样,英国皇家栽培学会也授予…  相似文献   

8.
兜兰栽培     
  相似文献   

9.
运用路线与样地调查相结合,采用种群统计学的方法对贵阳市小叶兜兰植物种群数量、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贵阳市小叶兜兰水平分布狭窄,只分布于开阳县和乌当区境内,仅见于沟谷河流或峡谷绝壁地段,呈块状分布,海拔在800~1000m左右;贵阳市自然分布的小叶兜兰资源量仅600余株,究其濒危原因主要是由于适宜生境的逆向变化和人为采挖所致;贵阳市小叶兜兰资源濒危程度较高,目前仍处于加剧态势。并针对贵阳市小叶兜兰资源现状特点,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意见。  相似文献   

10.
11.
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的兰科一新变种——富宁兜兰(Paphiopedilum delenatii var.funingensis Y.Y.PanW.H.Rao)。新变种与德氏兜兰(Paphiopedilum delenatii Guillaumin)相似。但该变种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合萼片近卵圆形;唇瓣白色,囊口周围具淡紫红色晕,近椭圆形;退化雄蕊中央具绿黄色斑块,易于原变种区别。改变种的发现对兜兰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的兰科一新变种——思茅兜兰(Paphiopedilum gratrixianum var.simaoense W.H.Rao et J.Huang)。新变种与格力兜兰(Paphiopedilum gratrixianum Rolfe)相似。但该变种的花葶外弯稍下垂;中萼片浅黄绿色,具栗色斑点,有白色边缘,宽卵形;合萼片浅绿色具栗色斑点连成的脉纹;花瓣具1条栗色中脉,中脉上侧浅栗色并具深色脉纹,中脉下侧浅绿色并具浅栗色脉纹。易于与原变种区别。  相似文献   

13.
14.
发现于云南的兰科一新变种——广南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var.guangnanense Y.Y.Pan&W.H.Rao).新种与其变种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Lindl.ex Hook.)Stein]相似.但该变种植株花梗连同花被片均黄绿...  相似文献   

15.
兜兰(Paphiopedilum)又名拖鞋兰,花形奇特,花大色艳,受到人们的珍视。兜兰属植物全球共有八十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热带地区。我国有兜兰属植物十余种,主产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等省。按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可分为石灰岩山地种和酸性砂岩山地种两大类。石灰岩山地种有杏黄兜兰、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三峡库区的乌冈栎林、匙叶栎林和刺叶栎林的植物群落结构与组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它们属于硬叶常绿阔叶林的范畴 ,属于干旱植被的一种类型 ,并与典型的干旱植被有着一定的联系。其植被的形成是对特殊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是季节性干旱和长时间寒冷生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种森林植被 ,表现出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刘演 《森林与人类》2004,24(5):30-33
广西野生兰科植物十分丰富,有90余属300余种,种类数量仅次于云南、四川和台湾,尤其是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的兜兰属植物,全球有野生种66种,我国有18种,广西就有11种。  相似文献   

18.
狭叶冬青(Ilex fargesii Franch.)扦插生根困难,为探索狭叶冬青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以扦插基质、插穗粗度及遮阳措施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狭叶冬青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基质、插穗粗度及遮阳措施对狭叶冬青硬枝扦插成活率、新梢长、生根量及平均侧根数均有显著影响,生产中提高狭叶冬青...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在紫纹兜兰种源培育上取得重大突破。紫纹兜兰已经具备回归自然需要的一切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启动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这是7月14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深圳举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上了解到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有关兰科保护与利用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企业和兰科保育  相似文献   

20.
以苞叶杜鹃休眠硬枝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激素种类和质量浓度条件下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在河沙+蛭石基质中的成活率为14.5%,高于草炭土+珍珠岩+腐叶土基质;质量浓度为150 mg·L-1的NAA、IBA处理的效果好于其它处理,插穗成活率分别为21.3%和18.8%,而在河沙+蛭石(1:1)基质中的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