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强壮发病杨梅树势,改良果实品质,选择3种有机肥,设置5、10、20 kg/株共3个施肥梯度,以不施肥作对照,利用滴水线沟施方法施入盛果期病树。结果表明,所有有机肥处理均增加了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2.5%~10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2%~15.3%,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3%~34.2%。复合微生物肥和(深圳)好阳光有机肥均显著增加了梢长,分别增加13.3%~15.4%和22.1%~34.7%,梢粗分别增加5.2%~12.5%和5.2%~19.4%,叶长分别增加10.3%~11.8%和1.4%~5.7%,叶宽分别增加8.0%~14.6%和1.7%~10.5%。另外复合微生物肥3个处理还显著增加单果重6.0%~8.0%,显著降低果实硬度4.1%~9.6%。表明有机肥对杨梅衰弱病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改良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复合微生物肥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产业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衰弱病杨梅的抗逆性、增强树势、改善果实品质,研究了氧化剂(HMAO)对衰弱病杨梅树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AO灌根处理有利于杨梅的营养生长,HMAO 600和300倍液处理的梢长显著长于CK,分别比CK增加90.91%和84.36%;梢粗以HMAO 600处理的最粗,为3.23 mm;光合速率以HMAO 300倍液处理的最高,为4.39 μmol/(m2·s),比CK高339%,其次是HMAO 6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HMAO灌根处理可以引起杨梅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下降从而增强抗逆性,HMAO 300和150倍液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CK显著减小,分别比CK低6.3%和28.07%;HMAO灌根处理虽然降低了杨梅的单果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品质有所提升。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以HMAO 300~600倍液处理衰弱病杨梅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杨梅衰弱病已成为威胁杨梅产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本研究对设施中种植的荸荠种杨梅进行了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试验,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0 kg·株-1+土壤调理剂0.2 kg·株-1,施用方式为滴水线沟施。常规施肥管理作为对照组(CK)。结果显示,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能够显著改善衰弱病树的树势和果实品质。相较于对照组,该混施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病树的梢长、叶长、叶宽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42.84%、5.23%、5.31%和10.50%;同时,能够显著增加病树果实的单果重、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2.58%、2.80百分点、26.79%和29.27%。此外,该混施方法还能够有效抑制果实总酸的生成,减少了40.69%。因此,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能够促进衰弱杨梅复壮,提高果实品质,缓解杨梅衰弱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探究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对同一果园内发生衰弱病的‘东魁’杨梅在11月用不同类型杀菌剂灌根处理,测定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CK),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东魁’杨梅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梢长、叶长、净光合速率、果实纵径、单果重、色差、可滴定酸上,其中45%咪鲜胺对叶长、叶宽增长显著,分别提升9.42%和12.56%;56%噁霜锰锌、50%多菌灵、40%百菌清、50%福美双对梢长提高显著,分别提升81.38%、75.32%、75.27%和55.77%;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新梢粗度15.0%;70%甲基硫菌灵、50%福美双显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50.88%和25.66%;72%霜霉威、50%福美双显著提升单果重25.59%和18.60%;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果实亮度15.76%;50%福美双、40%烯酰吗啉显著提升总糖含量28.34%和15.81%。生产上建议施用40%百菌清和45%咪鲜胺,这2种杀菌剂有助于衰弱病杨梅树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果实小、商品果率下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叶片严重脱落,最后树体死亡,该病近年来在全国杨梅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以10种杀菌剂在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果实采摘后进行衰弱病树的树盘浇施防控应用试验,观察防控效果及其对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50%吡唑醚菌酯在荸荠种上防控效果最佳,防效达88.2%;45%咪鲜胺和10%苯醚甲环唑在东魁上效果最佳,防效达95.7%;对树体营养生长影响,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能较好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对树体果实品质影响,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显著提高单果重和硬度;50%腐霉利、50%啶酰菌胺、25%腈菌唑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建议生产中选用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50%腐霉利等药剂与合适的浓度进行杨梅衰弱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叶片严重脱落、果实商品率下降,本文以探究氨基酸水溶肥料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为目的。对同一果园内发生衰弱病的荸荠种和早佳2个杨梅品种,在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 0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和清水对照,测定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对照,施用1 0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后,荸荠种和早佳梢长分别增加11.23%和10.15%,早佳梢粗、光合效率和单果重分别增加14.56%、13.40%和22.19%,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氨基酸叶面肥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具有部分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凋萎病是目前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试验研究鸡粪复合菌肥、羊粪复合菌肥和蚯蚓粪复合菌肥3种生物有机肥对该病害的防控效果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生物有机肥对凋萎病的防效达35.2%~49.6%。三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树体叶片氮、钾、铁、铜、锌、钙、锰的含量均比对照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硫、硼、锌、铜等土壤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梢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15.0%~24.5%、4.3%~12.7%、1.4%~6.5%、40.2%~81.3%;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9.0%、0.3%~23.9%、3.3%~11.2%,可滴定酸比对照降低2.2%~22.0%。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可减轻杨梅凋萎病的发生,促进杨梅植株生长树势恢复,提升果实品质,建议适量施用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  相似文献   

8.
衰弱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杨梅的新病害,为有效防治衰弱病,对设施东魁杨梅开展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混施试验,每棵树的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6 kg·株-1+抗重茬微生态制剂0.2 kg·株-1,滴水线沟施,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成熟季测定杨梅树叶片和果实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对杨梅树势和果实品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对梢长、叶长、叶宽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64.52%、23.86%和12.22%;对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单果重和花青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2%、10.42%、7.27%和3.45%;同时抑制总酸的生成。综上所述,在杨梅滴水线沟施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衰弱病树营养生长,恢复树势,提升果实品质,减轻杨梅衰弱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仙居县主栽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杨梅衰弱树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在杨梅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喷施稀释8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对衰弱树复壮树势和改良果实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能显著增加2个杨梅品种的枝梢长度和光合速率,'荸荠种'和'东魁'的梢长分别增加32.02%和13.24%,光合速率分别增加54...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对猕猴桃生长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猕猴桃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施生物有机肥一方面猕猴桃叶片增厚,叶片表面光泽度明显增强,叶片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延长果实的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樱桃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20%,即基施15 000 kg/hm2农家肥、75 m3/hm2腐熟鸡粪,追施3960 kg/hm2复混肥、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时樱桃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2.
谢真铭  范芳娟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779-1780
杨梅树体衰弱、死株是影响果农增产增收的瓶颈之一。为良好恢复树势,促进增产增效,试验以碧湖镇南山村17年树龄的荸荠种杨梅衰弱植株为试材,设置不同黄腐酸钾有机肥施肥量处理,通过比较正常株、衰弱株、黄腐酸钾有机肥恢复衰弱株之间的枝梢生长量、叶片性状、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环境性状,研究黄腐酸钾有机肥对杨梅衰弱树复壮的作用。结果显示,连续施用黄腐酸钾有机肥可以有效防止死株,并明显改善衰弱树势,使其叶色从黄绿色转变为绿色,甚至深绿色,增加抽梢量、枝梢长度,促进叶片变大、变厚。同时,各处理还使衰弱株维持一定的产量,使其果实品质达到接近,或与正常株相当的水平。此外,黄腐酸钾有机肥的施用还明显提高了衰弱株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大樱桃品质及果实糖组分的影响。[方法]以大樱桃"宾库"为试材,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处理下果实糖、酸、V_C和糖组分间的差异。[结果]单果重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果实硬度和V_C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肥处理(M)果实硬度和V_C含量比高肥处理(H)分别高24.46%和35.71%。高肥处理(H)主要通过增加果实蔗糖、果糖及总糖含量改善风味。[结论]供试生物有机肥在当地施用量为6 300~8 400 kg/hm~2时有利于提高大樱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果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以东魁、荸荠种、早炭梅8801等3个杨梅品种的衰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基肥2.5 kg·株-1·年-1(L1)、5.0 kg·株-1·年-1(L2)、10.0 kg·株-1·年-1(L3)3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基肥不同用量对东魁、荸荠种...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对沙田柚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麸+人粪尿、猪粪、鸡粪、绿肥等有机肥处理对沙田柚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能提高柚果总糖、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花生麸+人粪尿腐熟施用效果最明显;有机肥处理还能明显增加柚果内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以及氨基酸含量,其中花生麸+人粪尿对提高抗坏血酸、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效果最显著。运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果肉精油中的主要化学组分,以柠檬烯含量最高,其次是月桂烯、香叶醇和芳樟醇;在沙田柚果肉芳香物质中,有机肥处理明显增加了与柚果特有品味构成有关的萜品烯醇、香茅醛、龙牛儿醇乙酯和诺卡酮含量。试验结果说明有机肥处理能提高沙田柚果实品质,其中以花生麸与人粪尿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生物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叶面喷施有机叶面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小区实验,对选定的库尔勒香梨树进行不同的基肥和叶面肥处理.[结果]在田间施用不同的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对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17;~46;,石细胞数目减少了15;~35;.有机叶面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2;~30;,石细胞数目减少了5;~24.6;.与田间施用化肥处理相比,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净光合速率2;~40;.叶面肥处理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27;~100;.[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杨梅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拟解决杨梅成熟期常遇雨水和果蝇为害致使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在浙江青田开展杨梅穹顶棚架栽培试验,对采收期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栽培模式下杨梅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及甜度分别提高10.3%、19.2%、10.5%、17.6%、20.3%和17.8%,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减少24.5%,虫果率降低92.0%。杨梅采用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可以达到避雨防虫的效果,进而提升果实品质,有效促进杨梅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棚膜颜色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7种单色棚膜(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白色)、3种双色棚膜(黄+红、红+蓝、黄+绿)以及露地栽培等11种处理,测定棚内与露地杨梅的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棚膜颜色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膜、绿膜、紫膜及红+蓝双色棚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蓝双色棚膜可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紫膜和粉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糖酸比提高。经主成分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特征较优的前3位排列顺序为黄色、红+蓝、紫色。这3种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果形较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综合品质较对照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枝修剪、疏枝疏果、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降低了东魁杨梅树体的高度,改善了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树体的结果面积,提高了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硬度,提升了优质果率和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20.
3种栽培管理措施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枝修剪、疏枝疏果、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降低了东魁杨梅树体的高度,改善了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树体的结果面积,提高了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硬度,提升了优质果率和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