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得良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4):52-52
野生动物饲料与营养管理工作是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和保障,饲料不仅是野生动物的物质保障,也是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之饲料商品化,政府对动物园饲料的资金投入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动物保护法规基本上解决的是动物的生存权问题,当前动物保护已从生存权保护提升到了福利保护,作为一名动物园的野生动物工作,野生动物的福利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3.
4.
5.
6.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粗饲料资源,但是粗饲料在其营养成分上与精饲料相比利用率较低。若通过一定加工处理,可被牛、羊等充分利用,提高其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9.
10.
“百毒杀”消毒剂在动物园中的应用张恩珠,车桂翠,贲亚华(齐齐哈尔龙沙公园161005)百毒杀做为优秀的消毒剂,其特点是杀灭细菌病毒迅速,作用时间长。在正确比例浓度应用时其毒性、刺激性、腐蚀性和蓄积性都小于目前其它类消毒剂。现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在野生...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当下体验经济时代里,动物园面对公众更高的精神需求,需要在解说设施中运用体验设计理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针对动物园游客的心理需求,探讨动物园解说设施项目策划中体验设计的主要类型,如感官体验、场景体验、互动体验,以及在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2018年6—10月,采用扫描取样法研究了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圈养野猪的行为,同时记录了参观野猪游客的数量和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游客对野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客数量上升伴随着对野猪投食和逗引行为增加,野猪求食行为增加;(2)野猪卧息、站立、运动、冲突、友好、繁殖行为的频次与游客数量不显著相关(P>0.05);(3)刻板行为频次与游客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72,P<0.05);(4)野猪的刻板行为频次与游客数量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方程为Y=-4.573+0.288 X-0.001 X^2+(4.818×10^-7)X^3,其中Y为野猪刻板行为频次,X为游客数量。研究表明,游客对野猪不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是影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1773)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和数据库资料的方法,确定了子午沙鼠在国内的51个分布记录区域,并从19个生物气候变量中选取8个生物气候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其在1970—2000和未来(2050s)温室气体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排放路径下分布范围变化。结果表明: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均大于0.830,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影响子午沙鼠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变量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其贡献率分别占65.5%和15.0%;与基准气候情景相比,未来气候情景下子午沙鼠的适宜生境范围总体呈现缩减趋势;年平均温度增高、年降水量增多会显著影响子午沙鼠的分布范围。未来很有必要对环境变化后子午沙鼠的防控策略和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某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40种野生动物及混居水禽共计180份粪便样本进行调查。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4.4%,共发现8种寄生虫,其中球虫、阿米巴原虫、蛔虫、鞭虫、毛细线虫、圆线虫、绦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1.1%、19.4%、15.6%、10.6%、17.2%、20.6%、4.4%和1.7%。结果表明,某野生动物肠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保证野生动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浓硫酸处理对黄河三角洲野大豆发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黄河三角洲野大豆Glycine soja人工栽培的研究中,先进行了野大豆种子播种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破除其种皮硬实,提高发芽率.试验用98%浓硫酸浸泡加搅拌处理野大豆种子,设3,6,9,12 min及对照5个水平,并分别以滤纸和沙作为培养床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浓硫酸浸泡加搅拌作用效果明显(P<0.05),其中处理时间为9 min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佳,分别达到100%和99.33%,而不同培养床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草牧业发展与盐碱地生态治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灌区因地理环境、传统耕地灌溉方式和气候干旱等因素,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文章就河套灌区盐碱地分布、改良利用情况及灌区草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为盐碱地改良利用发展草牧业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在灌区盐碱地配套改良措施种植甜高粱、燕麦草、饲用油菜和苜蓿等耐盐碱优质牧草,既能为草食动物的养殖提供优良饲草料,又能改善盐碱...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5月,对上海动物园西天鹅湖中的岛屿进行丰容改造,采用定点观察和瞬时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丰容前、丰容后天鹅湖中天鹅类和雁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丰容有效性。结果表明:开展岛屿丰容后,天鹅类的活动范围均有所减少,由(5671.7±967.1)m^2减少为(3756±1003.7)m^2,但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5.667,P=0.076);雁类的活动范围亦减小,由(4034±882.4)m^2减少为(3874.7±1454.1)m^2,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0.026,P=0.879)。丰容前后水鸟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丰容前主要集中于D岛及投食点周边区域,丰容后水鸟向北移动,分布于半岛和C岛区域,岛屿丰容丰富了天鹅湖的环境资源,减少了物种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动物体内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圆通山动物园37个动物种群粪便中分离出37株E.coli,采用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大肠杆菌,PCR方法检测19种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37株E.coli中,ompA、iroN、fimC、aatA、vat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95.49%、83.78%、70.27%、51.35%,ibeA、neuC、iutA、traT、stx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为0,其他9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均低于40.00%;分离菌株普遍携带8种以下毒力基因,同时携带10种以上毒力基因的概率为8.10%;分离株强毒力岛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布较为普遍。结果表明,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内流行的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不同种类动物体内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动物的饲养环境以及动物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关。因此,对于动物园内具有较高大肠杆菌致病风险的动物,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