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浙江省湖州林科所于2000年首次引进栽培大花蕙兰与蝴蝶兰,共引进了6个品种的大花蕙兰和3个系列的蝴蝶兰.通过引种、栽培及适应性分析,认为湖州地区发展大花蕙兰和蝴蝶兰是可行的,生产的花品质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义乌市义金农庄引进韩国先进技术,投资创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大花蕙兰种苗及商品花开发基地,形成了年产300万株组培苗、3万盆商品花的生产能力。2000年3月,义金农庄从韩国引进1万盆大花蕙兰进行试种与研究。大花蕙兰喜冷凉气候,而浙江义乌夏季温度偏高,生长繁育存在着较大困难,义金农庄就聘请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阙国宁研究员、黄爱珠研究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睦元教授等作为技术顾问,韩国著名花卉专家姜成哲也两次被请到农庄作技术指导,1万盆韩国大花蕙兰在农庄工人精心呵护下试种成功。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灰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 ,原称虎头兰 ,又称西姆比兰。潍坊市自 1997年开始引种大花蕙兰 ,因灰霉病危害 ,又没有进行合理系统的防治 ,病株率达到 91% ,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大花蕙兰的生产和发展。为此我们对大花蕙兰灰霉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危害情况大花蕙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 ,有时也危害叶片和茎。为了便于调查 ,我们制订了大花蕙兰灰霉病病级 ,其标准为 :1级 ,无病斑 ;2级 ,个别花器上有病斑 ;3级 ,个别叶片和茎上有病斑 ;4级 ,花瓣变色 ,着生无性世代病原菌 ,5级 ,花朵枯死 ,部分叶尖焦枯。经过连续 4年的调查 ,不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大花蕙兰(Cymbidium)又名虎头兰、蝉兰,因其花大艳丽、花型端庄、花期长,深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倾爱,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年宵花市场的十大品牌之一。由于受气候特点及人文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北方栽培普遍存在当年开花后不再正常开花的问题,为此结合大花蕙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北方气候条件,对其花后养护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利用食用菌废弃物——蘑菇渣作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其对大花蕙兰与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的蘑菇渣基质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没有常规树皮基质效果好,但对矮牵牛的冠幅和花朵数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代替草炭作为矮牵牛栽培的常规基质。  相似文献   

6.
大花蕙兰属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笔者简述了大花蕙兰的形态特征及分级标准,从基质,施肥管理,生长条件,花期、花后处理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栽培养护方法。最后阐述了大花蕙兰分株、播种、组培3种繁殖方式,并提出了其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花蕙兰性喜气候温和疏荫、湿润、空气清新。适宜温度15℃~25℃,10℃以下和30℃以上均进入休眠状态,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昼夜温差需在10~15℃之间。花芽形成后如果持续高温在25℃以上,则发育不良。同时要求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大花蕙兰忌酷暑烈日强光,但又要求较长的散射光照,不可过于荫蔽。高温时节(包括冬季室温25℃),需适度遮荫,15℃以上宜疏荫,10℃左右宜直射光照。栽培需松散多孔、排水透气、保蓄水分的基质,如水苔、木炭、树皮、碎砖、碴块料等。大花蕙兰对基质和水质要求较严,PH值均须在5.5~6之间。孕花时间很长,前后…  相似文献   

8.
大花蕙兰     
原荣立 《山西林业》2005,(5):F0003-F0003
大花蕙兰又名虎头兰、蝉兰,为兰科兰属植物,系多年生附生性草本。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但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若温度低于5℃,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则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的花蕾也会枯黄。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花芽的调节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花蕙兰Cymbidinm faberi CV.hybrda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雍容华贵,花色多,花期长,既宜盆栽也可作切花,粗生易种,花期多在元旦到春节之间,产花期与需花期比较吻合.但是,由于大花蕙兰原产高山区,多在温带地区栽培,热带地区未见规模栽培,普遍认为在广东栽培难以开花,不少试种者都以失败告终.深圳农科中心,从88起年致力于大花蕙兰的规模栽培,并取得成功.花芽的调控就是重要的技术难关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花蕙兰为兰科兰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豪华高雅型兰花,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喜爱.但不少养花者称大花蕙兰花谢后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死了,成了"一次性花卉".其实,大花蕙兰的栽培难度并不比其它兰花高,只要了解它的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使其来年再开花.  相似文献   

11.
以切花月季红色品种萨曼莎为试材,探讨不同栽培环境对月季成花时间及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增加切花产量,提高切花质量及调节花期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简易设施栽培可使切花月季的始花期明显提前,可达到平衡市场供求,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的。试验还表明,在进入现蕾期尤其是液温较低的月份,满足月季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使月季成花时间明显缩短,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湿度条件下富士系苹果花过冷却点的分布频率,为苹果霜冻监测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种植最广泛的富士系苹果为研究对象,使用人工霜冻试验箱控制温湿度,模拟霜冻降温过程,设置高、中、低3个湿度范围,对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进行监测,研究环境相对湿度对富士系苹果花器官过冷却点的影响。【结果】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在-6.4^-1.9 ℃,50%的过冷却点集中在-4.4^-3.5 ℃,80%的过冷却点集中在-4.4^-2.5 ℃,平均过冷却点为-3.7 ℃。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的累积冻害率达到30%(轻度)的温度为-3.2 ℃,累积冻害率达到50%(中度)的温度为-3.6 ℃,累积冻害率达到80%(重度)的温度为-4.2 ℃。花蕾过冷却点的变异大于花朵子房过冷却点,不同湿度处理下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差异显著。中湿(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过冷却点最高,抗寒性最差,而低湿(相对湿度50%以下)和高湿(相对湿度大于70%)处理均可降低植株的过冷却点。【结论】-4.4^-2.5 ℃是富士系苹果花组织开始出现损伤的主要温度范围。干燥和高湿的环境均可降低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的过冷却点,尤其是干燥的环境可降低苹果花蕾的过冷却点0.6 ℃,可降低苹果花朵子房的过冷却点0.4 ℃,提高苹果花蕾及花朵子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香榧花芽分化与核酸的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榧花芽分化与核酸的关系研究初报苏梦云周国璋关键词香榧花芽分化核酸香榧(ToreyagrandisFort.exLindl.)是我国著名的珍稀干果,雌雄异株,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授粉。由于香榧童期较长(大约需20a左右才开花),如何促进提早开花结实已...  相似文献   

14.
不同成熟期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野菊花不同成熟期的菊米、菊花提取液对8种细菌和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并对两者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提取液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比较而言,菊米的总体抑菌能力强于野菊花。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报道了中国樱桃的花芽分化规律.中国樱桃中、短梢上花芽的形态分化开始期早,镜下观察最早出现在5月下旬;长梢上的花芽形态分化晚,可陆续分化到8月中旬.单个花芽分化过程历时约110d,中、短梢上花芽生理分化期在形态分化开始前1个月.  相似文献   

16.
激素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英  张志宏 《经济林研究》2009,27(2):141-146
内源激素的信号转导调控作用参与了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在果树重要器官如花和果实的形态建成中,激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果树花芽分化的调控又是果品生产的核心问题,直接关联果实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本文概述了激素在调控果树花芽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激素间相互平衡对花芽孕育和形态分化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超微量和原位测定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免疫胶体金技术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果树花芽分化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18.
对水仙花进行花葶和花苞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葶完整保留和花苞剪残处理有利于水仙花后期生长,增加大花球数量;而花葶和花苞完全摘除处理不利于水仙花后期生长,从而降低了大花球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为给大果榛子的规模引种提供参考,以‘龙榛’品种为材料,就叶芽和花芽萌动期其在冷害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直径生长量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5.26mm,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7.91mm,未遮阴处理的大果榛子枝条直径与遮阴处理的存在极显著差异;芽长宽比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61,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49,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遮阴处理下,大果榛子的营养生长(茎粗和叶芽大小)和生殖生长(花芽的萌发)均受到抑制,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正常。冷害(≥2℃)并未对大果榛子萌发的叶芽和花芽造成低温伤害,光照强度对大果榛子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油桐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桐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观察油桐花芽形态分化的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了该时期油桐叶片中内源激素ZR(玉米索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呈现出前期上升、中期波动、末期上升的变化规律;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ZR/IAA、ABA/GA和ABA/IAA之值迅速上升,而当花芽形态分化期,各比值在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与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