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淳安县蚕业发展与千岛湖旅游业融合的优势,并对开发淳安县蚕业与千岛湖旅游业融合的旅游资源、市场环境和区位条件等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将发展蚕桑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将蚕丝文化嫁接到千岛湖旅游业,开发蚕丝文化馆、蚕桑丝绸文化的乡村旅游、蚕丝文化街道和基地观光游等模式,从而创造独具特色的千岛湖旅游品牌,促进淳安蚕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果桑园是以果叶兼用、生产生态无公害桑果及其系列产品为主,带动休闲采摘、绿色观光等旅游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目标.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桑科技示范园以打造人们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养蚕蚕作安全的休闲采摘、绿色观光、网红打卡旅游景点和蚕丝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在园区果桑...  相似文献   

4.
蚕桑丝绸产业是蚕丝文化的载体,稳定蚕丝产业,筑牢产业根基,是传承创新蚕丝文化的前提.在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思路、稳定蚕桑产业,更好地继承发扬璀璨的中华蚕丝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例举江浙的一些做法,并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供同行商榷.一是通过强化产业顶层设计、稳定桑园面积和饲养数量、实施...  相似文献   

5.
如皋市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锋 《中国蚕业》2010,31(3):56-59
蚕桑产业是如皋市农村一大传统特色产业,为了增强产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提出要从如皋市实际出发,大力开展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桑园空闲期间,利用桑树之间的空地间作经济作物,利用桑枝、桑叶、茧蛹、蚕沙等资源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桑园上部空间的立体优势发展银杏等;对蚕桑产业实施立体开发,向后道工序延伸,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取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广西推进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分析了广东、江西等国内各地发展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广西蚕桑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大蚕桑科普活动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活动、探索多元蚕桑科普活动机制及运营模式、推进蚕桑科普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开发策略,旨在为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西蚕丝业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宝 《北方蚕业》2009,30(4):68-70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山川秀美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陕西省"东桑西移"配套工程给陕西蚕丝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介绍了陕西蚕桑生产、陕北生态桑园建设及陕西蚕丝业后续加工企业的发展概况,和"东桑西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蚕丝文化新内涵。通过归纳总结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的发展中心区域、发展方向、产品特点3个方面的转变,分析蚕丝文化新内涵产生的条件和内容,认为蚕丝文化新内涵应是一种"创业创新、携手同行,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明确和赋予蚕丝文化新内涵,可为蚕桑科技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提升现代蚕桑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出以蚕丝文化新内涵丰富与发展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播蚕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以传统蚕丝文化与少数民族蚕丝文化的融合创新形成文化共识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冈市是湖北省的主要蚕区,近年受市场和比较效益的影响,发展缓慢。要实现黄冈市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多元化开发之路。重点是桑树食药用、动物饲料、桑枝食用菌、蚕沙肥料、雄蚕产品、蚕蛹虫草、桑园立体种养及文化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宝桑园科普基地实行蚕桑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并举,形成资源再利用和良性循环的基本情况;该基地是以蚕丝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基地,开拓了生产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新路线,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宝桑园科普基地坚持以教促乐,以乐促教,使游乐、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突出“自然生态、环保教育、农业科技”三大特色,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蚕桑综合利用是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省是蚕桑生产大省,桑、蚕及其附属物和衍生物资源丰富,综合利用的潜能很大.文章结合江苏省蚕桑综合利用实际,分析蚕桑综合利用几种发展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了当前江苏省蚕桑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蚕桑综合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和浙江同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蚕桑发展面临相似的困难与问题,但近年来江苏海安、如皋等地通过家庭农场式等蚕桑基地建设新模式与产业化经营开展,取得了蚕茧基地稳定、质量提升、多元发展、效益增长的良好势头,其做法与经验值得浙江学习和借鉴。江苏经验在创新产业化经营、基地建设新路径、“精品蚕业”差异化发展、新型种养体系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浙江蚕业发展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人均GDP指标对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归类 ,就我国经济发展与蚕业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虽然蚕业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受到了挑战 ,但山东、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却正在得到较快发展。提出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蚕业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加快蚕业产业化的步伐已经成为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农科教相结合加速推进了现代蚕业园区建设;加速了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辐射;提高了蚕业科技推广的到位率,加速实现了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能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提高厂蚕区蚕农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蚕桑科技户和养蚕示范大户,促进了高效蚕业的发展和蚕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以农科教相结合为手段。走产,学,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初步实现蚕业产业化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多层次办学完善我省蚕业科技人才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曙光 《江苏蚕业》2000,22(4):41-43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苏州大学蚕桑学院蚕业人才的培养历史和江苏省对蚕业科技人才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认为已初步形成的蚕业科技人才网络是江苏省成为蚕业大省的重要保证。着重提出了苏州大学蚕桑学院应坚持走为江苏蚕业服务的道路,多层次办学,多渠道招生,多模式培养人才,完善江苏省蚕业科技人才网络,为江苏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蚕业科技期刊作者群分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10,31(3):63-66,68
我国有10种公开发行的蚕业科技期刊,2007-2009年载文3087篇,期刊载文作者群分布为推广部门61%、高校20%、科研院所16%、其他单位3%,作者遍及江苏、浙江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各刊的作者群以出版地所在省份为中心,其中6种期刊所在省市(区)的作者占61%~88%。蚕业期刊与作者之间地缘关系密切,作者群人缘分流明显,《蚕业科学》的作者群主要为与蚕业有关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其余蚕业科技期刊的作者群主要为蚕业技术推广人员,省市科研院所作者群相对较弱,非核心类期刊作者群缺乏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大棚养蚕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02,33(1):16-18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为了开发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我省2次组织了赴山东专题考察,并从2001年春蚕开始在桐乡市等地进行试验。本文概要介绍了春期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蚕业的发展与市场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我国蚕业发展的历程,指出我国蚕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在总结蚕业市场化的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必须从转变观念,树立市场化的蚕业理念入手;通过调整布局,扩大经营规模;组织联合,加快产业化进程;按市场导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化蚕种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措施尽快建设市场化的蚕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周卫阳 《蚕桑通报》2011,42(3):9-11
本文阐述了江苏蚕桑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江苏蚕桑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蚕桑产业向注重贸工农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型升级、向可控的设施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向专业化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升级、向多元化方向转型:升级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蚕业资源丰富,有柞坡面积160万hm2,桑园面积6667hm2,年产柞蚕茧1万t以上,桑蚕茧800t左右。介绍了黑龙江省蚕业发展状况和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阐述了蚕业精深加工项目、生物防治、基因资源利用方面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