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收集法,结合川西北实际情况,筛选出典型自然和人为因子,分析因子变化趋势及与沙化面积变化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川西土地沙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60年来,川西北年平均气温、年大风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正相关(P=0.000);年降水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平稳,其相关性不显著;年平均风速有明显减小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负相关(P=0.014);总人口、畜牧产值、大牲畜存栏数、牛羊肉产量等人为因子均明显增长,且和沙化面积显著正相关(P≤0.009);分析认为,川西北土地沙化是自然和人为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人口、牧业产值、大牲畜存栏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温度组成的第1主成分是川西北土地沙化的主要驱动力,其贡献率为59.174%。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西北部土地沙化过程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91年73333-1992年9月调查研究,作为世界性灾难的一部分,就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地区土地沙化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建国后广大科技人员和沙区群众,同风沙搏斗的经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环境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土地沙化环境系统中,气候环境是影响土地沙化的潜在因素;植被环境是土地沙化的现实调控因素;而人为活动是土地沙化发生、发展和加剧的直接原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现为三口)汇聚的洞庭湖区,范围涉及常德、益阳、岳阳、长沙四市的18个县(市、区),155个乡(镇),涉及区总面积2519516.1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8%。经定期监测,目前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58071.9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0.27%,占沙化土地分布区总面积的2.3%。沙化土地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改田和非工程治沙等5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0.3%、1.3%、85.4%、12.7%和0… 相似文献
9.
10.
浑善达克沙地(局部)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198 7年、1999年两期的TM卫星照片 ,结合现地的实测调查 ,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12年来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了解浑善达克沙地的变化情况 ,掌握变化规律 ,为治理草原的沙化、退化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古浪县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草场退化3种类型。古浪县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5.94%,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荒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极其脆弱。1987~2000年的动态监测数据表明,全县荒漠化程度整体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局部地区荒漠化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北部占全县面积22.51%的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区,荒漠化程度已达到了重度。古浪县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地表径流的减少和不合理的牧业活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内蒙古磴口县沙漠化人文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地处后套绿洲西部磴口县沙漠化现状及危害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为畜牧业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人口因素等三个方面,并提出相关沙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为黄灌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改善农牧交错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