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蝴蝶兰是市场畅销性观赏性植物,组织培养法是蝴蝶兰最常见的培育生产方式,具有培养效果好、繁殖速度快的优势。组织培养作为蝴蝶兰的一种快速繁殖技术,组织培养液种类差异、培养液浓度差异、蝴蝶兰种类等对于蝴蝶兰的生根情况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了解蝴蝶兰组织培苗瓶外生根的差异性,主要研究不同品种蝴蝶兰的组织培养过程和生根情况。对柳林黑玫瑰、文景天使、大辣椒3种蝴蝶兰进行培养,生根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柳林黑玫瑰、文景天使、大辣椒。对组织培养液用100mg/L的IB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率为95%、平均根数为3.7条、平均叶数4片、生根时间约为37d。用100mg/L的NA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率为86.50%、平均根数为3.8条、平均叶数3片、生根时间为35d。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蝴蝶兰瓶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蝴蝶兰的快速繁殖,在国内外建立了试管苗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和商业化生产.在宁夏等西部地区,已有相关的科研院所进行此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但瓶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既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如果移栽成活率不高,会大大提高蝴蝶兰试管苗的培育成本,尤其在西部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蝴蝶兰瓶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成本过高,成活率不稳定.本文作者以较长时间的种养、研究经验,采用当地低值或现成的栽培基质,目的是降低栽培成本,提高移栽成活率.现将蝴蝶兰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生产上较多地采用组培法培养脱毒草莓苗并快速繁殖,但组培繁殖成本较高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研究,探讨了影响瓶外生根的一系列因子,希望能将组培苗生根与驯化合二为一,简化繁苗程序,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炼苗处理方式、过渡培养及不同的移栽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炼苗3d+室外炼苗3d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移栽,采用无激素和低蔗糖浓度10g/L的过渡培养基进行过渡培养能够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苔藓作为栽培基质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开花期长,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形美丽别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洋兰皇后”,目前是消费量较大的盆花之一.大规模种植蝴蝶兰种苗繁殖主要采用组织培养,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蝴蝶兰的生产.为了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我们对移栽前蝴蝶兰组培苗采取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和不同栽培基质栽培蝴蝶兰试验,探索适宜的培养基和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组培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蝴蝶兰属于单茎性气生兰,极少发生侧芽,比其它种类的兰花更难进行常规无性繁殖.自2002年以来,聊城市农科院生物工程中心开展了蝴蝶兰组培技术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开发,年产组培苗20余万株,成品花5万盆,引导和带动了本市及周边地区蝴蝶兰产业的发展.现将试验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红 《北方园艺》2021,(1):53-58
以蝴蝶兰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炭基肥和椰糠、水苔以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栽前基质理化性质和移栽后基质理化性质、蝴蝶兰组培苗的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蝴蝶兰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椰糠和水苔中加入炭基肥,显著改变了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了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蝴蝶兰成活率提高了3.71%~10.18%,叶宽增加7.74%~25.54%,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其中,椰糠和炭基肥以4∶1生长状况最好,水苔和炭基肥以6∶1生长状况最好,说明炭基肥在蝴蝶兰组培苗基质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对蝴蝶兰出瓶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广泛应用的基质:苔藓、蛭石、珍珠岩、草炭以及当地资源:落叶松针叶、油松针叶、沙松针叶、炭化稻壳做蝴蝶兰组培苗出瓶移栽基质,分析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观测根系、叶鲜重、出瓶成活率情况,从而比较不同基质的差异性,选择最适宜的出瓶基质.试验初步确定,用落叶松针叶做蝴蝶兰出瓶基质与苔藓无明显差异,且价格低、来源广泛,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生根阶段对蝴蝶兰组培苗进行不同蔗糖、CQ浓度和光照处理后,影响蝴蝶兰组培苗的驯化过程的植株生长和光合生理。研究表明,提高组培环境中CQ浓度有效改善组培苗的光合能力利于组培苗的移栽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组培苗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蝴蝶兰PRD640的试管苗的叶片为试材,对影响类原球茎(PLB)发生、增殖、分化等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采用了正接、反接和斜接3种接种方式,设计了6种诱导培养基,2种增殖培养基,2种分化成苗培养基。结果表明:正接叶片的PLB诱导率最高,为33.3%,反接和斜接分别3%和0%。较高浓度的6-BA更有利于PLB的诱导;1/2MS+6-BA 10 mg/L+椰子汁10%是蝴蝶兰PLB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1/2MS+NAA 1 mg/L+6-BA 2 mg/L是蝴蝶兰PLB增殖的理想培养基;适宜的成苗培养基为1号培养基。椰子汁对PLB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目的在于选出合适的‘火鸟’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从而建立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试验采用带腋茅的花梗段来诱导丛生芽,继而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最后诱导生根。对培养的各阶段培养基及激素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好诱导培养基为MS+6-BA5.0mg/L+NAA0.05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mg/L。  相似文献   

12.
对培养基的无机盐浓度、钾浓度比例、氮素型态、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试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和外植体取材对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脱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S培养基改良的KN培养基,其1/5大量元素的无机盐浓度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的培养。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氮源中硝酸态氮的比例,或提高培养基中钾的浓度比例,均有助于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5mg.L-1+6-BA3.5mg.L-1的组合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和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s)的诱导。茎尖取材大利于培养存活,但是不利于脱病毒效果。齿舌兰轮斑病毒(简称ORSV)的茎尖生长点脱病毒难度较建兰花叶病毒(简称CymMV)的脱病毒难度大。蝴蝶兰茎尖培养脱病毒取材外植体须小于0.4mm,附带叶原基不能多于1个。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营养液配方对蝴蝶兰(Phlaenopsis amabil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B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配方,叶绿素和全氮、全磷含量也高于其它配方.  相似文献   

14.
介绍漳州市发展蝴蝶兰的优势及产业现状,分析漳州市蝴蝶兰产业在品种、栽培技术、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漳州市蝴蝶兰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蝴蝶兰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兴霞  王丽娟 《北方园艺》2011,(17):215-217
就目前我国蝴蝶兰花期调控的花芽分化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生理代谢等成花诱导机理和高山催花、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栽培技术等对花期调控的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蝴蝶兰花期调控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蝴蝶兰上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对云南省主要花卉基地进行调查,获得症状表现为环斑、坏死,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的蝴蝶兰样品。应用生物测定,结合现代电镜技术、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初步确定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通过设计的4 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核壳体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基因核酸长度为886 nts,RNA M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NSm)基因核酸长度为681 nts,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RdRp)基因核酸长度为1 048 nts,测序结果在NCBI BLAST 网络数据库中比对,同时应用生物信息软件DNAman 比对,其与INSV的同源性都达90%以上,都证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  相似文献   

17.
低温处理过程中B_9对蝴蝶兰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永旭 《北方园艺》2010,(23):148-150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材,研究4℃低温胁迫4~12 h期间不同浓度的B9(二甲基氨基琥珀酰胺酸)处理下,叶片的活性氧系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细胞膜透性和电渗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膜透性上升趋势减缓。O2.-含量有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H2O2含量则是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在4~8 h,500~2 000 mg/L的B9浓度范围内二者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喷施B9明显增强了蝴蝶兰叶片的抗低温能力。试验证明,1 000~2 000 mg/L浓度的B9能够提高蝴蝶兰叶片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8.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系统研究了吸附剂(活性炭、PVP) 与柠檬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硫代硫酸钠5种抗氧化剂对蝴蝶兰组培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和促进生长, 但不利于分化; 谷胱甘肽控制褐化的效果虽不及活性炭, 但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类原球茎玻璃化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类原球茎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类原球茎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的时间延长,类原球茎玻璃化程度加重.当NAA浓度为5 mg/L、BA浓度为10 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类原球茎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株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类原球茎的5.3和1 297株/瓶.玻璃化类原球茎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中经2~3代恢复培养后,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类原球茎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类原球茎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