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丝棉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丝棉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半木质化的枝条梢部做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枝条中部和基部;IBA 400 mg/L为最佳生根激素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2.
选择普通丝棉木实生苗中观赏效果最好的1株作为母株,将其枝条通过高接换头,嫁接在普通丝棉木上,繁育大叶丝棉遗传性状丝棉木,将其命名为"花之都"长椭圆叶丝棉木。与普通丝棉木相比,其典型特征为枝条直立,硬度较大,分枝角度小,树冠紧凑;叶型呈椭圆形,叶片超大,花量较少,结籽能力差,对尺蠖有较强抗性,生物学性状稳定,未发现变异或返祖现象,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秋冬季丝棉木的红色叶片为材料,研究叶片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成分做出鉴定。结果表明:丝棉木叶片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为以90%甲醇-0.1 mol·L~(-1)盐酸作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40 g·mL~(-1)。花色苷对日光敏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60℃以下比较稳定,Pb~(2+)、Fe~(2+)、Fe~(3+)和Cu~(2+)对花色苷有破坏作用,不耐氧化剂和还原剂,麦芽糖对其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  相似文献   

4.
以红花继木花为原料,采用浸提法提取红花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研究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红花继木花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30%的柠檬酸-水溶液做提取剂,温度为70℃,时间2 h;原料与提取剂配比为1 g∶30 mL。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硕莉 《北方园艺》2012,(12):45-47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4个因素上对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马齿苋中总黄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为30 MPa,温度为45℃,时间为2 h,夹带剂用量4.0 mL/g可使马齿苋中黄酮萃取率达到8.55%;影响萃取率的各因素大小顺序为:压力夹带剂用量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金叶'丝棉木是卫矛科卫矛属落叶乔木丝棉木的园艺品种,是河北霸州市绿珑苗圃场总经理高建设2009年从普通丝棉木芽变中选育出来的一个彩叶树种。‘金叶'丝棉木从萌芽到落叶一直保持亮丽的金黄色。通过五年的栽培观察,颜色表现非常稳定。该苗圃已经有两千余株的存圃量,目前正在用丝棉木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待够一定规模后将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位于河北省霸州市城关镇天王堂村的绿珑苗圃,你一定会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苗圃里的各种丝棉木所惊讶。一个只有600亩的苗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品种的丝棉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该苗圃经理高建设。高建设今年55岁,中等身材,古铜色的脸上透着成熟、干练和淳朴。"我喜欢丝棉木,我的苗圃也因种植丝棉木而发展壮大"高建设满脸笑容地说。高建设向笔者介绍,他当过石油工人,也跑  相似文献   

8.
丝棉木适应能力强,兼具较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空气净化能力,深受人们欢迎,目前已逐渐成为酒泉地区城镇园林绿化的主流树种之一。基于酒泉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总结了丝棉木园林栽培技术,对相同生境条件下丝棉木的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丝棉木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深受人们欢迎,应用前景广阔,已逐渐成为园林绿化中落叶小乔木的主流树种。该文基于丝棉木的形态特征、植物特性,分析了其直接作为绿化素材和以其为砧木的嫁接苗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以生姜为试材,采用石油醚(沸程60~90℃)、环己烷、乙醚、正戊烷4种萃取剂,研究了生姜干鲜材料、物料粒度、料液比、萃取温度、蒸馏温度等因素对生姜油萃取率的影响,以期研究溶剂提取生姜油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石油醚为生姜油的适宜萃取剂,过60目筛的干姜粉较适于生姜油的提取,料液比为1∶3g/mL、萃取温度45℃和0.7kPa压力下蒸馏温度45℃适于生姜油的提取;正交实验表明,最佳优化工艺为萃取料液比1∶3.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姜油提取率为4.3%,且所得生姜油具有纯正的生姜风味。  相似文献   

11.
山桃稠李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通过扫描确定其最大波长为532nm,并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山桃稠李色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色素提取条件为30%的乙醇,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5℃,固液比为1:10。并研究了光、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蔗糖、食盐、金属离子对山桃稠李色素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紫色康乃馨切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预试验获得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后经正交实验,研究了紫色康乃馨色素最佳组合提取条件及各种外界条件对吸光度、溶液颜色、色素稳定性等的影响,以期为紫色素提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紫色康乃馨色素最佳组合提取条件为pH 2、浓度为60%的柠檬酸溶液,按1∶1500 g·mL^-1的料液比,在40℃恒温提取180 min;该色素易溶于柠檬酸和水,为水溶性色素,并在可见光区340 nm时有最大吸收峰。而碱性环境和光照环境显著影响其稳定;Cu^2+、Fe^3+离子对该色素影响较其它金属离子如Al^3+、Ca^2+、Zn^2+等更大;氧化剂对其减色作用显著;但色素耐还原性强;可溶性淀粉及还原剂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蓝靛果忍冬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靛果忍冬果实为原料,进行了天然色素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采用无水乙醇效果较好,用量为35mL;提取pH 3、最适合的提取温度为80℃、60min为最佳的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4.
柑橘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艳 《北方园艺》2010,(23):53-55
采用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作为提取剂,对柑橘皮水溶性和油溶性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溶性色素在440 nm,水溶性色素在475 nm处有最大的光吸收值;该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pH 5~12色素颜色基本不变;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张冬雪 《北方园艺》2011,(20):20-22
通过对提取试剂、提取温度、时间、酸浓度等各因素的试验,研究了黑加仑色素的提取方法,并确定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期黑加仑色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提取溶剂1%盐酸+无水乙醇、提取温度应取50℃,提取时间应为15 min,pH 6,料液比应为1∶10为最佳提取条件,4个因素对黑加仑色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浸提温度)>B(浸提时间)>D(料液比)>C(溶液pH值).  相似文献   

16.
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果肉中特征色素提取方法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娟  邓秀新 《果树学报》2002,19(4):223-226
红肉脐橙是目前为止惟一果肉呈粉红色或红色的脐橙,其呈色色素尚未见报道。为深入研究其果肉中特征色素的构成及在果实生长发育和贮存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在对该色素初步定性的基础上对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分析红肉脐橙果肉中色素萃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发现,该色素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将萃取液进行薄层层析则进一步证实其内含有番茄红素。在色素提取的前处理方式上,本研究认为冷冻干燥样品的浸提效果较真空干燥的样品稳定(变异系数小),且浸提率相差无几,所以选择冷冻干燥作为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式。色素浸提条件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50℃、1.5h内浸提4次,浸提的料液比为1:60。此外,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浸提率都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提温度,最佳温度为50℃,随温度降低浸提率显著降低。其次是侵提时间的长短,最佳浸提时间为1.5h,延长或缩短0.5h都会使浸提率下降。浸提次数对浸提率的影响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个黄杨品种(大叶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进行测定和分析,认为金心黄杨和金边黄杨的黄色部分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绝对含量增加或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的提高形成的,而是由于黄色部分总色素特别是叶绿素含量降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石油醚脱脂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马蹄香中的总黄铜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时间12h,提取剂乙醇浓度为50%和60%时,总黄铜的提取效果较好,平均回收率为102.1%,回收率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温莪术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筛选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温莪术中挥发油提取的因素.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压力25 MPa,时间2h,温度65℃,提取率能达到4.5%.水蒸汽蒸馏法最佳工艺路线为粒度10目,时间为9h,倍数10倍,提取率能达到2.5%.说明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率高,是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值得推广和有前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红河州民族民间草药青叶胆为试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以乙醇和甲醇为提取剂,分别对青叶胆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乙醇和甲醇浓度80%,浸提时间为3d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较好,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的提取效果优于甲醇,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