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刈割对自然生草果园近地表草域生态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刈割对近地表草域生态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使地表以上15cm光照度增强、温度升高、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下降,地表日蒸发量升高,10 cm和30cm地温均升高;温度升高的幅度随层次的下降呈降低趋势,日变化峰值的出现随层次的下降而滞后.  相似文献   

2.
正果园生草的作用:(1)果园生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果园内连年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问题。据报道,生草翻压5年后,5~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由清耕条件下0.8%提高到1.5%。(2)果园生草能调节地温,土壤温度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春季提高地温,使根系活动较清耕园提早15~30天;高温干旱季节降低土壤温度;晚秋延缓土  相似文献   

3.
<正>1灌水萌芽开始时灌水或喷灌,既可增加空气湿度,又可显著降低地温,延迟发芽。果园灌水不仅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也随之增大,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升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就不会暴冷暴热,对气温变化有极强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确了晴天时,甜樱桃日光温室上午8~10时为气温升温阶段,11~13时为气温高温阶段,14~16时为气温降温阶段。昼间地温变化幅度为2.3℃,连续晴天时日平均地温上升约0.3℃。阴天时,日光温室气温和地温均保持稳定下降趋势,连续阴天日平均地温下降幅度较大,是连续晴天温度上升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的作用:1果园生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果园内连年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问题。据报道,生草翻压5年后,5~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由清耕条件下0.8%提高到1.5%。2果园生草能调节地温,土壤温度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春季提高地温,使根系活动较清耕园提早  相似文献   

6.
柑桔园生草栽培高温干旱期的生态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993~1995年以龟井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柑桔园生草栽培高温干旱期的生态生理效应,桔园生草栽培在高温干旱期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和树冠层空气温度,提高土壤含水率和树冠层空气相对湿度,随高温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桔园土壤水势,柑桔叶片水势,叶片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逐渐降低,而生草栽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它们的下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项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场的西农拱圆型节能日光温室(西农GJ-7型)为研究对象,在冬、春季对室内外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位置的气温、地温进行了定时连续多点测定与分析,研究气温、地温的日变化规律及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冬季还是春季室内温度在水平方向上东西、南北方向上的差异不大;而在垂直分布上,冬季室内东部地表以上的温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冬季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内温度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日出以后室内升温速度明显高于室外;至下午14:00左右达到最高温,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室内温度下降速度较室外略快;而春季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8.
生草栽培对李园秋季土温养分含量及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园生草栽培是李树有机栽培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园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果园生草可以使土壤温度变化缓慢,缓解气温的骤变造成地温的急剧变化,维持树体的正常生长;提高果园空气湿度,缓解了旱期由于高温干旱造成的生长停滞;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用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两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品种兰州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石河子150团人工胡杨林进行了夏季土壤水盐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土壤含水率主要受气温影响,随气温升高而降低;在土壤分层区间上,除表层土壤外,土壤盐分与水分具有同步变化趋势,体现了盐随水动的特点,盐水变化的相关性系数为0.98;同时,pH也随着月份的推移而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H与CO32-、HCO3-、Cl-、Ca2+呈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花魔芋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对照雷公山区的气候资料和土质报道,指出雷公山区海拔600~1 500 m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合花魔芋种植,其中600~900 m、900~1 300 m、1 300~1 500 m依次为次适层、最适层和可适层;深入研究抗耐酸土魔芋种质发现,就近选择凉爽场地扩繁、轮繁种子,能更好适应基地建设就地供种要求;只有应对好酸土锈田、缺磷少钾、春秋低温、凝冻霜害、连作障碍的不利影响,拓展间作、套作,魔芋基地才能有望稳步扩大并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处理对麻竹笋采后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浓度分别为0.4%和0.6%的魔芋葡甘聚糖液态保鲜膜处理对5℃低温条件下贮藏的麻竹笋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魔芋葡甘聚糖保鲜膜涂膜处理的麻竹笋生理代谢活性缓慢,呼吸速率得到有效的抑制,水分散失量小,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分解速率降低,营养成分得到了有效的维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贮藏保鲜期内变化幅度小,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增加量小,老化进程显著低于对照。其中以0.6%魔芋葡甘聚糖保鲜膜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树龄橡胶树与魔芋间作对魔芋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间作魔芋对橡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魔芋可极显著促进橡胶树的生长,其中3年生橡胶树与魔芋间作的效果最好,魔芋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最高,且魔芋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利川多叶花魔芋为供试材料,在湖北利川市主要魔芋产区开展"3414"肥效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多叶花魔芋产量的影响,拟合建立了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魔芋产量,但过量施肥会导致魔芋减产,其中磷肥减产显著,对氮钾肥表现有一定的耐受性;在该试验土壤条件下,推荐施肥量为纯氮354kg/hm2,P2O534.5kg/hm2,K2O51kg/hm2,最佳经济产量是11446.5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内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逐渐降低;同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在特征时刻的递减梯度;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幅相对较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于平缓.对比研究表明: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中,滴灌技术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魔芋专用肥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海拔不同魔芋专用肥施用量对魔芋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发病率降低,海拔700m以上区域较适宜魔芋生长。施用魔芋专用肥的各处理鲜芋产量和膨大系数均高于不施肥(CK),其中667m2施肥75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和膨大系数较高,发病率较低。播种种芋大小与出苗率呈正相关、与膨大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魔芋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国内外魔芋育种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魔芋新品种选育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魔芋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然升温过程中仁用杏抗寒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仁用杏3个主栽品种优一、白玉扁、龙王帽的花芽、花蕾、花朵和幼果等生殖器官为试材,对其自然升温过程中与抗寒性有关的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自然界温度的升高,仁用杏半致死温度(LT50)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总体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白玉扁>优一>龙王帽;不同发育时期仁用杏的抗寒性表现为:休眠期>花芽膨大期>花蕾期>盛花期>幼果期;根据抗寒性的变化规律,可在适当时期采取防寒防冻措施,以避免仁用杏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19.
魔芋“多叶”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激素诱导、辐射诱变及实生种子在生长过程出现的"多叶"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魔芋"多叶"现象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省黄土梁子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经营措施(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人工林样地,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对样地内枯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测定,并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冀北山地油松林分的森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变动范围在8.02~15.90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高,为47.72 t/hm2,最大持水率最高,为219.10%;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在1.00~1.39 g/cm3,其中抚育+林冠下造林土壤容重最大为1.39 g/cm3,抚育间伐土壤容重最小为1.0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变动范围在25.72%~61.41%,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在273.56~896.21 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