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进行10d暴露试验,测定了辛硫磷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性毒性条件下,鱼体内过氧化物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碱酯酶( TChE)的活性和一氧化氮酶(NOS)、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辛硫磷对岩原鲤的96 h LC50为2.9 mg/L.CAT、TChE、NOS对辛硫磷非常敏感,在暴露初期就受到抑制或诱导,CAT和NOS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而TChE活性则总体上低于对照组.SOD、MDA、GSH-Px三者活性变化特征则各不相同;其中,SOD活性在辛硫磷污染下变化无显著规律;MDA含量则持续上升;辛硫磷浓度为0.5 mg/L时GSH-Px活性变化比较微弱,变化规律也不明显,浓度为1.0 mg/L和1.5 mg/L时GSH-Px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暴露于有机磷农药的鱼类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红鲌属3种鲌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鲌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鲌(E.illshaeformis)、蒙古红鲌(E.mongolicus)、青梢红鲌(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共4种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鲌鱼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只在肝组织中检出酯酶、过氧化物酶酶带,而乙醇脱氢酶仅在眼组织中检出弱的酶带.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24℃下测定了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成熟卵中具有活性,分别为(10.213±0.458) U/mg、(8.701±0.371) U/mg和(55.485±4.896) U/mg ,属母源性抗氧化酶。对照组从成熟卵发育至出膜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在心跳期降到最低,为(6.175±0.532) U/m g ,随后其活性开始上升。30 m g/L的维生素C组,普安银鲫胚胎从受精卵至出膜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胚胎发育过程中母源性抗氧化酶发挥重要作用;孵化水体中适宜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提高了胚胎期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对海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学玺 《水产学报》2001,25(5):424-427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海带被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⑴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海带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急剧升高,随着感染的进行,二者的活性逐渐下降。⑵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在感染的初期变化不明显,而在感染的后期活性有所增加。⑶在整个感染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的变化无规律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变化。说明这四种酶在海带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大小和作用的时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肝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盐度8和盐度16的水体中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两周的胁迫实验,比较盐度胁迫过程中肝脂肪酸组成变化,以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苹果酸酶(malic enzyme,ME)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α)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胁迫12 h,盐度组血浆渗透压升至最高,16盐度组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8盐度组(<0.05),96 h后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恢复至初始水平;胁迫期间,盐度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淡水组(<0.05)。盐度组脂蛋白脂肪酶(LPL)、苹果酸酶(M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PAR-α)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淡水组(<0.05)。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影响了肝脂肪酸组成和脂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为鱼类渗透调节中脂类能量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赵宇曦  刘兴国  周润锋  刘子秋 《水产学报》2023,47(7):079607-1-079607-11
使用光强控制法,探究了光照强度1-8W/m2范围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生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光强3-6W/m2黄颡鱼的增重率(8.33-11.78%)、特定增长率(0.53-0.74%)最高,饵料系数最低(6.42-9.17),黄颡鱼体内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1),抗氧化、免疫性能受到抑制,因光照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不同光强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溶氧等水质指标出现差异。本研究为黄颡鱼高效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2种水产杀虫剂共同使用对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华 《齐鲁渔业》2008,25(3):41-43
通过试验验证在水体中先后施用不同溶度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在48小时内导致南美白对虾的中毒情况和死亡率。2种药物混合使用对南美白对虾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阿维菌素1.5~2.25×10^-4mg/L+辛硫磷1.2-1.8×10^-2mgm,不同浓度的杀虫剂对南美白对虾的致死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南美白对虾对阿维菌素中毒症状表现为麻痹、昏迷、死亡,辛硫磷中毒症状表现为抽搐、痉挛、死亡。  相似文献   

8.
通过投喂经甘露寡糖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探索其对半滑舌鳎稚鱼(初始体长为1.4 cm左右)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设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甘露寡糖组),分别投喂经裂壶藻或甘露寡糖+裂壶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试验进行34 d,每17 d取样1次。结果显示,17 d时甘露寡糖组体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RNA/DNA和protein/DNA的比值在17 d时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4 d时甘露寡糖组的RNA/DNA和protein/DNA比值均大于对照组。甘露寡糖组17 d时淀粉酶比活力和34 d时胰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露寡糖组的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露寡糖组的微绒毛长度和皱襞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黏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甘露寡糖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稚鱼肠道发育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很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认为生物体内发挥生理功能的硒形态主要是以硒半胱氨酸为活性中心的硒蛋白,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Vx)和含硒转移核糖核酸(Se—tRNA)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0.
<正>1957年Mills从牛红细胞中发现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该酶分子中含有硒,故又称为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既能催化还原有机过氧化物,又能催化还原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等。1976年,Lawrence等发现生物体中还存在一种不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只作用于有机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机体抵抗氧化应激的第一道屏障。谷胱甘肽过  相似文献   

11.
力竭运动常出现于虾类养殖过程和野生环境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中国沿海重要养殖和增殖放流品种,但尚无关于斑节对虾力竭运动后生理恢复过程报道。该研究以斑节对虾幼虾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槽使用抄网追逐斑节对虾幼虾,模拟迫使其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探究其力竭运动后抗氧化能力恢复过程。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0 h,幼虾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12 h,SOD、CAT、POD活性、MDA含量和T-AOC持续下降,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24 h,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MDA含量和T-AOC显著升高;72 h,SOD和CAT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GSH-Px、POD活性和MDA含量恢复至对照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幼虾的酶促抗氧化系统未被激活;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运动后的24 h内较低,不宜再次受刺激;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后24 h后显著上升,并保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 mg·L^-1、8 mg·L^-1和32 mg·L^-1)双环芳烃——萘暴露对环文蛤(Cyclina sin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丙二醛(MDA)生成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萘(32 mg·L^-1)在15 d内对环文蛤有很强的致死效应;在非致死条件下,随暴露时间延长SOD活性持续升高,CAT活力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AKP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生成量则随暴露时间延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环文蛤应对氧化胁迫的过程中SOD和CAT呈现协同作用(R=0.439,P〈0.01),SOD和AKP表现拮抗关系(R=-0.571,P〈0.01)。在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方面,CAT和AKP可能较SOD发挥更大作用(R=-0.490,P〈0.01)。  相似文献   

13.
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分别暴露于30 mmol/L NH4C1溶液和空气中,以评价氨和空气暴露对其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暴露并未引起大鳞副泥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显著变化,仅空气暴露12h后,大鳞副泥鳅肝脏SOD...  相似文献   

14.
将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O. areus)幼鱼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0、2.5 mg·L -1、5 mg·L -1、10 mg ·L -1和20 mg·L -1)的氨氮溶液中,于第0、第12、第24、第48和第72小时测定其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试验幼鱼经氨氮胁迫后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显著(P ﹤0.05)。氨氮胁迫明显影响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相关抗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随胁迫时间增加各试验组肝脏 T-AOC 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先下降后上升(P ﹤0.05)。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还与胁迫溶液浓度相关。低浓度组(2.5 mg·L -1和5 mg·L -1),CAT 活力在胁迫24 h 后显著下降(P ﹤0.05);高浓度组(10 mg·L -1和20 mg·L -1),CAT 活力却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除最高浓度组,各试验组 GSH-Px 活力表现为诱导效应(P ﹤0.05)。试验条件下氨氮胁迫对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明显影响,且随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影响程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以及了解冰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不同温度下(包括最适温度6℃、高于最适温度10℃和15℃)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的初期(24~72h),Chlorophyceae L4中自由基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迅速提高,但随后(96~144h)很快降低,恢复到细胞能容忍的水平。各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初期显著降低,但随后响应温度的变化很快升高,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而且温度越高酶活性增幅越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三唑磷(triazophos,OP)短期暴露下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OP胁迫下,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前期均被抑制,随时间延长活性被诱导。低质量浓度0P(0.4mg·L^-1和2mg·L^-1)使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高质量浓度(10mg·L^-1)GST活性降低。OP能诱导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产生,而高质量浓度(10mg·L^-1)也能抑制GSH产生。受0P胁迫影响,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丙二醛(MDA)均升高。内脏团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而外套膜T—AOC会被OP所诱导。转入清水恢复72h后仅外套膜MDA有所恢复。结果表明OP短期暴露会对翡翠贻贝抗氧化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0.40%硫酸软骨素(CS)和酸解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AOKGM)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及镉胁迫之后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肝脏、肾脏和鳃)镉积累量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98.00±8.54) g的齐口裂腹鱼分为3组(对照组、AOKGM组和CS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然后每个实验组选取120尾齐口裂腹鱼暴露在镉环境中,进行15 d的镉胁迫实验(镉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1.00 mg/L),分别对2种多糖在齐口裂腹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分析镉胁迫后2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镉的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显著提高了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脾体指数和头肾指数;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质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影响。CS和AOKGM均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葡萄糖(GLU)含量;CS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胆固醇(TC)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镉浓度0 mg/L相比,MDA含量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高,SOD活性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升高。镉胁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0.10~1.00 mg/L胁迫时显著降低;CS显著提高镉浓度0.10、0.25 mg/L胁迫下的GSH-Px活性,AOKGM组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1.00 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无镉组对比,齐口裂腹鱼肝脏、肾脏和鳃镉的积累量在各镉浓度下显著增加;而CS和AOKGM均能够降低机体组织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0%的2种多糖均能提高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性能,降低镉胁迫下鱼体肝脏、肾脏和鳃中镉的积累量,缓解镉对齐口裂腹鱼造成的氧化损伤,为齐口裂腹鱼饲料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作为增塑剂,已被中国列入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研究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对海洋贝类抗氧化防疫系统的影响,本文以厚壳贻贝()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DBP(0 mg/L、100 mg/L、200 mg/L、280 mg/L、360 mg/L)胁迫以及清水释放对其鳃和内脏团中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厚壳贻贝鳃和内脏团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呈现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规律。DBP胁迫阶段,鳃和内脏团中SOD活性基本呈先诱导后抑制再诱导的趋势,CAT活性则先抑制后诱导,MDA含量基本呈不断升高趋势;清水释放阶段,鳃和内脏团中SOD活性基本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CAT活性基本处于诱导状态,之后内脏团CAT活性被抑制,MDA含量处于先升高,之后内脏团MDA含量出现降低的趋势,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在DBP胁迫下,厚壳贻贝鳃和内脏团产生了氧化损伤,可诱导机体产生脂质过氧化现象,且15 d清水释放期间不足以让厚壳贻贝恢复到正常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海洋贝类的健康养殖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u2+对缢蛏稚贝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96 h LC50值设定10、30、40μg/L 3个Cu2+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暴露实验,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稚贝软体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Cu2+污染对缢蛏稚贝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u2+对缢蛏稚贝96 hLC50为309.742μg/L;不同浓度Cu2+胁迫下,96 h内缢蛏稚贝抗氧化酶(CAT、SOD)活力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除最高组40μg/L在48 h时CAT活力被显著抑制(P<0.05)外,96 h内绝大部分时间点与沙滤海水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处于诱导状态;96 h内各暴露组缢蛏稚贝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认为,CAT、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可反映缢蛏稚贝受Cu2+伤害的程度,可用作缢蛏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氯联苯对大弹涂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氧化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Aroclor 1248对大弹涂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进而以浓度为10和100μg/L的Aroclor1248溶液对大弹涂鱼经口染毒28 d,测定其总SOD、CAT、G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的96 h LC50为295.15μg/L。暴露于10μg/L Aroclor 1248 28 d的大弹涂鱼SOD活性明显大于空白和100μg/L剂量组(p0.05),添加Aroclor 1248的实验组中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1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略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中MDA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系统有明显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