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越来越多的管道采用加减阻剂运行的方式,采用减阻率预测模型指导现场加剂运行,可以避免造成浪费。通过分析加剂前后摩阻因数与湍流附加应力的关系,结合混合长度理论中对湍流附加应力的求解方法,以及减阻率负指数单因素经验方程,建立了减阻率预测模型;针对贝克休斯FLO_MXA、康菲Liquid Power TM、ks-30-01油气集输以及甲种减阻剂,利用大量现场加剂运行数据,确定模型中的递减率和流动特性系数,并对同一种减阻剂应用于不同管道进行管径和黏度的修正,得到修正系数。验证表明:修正后预测模型对于不同减阻剂、不同管道均可进行预测,且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保持在10%以内,最小误差可接近0。(图4,表2,参20)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减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作为一种新的减阻技术,在油田伴热和海底管道伴热系统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测量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减阻溶液在三种不同管径圆管中的压降规律,研究了管径尺寸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减阻率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条件下减阻率与雷诺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
针对稠油的管道输送问题,从降黏减阻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采用管流实验和流变仪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升温、充气和掺混稀油对稠油降黏减阻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牛顿流体本构关系的稠油,升温和掺混稀油均具有明显的降黏减阻作用,其减阻效果呈指数关系衰减;充气减阻仅在大流量、低温度的条件下发生,且黏度的降低幅度不大。针对掺稀油减阻,提出了一个指数关系式对混合黏度进行预测,该公式是稠油黏度、稀油黏度及稀油体积含率的函数,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其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洛线减阻剂现场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在保持压力和输量不变的前提下,对中洛线濮阳一滑县管段开展了HG减阻剂减阻增输试验。试验发现,随着加剂量的增加,管道的减阻率和增输率也相应增加;在维持输量不变的情况下,减阻剂可以大幅降低运行压力。介绍了减阻试验中减阻率和增输率计算的经验公式,认为考虑到油品物性、管道条件、输量、雷诺数等因素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指导输油生产。  相似文献   

5.
分别在保持压力和输量不变的前提下,对中洛线濮阳-滑县管段开展了HG减阻剂减阻增输试验.试验发现,随着加剂量的增加,管道的减阻率和增输率也相应增加;在维持输量不变的情况下,减阻剂可以大幅降低运行压力.介绍了减阻试验中减阻率和增输率计算的经验公式,认为考虑到油品物性、管道条件、输量、雷诺数等因素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指导输油生产.  相似文献   

6.
黄树凤  申龙涉  郭佳天  王红  马祥礼 《油气储运》2011,30(2):123-124,135,78
利用水膜减阻输送技术可提高超稠油管道的输送效率.使用长200 m、管径108×6 mm的试验管道研究了具有流体特性的超稠油在70~85℃、含水率在4%~12%条件下,水膜输送减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为了减小误差,分别对管段1(0~100 m段)、管段2(100~200 m段)和管段3(整条管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天然气减阻剂加注工艺,若因试验条件所限,无法通过室内环道对模拟管段的工艺流程进行试验验证,则可以利用软件模拟方法对减阻剂的减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减阻剂减阻效果对各影响参数的敏感性。模拟结果表明:减阻剂雾滴沉积浓度对喷雾压差的变化最为敏感;喷射角度和管径对沉积浓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喷射角度较大时,沉积浓度对管径的变化更为敏感,而当管径较大时,沉积浓度对喷射角度的变化也更为敏感。模拟结果可为天然气减阻剂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高聚物减阻增输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采用理论研究与湍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增输必须增加速度梯度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流体与高聚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高聚物减阻的机理在于能够有效地抑制管壁附近流体的径向脉动。根据高聚物减阻增输机理,合理解释了多年来在高聚物减阻研究中出现的许多迷惑现象,给出了减阻效果随雷诺数、粗糙度及高聚物掺入量的变化规律,导出了最佳雷诺数与管径、运动粘度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高聚物研制和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层流实验法率定管径,是用水力学原理通过一个水力实验来率定管径,具有简便精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油气储运》杂志1987年第2期刊登了李相怡、翁尔基两同志的“计算机预测减阻剂减阻率及其应用”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个“LBD”程序,利用该程序可输出三种增输方案:①采用铺设副线法,给出应铺副线长度;②采用提高管压法,给出应增加的功率数;③采用加减阻剂的办法,则给出每天需加入的减阻剂量。 但是,该程序运行时。需输入由减阻剂及溶剂系统决定的四个经验常数A、B、C、D,原文没有  相似文献   

11.
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增输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蒲家宁 《油气储运》2001,20(11):5-9
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增输剂在我国是一项新技术,利用格尔本-拉萨管道的试验资料和数据,对使用FLOXS减阻增输剂的效益,消除特瓶颈段的作用和加剂量与减阻增输率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美国BPCI公司试验报告中的严重失误,提出了应用该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段塞流特性参数理论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武  张鹏  武玉双  李闽 《油气储运》2003,22(6):40-43
段塞流特性参数的计算是油气混输管道工艺计算的基础。诸多研究成果表明,用平衡液膜简化法计算段塞流流动参数,其计算结果明显比试验数据的偏差大。在液膜高度渐变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用两相流水力学方程,推导了一个段塞流液膜区完全耦合的流动参数计算模型。在计算液塞区参数时,采用了一组综合流体物性、倾角、管径等因素的经验计算式,其中部分关系式经过Tulsa大学TUFFP数据资料分析,与现有半经验半理论的计算式相比,统计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利用改进的计算模型对某油田一段混输管道的段塞流特性参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1986~1989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辽宁省铁岭多点设置不同种子传毒率水平的试验区,调查测定SMV流行和有翅蚜发生、飞翔动态,共积累19组数据。采用Apple-Ⅱ计算机BASIC语言进行回归分析,分别推导出符合度较高的SMV流行中,长期预测式。预测式可在东北地区试用,若结合种子传毒率预测和产量损失估计使用,将显著提高SMV“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圆管段塞流型速度分布与减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体力学基本方程为基础,通过对气体在管道中心形成段塞流的相速度分布和阻力规律分析,得到了二次流发生的条件,各相流体速度分布,减阻率关系式以及减阻率曲线。减阻率曲线表明,段塞流的含气量影响其阻力规律,段塞流能产生的减阻很小,而当气体含量处于增阻范围内时,却能使阻力增加很大。因此在利用掺气减阻时应控制段塞流流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多是采用靠人工操作的减阻环道实验手段来研究进口或国产各种减阻剂的特性和规律。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劳动强度大,人工读表、测量误差大,重复性也差,效果不理想。 本文详细介绍了最近研制出的一套用于减阻实验环道上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组成、软件设计及使用情况。实践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数据记录快速完善、节约能源,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提高减阻剂实验研究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减阻剂减阻机理、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情况,确定了减阻剂应用效果、管道流态和减阻剂结构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给出了提高减阻率或增输率的方法.分析了减阻剂对成品油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实现减阻增输和水力越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减阻剂,既可以实现减阻效果,又可以增加输出和减小能耗。随着我国长输管线原油输送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减阻剂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但相应的减阻剂测试设备却比较欠缺。为此,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有效检测各种减阻剂减阻率的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完成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及多个控制量的输出,主要由RS232通讯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4部分组成;工业控制计算机(上位机)和专业控制器(下位机)2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实现现场过程测控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达到了减阻率测试工艺设计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的可变密度全林模型QUASSI 1.0,基于赫尔辛基大学开发的CROBAS碳平衡模型框架,融合二类调查数据、文献数据以及解析木数据,进行参数校正及优化,本地化了CROBASPT(油松)枯损模块的参数。并根据立地条件和初始密度选取了9个代表性油松林分,以20年为预测期,比较分析了经验模型和过程模型在不同密度、不同地位级条件下对枯损预测的差异,探索有效的林分枯损预测方法。同时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析了过程模型CROBAS-PT与经验模型QUASSI 1.0预测值的偏差。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初始密度的油松林,CROBAS-PT和QUASSI 1.0在预测期内均呈现初始密度越大,林分年枯损率越大的规律;对于不同地位级的油松林,无论CROBAS-PT还是QUASSI 1.0在预测期内,林分枯损受立地条件的影响均不敏感。CROBAS-PT枯损预测的机理过程分析说明,油松树冠投影在20~40 a预测期内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立地质量越好的林分,树冠投影越大,枯损率越大。误差检验分析显示,过程模型CROBASPT枯损预测结果符合统计检验要求,尽管CROBAS-PT对于枯损的预测相比经验模型QUASSI 1.0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在缺乏连续观测样地数据,无法保证经验模型的建模数据需求时,采用过程模型方法预测林分枯损不失为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离散率过去是应用于不合格数据的研究。在物理学中离散率是应用于实验室的实验标准与本底的离散。这个与本底的离散就是实验数据的离散率研究标准。研究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得出,被称作误差范围。制定这个给定的范围,应该从实验数据,经验数据,以及实际应用范围出发制定。  相似文献   

20.
HG减阻剂在临濮管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G减阻剂的使用特点和减阻机理,对HG减阻剂添加量与减阻率、增输率的关系及其理论计算公式的选用、HG减阻剂的分散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HG减阻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而且还能增加管道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从技术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临濮管道增输率达到15%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