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初始体质量(64.35±1.75) g 的奥尼罗非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的耐高温酶制剂饲喂56 d,探讨耐高温酶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耐高温酶制剂能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提高质量增长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奥尼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当耐高温酶制剂添加量为0.10%时,奥尼罗非鱼的质量增长率、前肠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以及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最高,饵料系数最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  相似文献   

3.
试验匙吻鲟幼鱼400尾,均经过膨化饲料驯食,并完全适应网箱的养殖环境。试验分处理组和对照组,匙吻鲟幼鱼各200尾,对照组体重(56.28±15.43)g,处理组体重(55.77±16.82)g。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拌和微生态制剂A(7.47×107cfu/g)和B(2.23×108cfu/g)各5 m L/kg,试验时间80 d,评估微生态制剂对匙吻鲟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匙吻鲟的末重[(296.89±86.17)g]显著高于对照组[(275.03±85.14)g](P0.05),躯干长[(24.55±2.22)cm]和全长[(47.35±3.54)c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3.55±2.33)cm,(46.16±3.87)cm](P0.01),饲料系数(2.02)低于对照组(2.11),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24%和5.56%;脏体比、肝体比、肠长比等生物学性状和肌肉及肝脏的体组成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血清谷丙转氨酶[(200.14±35.85)U/m L]和γ谷氨酰转肽酶[(0.76±0.36)U/m L]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53.80±23.72)U/m L,(1.33±0.32)U/m L](P0.05),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活性或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匙吻鲟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研究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桂鱼脂肪肝病变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桂鱼养殖实验,实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丁桂鱼生长、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实验结果,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桂鱼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0.4%"健肝散"添加组可有效降低肝细胞的脂肪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鱼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 1%、0.2%、0.4%的饲料进行丁(鱼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 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鱼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鱼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肝疾病.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鱼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肝疾病。  相似文献   

7.
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潘庆 《水产学报》2004,28(6):682-688
为考察不同酸制剂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3%磷酸、富马酸、柠檬酸和乳酸,饲养奥尼罗非鱼幼鱼9周(初始平均体重约1.9g)。结果表明,添加0.3%柠檬酸和乳酸饲料组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富马酸组(P<0.05);磷酸组、柠檬酸组和乳酸组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P>0.05),乳酸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富马酸组(P<0.05);柠檬酸组和乳酸组鱼体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富马酸组(P<0.05),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性在富马酸组显著低于其它饲料组(P<0.05),肠淀粉酶活性在柠檬酸组和乳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代谢酶活性在柠檬酸组和乳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磷酸组和富马酸组(P<0.05),相应地,柠檬酸组和乳酸组罗非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添加0.3%柠檬酸和乳酸能显著促进罗非鱼幼鱼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富马酸降低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     
040325投喂磷脂胆碱提高尼罗罗非鱼幼鱼 生长=Gr〔)wth improved in Juvenile Nile tilapia fed phosphatidyleholine仁刊,英〕/ Kasper CS,Brown PB// North.灿飞er.J. Aq,,ae.一2003,65(l)一39一43 为测定饲料中的磷脂胆碱对尼罗罗非鱼 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投饵试验。试验用尼 罗罗非鱼平均个体重12.49,基本饲料以酪 阮为蛋白源,含凝胶10.1%,含晶体L一氨 基酸21.9%。饲料蛋白质含量为犯%,饲 料中的硫氨酸总浓度为0.5%,蛋氨酸与胧 氨酸之比为94二6,胆碱浓度0.3%,亚油酸 浓度1 .1%一3.3%。7种含量的磷脂胆碱加 人基本饲料中,添加量分…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体质量(42.20±0.34)g团头鲂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胆碱对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抗氧化、组织结构和免疫力的影响。实验采用2×2因子设计方法,共配置2个脂肪水平(5%和15%)和2个胆碱水平(1200和2200 mg/kg)的等氮饲料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等的检测分析,以及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当饲料中添加1200 mg/kg胆碱时,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团头鲂肝脏脂肪含量和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增加,而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显著上升;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显著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溶菌酶活性、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降低;超微结构观察到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伴随着细胞核变性、核膜残缺、线粒体水肿等异常现象。这些结果表明高脂日粮不仅导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而且造成肝脏氧化应激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高脂饲料(15%脂肪)中添加2200 mg/kg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同时肝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结构也趋于正常。研究表明,添加适量胆碱能够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维持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并增强团头鲂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继而保持鱼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14.7±9.9)g的草鱼(Ctenophary ngodon idella)2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氯化胆碱添加量为0%(对照组)、0.2%、0.4%和0.6%(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4组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8.01%和4.54%),胆碱实测含量分别为1010mg/kg、2516mg/kg、4184mg/kg、5852mg/kg,养殖77d后,考察氯化胆碱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P0.05)、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胰脏和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胰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在脂肪代谢酶方面,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前肠脂肪酶活性(P0.05),添加0.6%氯化胆碱显著提高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添加0.4%~0.6%氯化胆碱可显著升高肝脂酶和总脂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适量添加胆碱能改善草鱼成鱼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肝胰脏、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提高脂肪代谢酶活性。建议草鱼实用饲料中氯化胆碱添加量为0.4%~0.6%。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1.84±0.02)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和4%),共设6个处理,饲养8周,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等生长指标的影响。8周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实验,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存活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观察7天,计算存活率,测定头肾的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性。结果显示,饲养8周后各组成活率为96.67%~100%,添加β-葡聚糖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影响不显著,1.5%添加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0%添加组奥尼罗非鱼肌肉蛋白含量显著高出对照组和0.5%组分别为3.76和3.02个百分点(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7天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仅为25%,β-葡聚糖添加组的存活率在60%~70%,1.5%的β-葡聚糖添加组可以显著提高(P<0.05)奥尼罗非鱼头肾组织ACP和LSZ的活性。结论,全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β-葡聚糖的适宜添加量在1.0%~1.5%时,可以明显改善其生长性能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1)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2)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3)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4)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  相似文献   

13.
以发酵啤酒糟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豆粕,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研究发酵啤酒糟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明发酵啤酒糟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适宜用量。将540尾初始体重为(3.00±0.08)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的比例在0~60%时,各试验组间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超过60%时,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以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为判据,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到,奥尼罗非鱼幼鱼饲料中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的最适比例分别为54.1%和55.4%。随着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比例的升高,试验鱼肌肉和全鱼组织脂肪含量及脏体比、肝体比均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和灰分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及血糖含量随着发酵啤酒糟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当替代比例超过40%时,血清AST和ALT活性及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则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替代比例超过40%时,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替代比例超过60%时,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奥尼罗非鱼饲料中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的最适比例为54.1%~55.4%。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对杂交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初始体质量为(9.87±0.20)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为实验对象,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奥尼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抗病力的影响。实验共设6个处理组,每组谷氨酰胺添加量分别为饲料质量的0、0.2%、0.4%、0.6%、0.8%和2.0%,各设3个平行。用开放式流水养殖,饲养8周。之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实验,观察7d,计算成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杂交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异生长率、成活率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白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影响显著(P<0.05)。添加量为0.6%和0.8%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0.4%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沉积率则以添加0.8%组最高,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0.4%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谷氨酰胺对杂交罗非鱼的肥满度和脾体比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肝体比和头肾体重比则影响不显著(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分别攻毒48h、72h和96h,谷氨酰胺0.6%~0.8%饲料组罗非鱼的存活率影响显著高于0~0.4%组(P<0.05);而对攻毒后1h及24h的存活率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结果,建议奥尼罗非鱼配合饲料中谷氨胺酰胺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6%~0.8%。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养殖奥尼鱼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 45g左右的奥尼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 540尾, 随机分为 6个处理,即饲料中分别添加 3个不同剂量杜仲提取物的试验组 (1000mg/kg、1500mg/kg、2000mg/kg)、抗生素对照组 (杆菌肽锌和抗敌素) 和空白对照组。每个处理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30尾 (雌雄比例为 2∶28), 研究杜仲提取物对各阶段奥尼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杜仲提取物能促进试验动物的生长,降低其饵料系数; 同时能降低试验动物血清心肌酶如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 提高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 增强其抗病力和免疫能力; 其中以添加 1500mg/kg的杜仲提取物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基础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00%、0.05%、0.1%、0.15%、0.2%和0.25%,研究添加后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消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0.25%的中性蛋白酶,吉富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添加0.1%~0.2%的中性蛋白酶,显著提高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量为0.1%~0.15%时,肝胰脏蛋白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0.1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合鱼体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消化器官消化酶活性等各项指标,吉富罗非鱼饲料中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以饲料的0.1%~0.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05%、0.10%的金属蛋白酶,饲喂奥尼罗非鱼56d,测定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消化率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结果表明,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对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0.05%和0.10%的金属蛋白酶均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血清酶活力方面,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组SOD活力比对照组高(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金属蛋白酶能显著促进罗非鱼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提高罗非鱼血清SOD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40和80 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转化率、全鱼脂肪含量、肝脏中水分和脂肪含量随锌添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中锌离子含量和血液红细胞数量在锌添加浓度为1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底物(TBARS)值在锌添加浓度为5 mg/kg时达到最小值。饲料中锌添加浓度为5~10 mg/kg时,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迅速,鱼体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2×6因子设计方法,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分别配制了含1%和2%磷脂,6个氯化胆碱水平(0、250、500、1 000、2 000、4 000 mg/kg饲料)的12组等氮、等脂精制饲料,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对体质量为(0.22±0.01)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每处理组各设4个平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胆碱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 000 mg/kg(1%的磷脂水平)和500 mg/kg(2%的磷脂水平)时,幼蟹的存活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9%和88%;幼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着胆碱添加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磷脂水平为1%时,1 000、2 000和4 000 mg/kg胆碱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0、250和500 mg/kg的处理组(P<0.05);磷脂水平为2%时,500 mg/kg和1 000 mg/kg胆碱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0 mg/kg处理组(P<0.05),但与250、2 000和4 000mg/kg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全蟹粗脂肪含量、肝胰腺的甘油三酯含量、总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随着饲料中胆碱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磷脂和胆碱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碱和磷脂,可以显著提高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以及蟹体脂肪含量。以增重率为判据,采用折线回归法进行分析,得出饲料中不同磷脂水平下幼蟹的胆碱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 429.65 mg/kg饲料(磷脂水平1%时)和529.65 mg/kg饲料(磷脂水平2%)。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喂作为对照,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每水族箱随机放养16尾鱼,投喂率为3%。采用静水饲养以避免各箱之间水的交换。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添加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胃、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酶的活性随添加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对胃、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Ⅰ组和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1.0×1011cfu/kg饲料的凝结芽孢杆菌就能显著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满足最佳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