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花腐病是我国山楂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在病僵果内越冬,翌年春季从地表潮湿处的病僵果上产生子囊盘。子囊盘肉质,灰褐色,盘径3~12毫米,盘柄长1~18毫米。子囊棍棒形,无色,子囊间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园形或卵园形,单胞,无色,子囊孢子大小为7.4~16.1×4.9~7.4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柠檬形,串生,孢子串可分枝,分生孢子大小为12.4~21.7×12.4~17.3微米。经观察及接种试验表明,除山楂外,接种的其他树种均不发病。根据形态特征及致病性山楂花腐病菌鉴定为Monilinia johnsonii(Ell.etEv.) Honey,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油茶炭疽病会引致油茶落果,是南方一种严重的病害。作者自1961年至1963年对病原菌的有性世代、越冬方式和侵入途径等問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1.病原菌的无性世代:在广东,油茶炭疽病原菌无性世代的形态特征与文献报导的大致相同,叶切片观察,分生孢子盘黑色,底部稍扁平,大小92.4—204.6微米。分生孢子梗短,无色,单胞,大小9.9—18.4×3.3—5.9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圓形或圓筒形,直立或稍弯曲,无色,单胞,中間有1—2个透明的油点,大小9.6—19.2×3.2—5.7  相似文献   

3.
 从进境的美国大豆豆秆样品中分离到2株疑似大豆茎褐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的分离物247-8和8300-5,2株分离物在PGM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规则,白色至暗褐色,表面隆起,粗糙,轮纹状。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无色,平滑,单胞,平均大小4.3 μm×1.9 μm。分生孢子梗具有瓶梗状结构,无色,无隔膜或有隔膜,大小(5~16)μm×(2~3) μm,呈桶型或长颈瓶型。特异性引物BSRIGS1/2、BSR1/2和Pgl/4分别扩增分离物247-8的DNA得到预期1 022 bp、483 bp和499 bp的产物;分离物8300-5的DNA经PCR扩增分别得到834 bp、483 bp和499 bp的预期条带。2株分离物的ITS区序列完全一致,与GenBank中大豆茎褐腐病菌(登录号AB190396、DQ459387、DQ459386和AF132804)的序列相似性为100%。人工接种大豆幼嫩植株茎基部均产生大豆茎褐腐病菌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形态特征、PCR检测、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结果,将进境美国大豆样品中的分离物247-8和8300-5鉴定为大豆茎褐腐病菌P. gregata。  相似文献   

4.
华静月 《植物保护》1982,8(6):25-25
由丝核菌Rhizoctonia在十字花科作物上引起苗期立枯病是人们所熟悉的;但此病菌在十字花科作物生长后期所引起的病害,如油菜根腐病和白菜基腐病,则很少被重视。这二种病害,在后期都能导致软腐病菌的侵害(发臭、软腐),以致常常混淆了人们的认识,把软腐病菌看作发病的主因,忽略了真正的起因,不能对症而延误防治。我们于  相似文献   

5.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3种花卉上采集的150份白粉病株样本中分离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与ITS-rDNA序列分析:分离物的分生孢子器深棕色,多聚生,大小为(40.66~82.92)μm×(34.65~63.05)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两端含油球,大小为(3.88~5.67)μm×(2.19~2.75)μm;菌株的ITS-rDNA序列与Ampelomyces quisqualis序列的同源性达94%~100%,由此将其鉴定为白粉寄生孢(A. quisqualis)。测定该菌对荷兰菊白粉病菌的重寄生效能及控病效果,发现供试的12个菌株均可寄生于荷兰菊白粉病菌上,平均重寄生指数为26.21;菌株As-81和Rh-60对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46.62%和46.15%。  相似文献   

6.
茶萎芽病害是茶场中严重病害之一。据3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每年7~8月高温季节,引起茶树芽梢枯萎,主要是由茶萎芽病菌所致。此病原菌在适温28~30℃时,人工接种2~4天后茶芽出现症状,4~6天茶芽枯萎,14天左右能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洋梨形或球形、炭质黑色、直径159.6~292.6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初期无色单胞,后为淡橄榄色,中间具一隔膜无收缩,表面平滑无纹,大小为19.2~25.6×9.6~12.8微米。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接种并对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大小、形态特性、生理及寄主范围等的测定,认为此病原菌是壳色单隔孢属(Diplodia Fr.)中的一个种。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目前在茶上此病尚未见报道,因此暂定此病原菌为 Diplodia sp.,由此病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定名为茶萎芽病。此外,根据本病的特性和诱病因子,在防治上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玉溪市江川区蓝莓种苗种植基地采集具有茎基腐病典型症状的蓝莓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纯化菌落为深棕色,菌丝白色至红褐色;大型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长150~400μm,分枝末端产生2~4个瓶梗;囊泡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5~23μm×6~15μm;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直圆柱形,一端稍窄,大小为45~80μm×4~8μm。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BC-1、BC-2与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均聚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为冬青丽赤壳C. ilicicola。病原菌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4~7。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日光温室中的西葫芦发生了严重的根腐和茎基腐,部分棚室病株率达50%,从病根和病茎上分离得到拟漆斑菌属真菌3株,病株分出率27.3%。采用胚根和茎基部接种法测定了菌株FG-62对西葫芦的致病性:茎基部接种后27 d,植株开始出现凋萎;接种后40 d,两种接种法的西葫芦苗均呈现严重根腐和茎基腐症状,茎基部接种的西葫芦凋萎株率达30%;从病根和病茎上均可再分离出原接种菌。菌株FG-62在PDA平板上25℃培养14 d,产生大量墨绿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黑色,单胞,杆状或腰鼓状,两端钝圆,大小为(7.04~9.15)μm ×(1.97~2.46)μm,聚集的分生孢子呈黑色。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FG-62(GenBank 登录号 MK252098)的rDNA-ITS序列与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分离物E-469 (GenBank 登录号KY582183.1)和CBS 357.89(源自模式材料,GenBank 登录号NR_145077.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9.65%和96.83%。依据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将其鉴定为露湿拟漆斑菌P. roridum (Basionym:Myrothecium roridum)。这是露湿拟漆斑菌引起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从油橄榄(Olea europaea L.)青枯萎蔫病树的根、茎和枝条上分离致病性的假单胞青枯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在电镜下观察,菌体形状大小为0.5×0.8~1.6×2.2微米;有1~7根鞭毛,长为2.6~7.5微米,通过寄主植物的接种试验,能导致多种植物感病,但和花生青枯病菌有明显差异、致病性有所不同,发病速度有快慢之别。我们认为这可能是青枯病菌假单胞菌油橄榄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及规律,2016—2019年对山西省大同市5个县(区)玉米种植区开展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中,诚信16和龙生1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不同县(区)立地条件与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密切相关。调查3县(区)低洼地发病率和病指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立地条件,旱坡地最低;不同栽培模式下,轮作1年玉米茎基腐病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13.6%、10.35,连作4年时茎基腐病的平均发病率达到33.50%,病指为30.54,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模式;不同生育期玉米茎基腐病发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成熟期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8.70%,病情指数达40.40,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  相似文献   

11.
核盘菌科一新种—细辛核盘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核盘菌,Sclerotinia asari Wuet C.R.waug,是核盘菌属的一个新种。它能为害细辛的根、茎、叶、果等各个部分发生毁灭性的菌核疫病。它的主要寄主是细辛;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均与S.sclerotiorum不同。菌丝体无色,有分隔,宽3.0~7.5微米。菌核大小差异很大,较大的为17~30×20毫米;较小的为0.4×0.3毫米。一颗菌核可萌生子囊盘1~9枚,子囊盘鲜褐色,直径为3~20毫米,柄长5~70毫米。子囊棍棒状,无色,10.25×165.0×7.5~10.0微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10.0~17.5×4.3~7.5微米。附着胞球形,无色,直径3~5微米。并做了中文与拉丁文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12.
 广东口岸从美国华盛顿输华苹果(Malus domestica)中截获可疑腐烂病果, 症状表现为果梗凹腐或萼凹腐,病部果皮暗褐色至黑色,病健交界处纹带褐色,分生孢子器黑色、颗粒状,直径0.3~0.8 mm,部分埋生或近表生, 显微镜检可见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分离物生长温度-3~25℃, 最适为20℃, 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认为截获病果的病原菌。Blast分析表明从分离物基因组中扩增到的ITS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的Phacidiopycnis washingtonensis菌株ITS序列同源性达100%。经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系统发育分析, 将病原菌鉴定为苹果星裂壳孢果腐病菌(Ph. washingtonensis Xiao& J.D.Ro-gers,2005),在分类上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星裂壳孢属(Phacidiopycnis),此截获鉴定属我国首次。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发生为害的报道,本文就此病菌对我国苹果和梨产业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粘帚霉防治茄子立枯病和白绢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爱媛 《植物保护》1993,19(1):23-24
1989年,作者从茄子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种粘帚霉(Gliocladium sp.)对茄子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茄子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这种粘帚霉用麦麸培养后施入茄子根部土壤中,对茄子立枯病和白绢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 粘帚霉形态 粘帚霉菌丝无色,有隔,主枝较粗,直径5.8—8.8微米;分枝较细,直径  相似文献   

14.
深圳、广东口岸在对进境美国苹果中发现明显腐烂症状病果,症状表现为果萼或果柄处腐烂,病果表皮褐色,果肉变褐腐烂,分离培养物菌丝体逐渐纠集形成红色肉质半圆瘤状子座,分生孢子团粘质、乳白色。子囊壳散生,亚球形至瘤状,砖红色肉质,直径0.4~0.9 mm。分生孢子表面光滑,无色透明,单胞,圆柱形,直,两端稍窄至棒状,1隔。大型分生孢子大小(17.92~25.44) 21.47×(3.30~4.63) 3.98μm,小型分生孢子大小(5.44~15.08) 10.73×(2.26~5.36) 3.84μm无色,透明,偶有末端稍弯曲。ITS片段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知Neonectria candida同源性为100%。综合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TS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白色新丛赤壳菌(Neonectria candida)。此截获鉴定在我国尚属首次。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发生为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2018—2022年利用我国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假禾谷镰刀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利用室内分层接种技术,明确了小麦播种层及以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胚芽、地中茎、根茎结合处、芽鞘或叶鞘,但不侵染根系,病菌在种子5 cm以下不侵染小麦,为深翻有效压低菌源基数提供了依据。采用田间接种发现,苗期感病严重的可造成死苗,或分蘖减少;成株期茎秆枯死或白穗,分蘖更易发病,白穗呈零散分布,分散在小麦的不同高度。小麦收获后贴茬播种玉米,麦茬上携带的病菌能在玉米田生态环境中继续繁衍;玉米收获后,病菌随麦茬与玉米秸秆同时粉碎并旋耕,使病菌在田间得到扩散,进而再次侵染下茬小麦。据此揭示了黄淮海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谷子等夏播作物)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刀菌是当地菌源,经逐年优选和积累成为了优势病原,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进口美国小麦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分离物4072-62,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发达,呈白色絮状,后期变粉红色,菌落中央明黄色;分生孢子器和假囊壳单生或聚生,球形至椭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分生孢子圆柱形,直或稍弯,两端钝圆,无色,大多有隔膜,大小23~44μm×2.6~3.5μm。子囊棒状,直或稍弯,无色透明,大小37~79μm×9~11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梭形,多数具有3个隔膜,隔膜处明显缢缩,淡黄色至黄褐色,大小19~24μm×4~6μm。该分离物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Parastagonospora pseudonodorum)(登录号AY196988、MZ049620等)的序列相似性为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4072-62与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聚在同一个分支(Bootstrap值为66),亲缘关系最近。菌株4072-62接种小麦,出现叶斑、叶枯等典型症状,对病菌再分离可重新分离到该病菌。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此为深圳口岸...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再侵染和潜伏侵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病加重。有关病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有过一些研究和报道,但病害后期表现症状及病菌的再侵染和潜伏侵染现象等,均未见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水稻品种和试验菌株感病品种:特籼13;利富平抗性基腐病菌株:REch7。 1.2 种子萌发与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秆病是在青藏高原上为害小麦的一种新病害,在受害的叶、叶鞘及茎秆上产生草黄色条斑和椭圆形至长方形斑点两种症状。经鉴定病害由壳月孢属(Selenophoma)真菌引起。病菌在15℃黑暗条件下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形成粘质状菌落,生长缓慢,不形成分生孢子器,而在菌丝上芽殖分生孢子;在15℃黑光灯照射下的燕麦琼脂等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7.9-26×2.6-3.6μ;而芽殖分生孢子的大小及形态变异较大。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0—20℃,以15℃为最适宜。其寄主有小麦、黑麦及冰草等。种子和幼苗经接种后,均产生系统性条斑症状。根据病菌的形态和寄主范围,小麦白秆病菌即Selenophoma donacis(pass)sprague efA.G.Johnson,由于S.donacis 只产生斑点症状,而小麦白秆病菌产生特有的系统性条斑症状,且发生温度偏低,所以认为小麦白秆病菌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Selenophoma donacis(pass)sprague et A.G.Johnson的“白秆(albo-culmo)生态型。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枝江市新发生的一种病害,为探索其发生流行规律及有效的防控措施,2011年开展了病害自然传播途径观察、不同水稻品种抗感性试验、基腐病发生规律试验调查和不同药剂防治基腐病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六年来的资料分析,在东北各地松苗立枯病发生的开始时期,一般多在5月中旬,北部则稍迟;流行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间,为期将近一个月;发病休止期约在7月初旬至8月中旬,差异比发病开始时期大。病害发生延续期约45—82天,平均发病期为61.4天。红松幼苗发病与流行盛期较晚,与樟子松和落叶松有所不同。三种立枯病菌病苗的出现时期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丝核菌(Rhizoctonia)病苗发生最多在土温18—22℃,腐霉菌(Pythium)在17—22℃,镰刀菌(Fusarium)在23—28℃,所以一般早期发生的病苗主要为丝核菌侵染所致,其次为腐霉菌,在后期则多数为镰刀菌,但如早期土温较高时,亦有较多的镰刀菌病苗。总的发病土温范围是11—30℃,适温为18—25℃,红松幼苗的发病土壤适温还要高些。松苗立枯病在东北地区的流行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影响。松苗在生长感染期间,如遇雨量大和次数多或土壤含水量高时,则有利于发病,几天后在流行曲线上即可出现发病率的高峯。土壤温度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限制因素,因为在幼苗生长期间,土温范围都适宜于立枯病的发生。在同一地区的发病期间,苗床土壤 pH 值的变动并不显著,故在同一地区病害流行与 pH 值关系亦不大。当年病害发生总百分率的高低,除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病害发生延续期长短的影响。如发病延续期久,则总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