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通县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系统抽样法及样带调查的方法,对大通县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为更好地保护现有资源,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武隆县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武隆县现有野生食用菌2亚门3纲4目19科25属37种。  相似文献   

3.
正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天然无污染,不仅是森林资源和现代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物质资源,也是食品、医疗保健品等的重要原料。根据有关资料和调查,凉山州境内林区野生食用菌有100多种,在全州各县市的林区中,几乎都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松茸、羊肚菌、鸡枞、竹荪、马鹿菌、猴头菌等野生菌的分布,其中木里县境内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年蕴藏储量最多,尤以松茸为最。目前全州野生菌类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通地区野生食用菌群落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2005年以区域调查为主,结合定点样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大通地区的野生食用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将常见野生食用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整理归纳,为保护和开发本地区的野生食用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及保健美容等功能特点,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以及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开发资源。因此,加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指出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应用的相关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助于推动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曲靖的生态环境状况及重要野生食用菌的品质与功效,对曲靖重要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产量和价值、曲靖重量野生食用菌的生长环境特点、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阐述,提出曲靖重要野生食用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菌物种资源极其丰富。野生食用菌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其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野生食用菌资源过度采集、开发创新力度不足等。为此,本文提出以野生食用菌资源抚育与利用相结合,将家庭农场、营地教育、"互联网+认养"等创新模式融合到云南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当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四川东部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地带,其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对而言比较滞后,但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一、食用菌生产现状1.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川东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地方,其野生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野生蔬菜资源,主要采取定点调查、人物访谈和食用体验方法、并辅于标本的采集和照片拍摄等手段,以获取和记录野生蔬菜资源的相关资料,得出六枝野生蔬菜资源利用主要有31种,隶属于19科25属,野生食用菌9种,最后提出编写野生蔬菜志、推广人工种植、延伸产业链等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跟据曲靖的生态环境状况及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品质与功效,对曲靖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产量、价值以及生长环境特点、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阐述,提出曲靖主要野生食用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境下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湖南省新宁县崀山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和广西省乐业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这两个生境中处于生长期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 ficinale)的营养根,并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对分离所得的41个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鉴定,共获得内生真菌34种。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分别进行了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子囊菌为优势种类(31种),以炭角菌目(Xylariales)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的种类为主,担子菌则以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为主。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都很高,且雅长的高于崀山的。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烤烟质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作物茬口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重庆市2009年所有产烟区的单料烟以及不同作物茬口烤后烟进行全面评吸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上部叶(B2F)来说,以武隆、彭水、奉节和丰都的综合品质较好,其中武隆最好,南川最差;对于中部叶(C3F)来说,以秀山、奉节、酉阳和武隆的综合品质较好,而涪陵、万州和黔江较差;对于下部叶(X2F)来说,秀山、丰都、彭水和武隆的综合品质较好,而巫溪和万州较差。前茬作物类型对烤后烟质量评吸评价结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绿肥前茬烤后烟的综合品质指标和特征指标最好,烟叶和水稻前茬次之,而以玉米前茬最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遥感与抽样相结合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方法中,子总体的作物种植面积估算需要新的抽样体系设计和样本野外调查等繁重工作,缺少基于总体下对子总体的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方法,以沙湾县、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为总研究区,提出了基于遥感和PPS抽样相结合的总体抽样下子总体追加抽样设计的子总体研究区呼图壁县棉花种植面积估算方法,并以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局公布数据为真值对其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总体抽样下子总体追加抽样设计后,子总体研究区估计量的变异系数为0.023 3,远低于0.05,而追加抽样设计前变异系数为0.122 3,说明样本在该方法下的代表性得到极大提高。以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局公布数据为真值进行对比发现,子总体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4.2%,能够有效提取子总体中的棉花种植面积,同时避免了重新建立子总体研究区抽样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
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AM)真菌资源,对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和重庆市万盛区金佛山方竹根系菌根侵染情况,根围AM真菌种类组成、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可以和AM真菌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从方竹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24种,隶属无梗囊霉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两性球囊霉属Ambi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类群,大型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olossica、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疣状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tuberculata、薄壁原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margarit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菌种;孢子丰富度在三个地区为:重庆万盛区贵州正安县贵州桐梓县,分布于贵州正安县的有5属15种、贵州桐梓县有3属9种、分布于重庆万盛区的有5属19种。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2010年在重庆市彭水县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垄体走向(东南-西北垄、南北垄和东西垄)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位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均表现为东南-西北垄>东西垄>南北垄,而蒸汽压亏缺则为南北垄较高,东南-西北垄次之,东西垄较低。中部叶位的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则为东西垄>南北垄>东南-西北垄。下部叶位的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为南北垄>东南-西北垄>东西垄。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叶温和有效光辐射均表现为东南-西北垄>南北垄>东西垄。中部叶位的蒸汽压亏缺、下部叶位的蒸腾速率和蒸汽压亏缺则与叶温和有效光辐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垄体走向下烟叶各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现相似,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有效光辐射表现各异,叶温和蒸汽压亏缺各部位表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依据商洛市森林的分布情况及地形、地势特点,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商南、丹凤、柞水、镇安等县天然林区的野生猴头菌天然分布情况。调查表明,商洛富产野生猴头菌,并主要分布在中山半阳坡的中部和上部,以栎类为建群树种,树龄在30 a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试验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目视解译的技术进行探讨,并对比分析计算机自动解译相对于目视解译的不足。森林资源目视判读存在很多人为主观性,常产生一些误差,而SPOT5遥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分辨率,可提供丰富、可靠、高精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资源中菌根真菌进行了实地采样调查,通过压片法对野生蓝莓菌根真菌着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真菌对野生蓝莓的侵染率在75%左右.外生菌丝有隔,菌丝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侵入点侵入同一根段或不同根段;观察到2种内生菌丝体类型:穿梭于细胞间的菌丝和胞内菌丝团.另外,还观察到菌丝体侵入细胞形成的一种"扳口"状结构和根表皮细胞的缺失.研究认为,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中菌根真菌侵染率较高,菌丝侵染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陕北不同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际真菌的资源与分布,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分别选择陕北神木、府谷、米脂、榆林、安塞、延安6个样地的油松纯林采集样本分离纯化油松根际真菌,经分离鉴定共得到21种、92株真菌。结果表明,神木、府谷、安塞地区的真菌种类较多,榆林、米脂、延安地区的真菌种类相对较少;不同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层差异不显著。菌根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表明,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与菌根侵染率呈正相关;全氮、全磷、全钾在榆林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在延安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在府谷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陕北地区的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和内生真菌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因此,菌根侵染率和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受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