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对后续种鸡产蛋性能及使用年限有重要影响,育成阶段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也是改善肉种鸡经济效益的关键.通常肉种鸡育成阶段是指种鸡7~22周龄,即肉种鸡从育雏栏舍转出后到初产的养殖阶段,主要需要做好肉种鸡的体重、均匀度控制.文章对肉种鸡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肉种鸡科学饲养及我国肉鸡养殖产业的...  相似文献   

2.
评估了肉种鸡的生产发育特点和自然习性及制约肉鸡生产的因素,阐明了肉种鸡青年鸡阶段饲养技术要点:1.限制饲量;2.补喂砂砾两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及操作原则。体现了:1.青年鸡阶段的生长发育水平好;2.成年鸡阶段的生产性能高;3.饲养成本适中三方面良好的饲养效果。对发展规模养殖,转变饲养方式及其它地区肉种鸡养殖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限制饲养技术是肉用种鸡饲养的核心技术,导致肉种鸡饲养的失败除疾病因素外,都与限制饲养有关.限制饲养的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相符合,其关键是确定每周适宜的饲喂量.判断限制饲养成败与否有二个指标,一是开产体重,二是鸡群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4.
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土种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产品颇受人们青睐,饲养前景广阔。1.效益分析目前,市场上良种肉鸡的零售价为每千克6元,而土种鸡在12~18元之间。饲养1只2.1千克重的土种鸡,扣除饲养成本,可净赚16元。土种鸡蛋也是俏货,每只鸡年产蛋125枚,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特点有所改变,不再是雏鸡所特有,成年鸡特别是肉种鸡也常见发生.肉种鸡一旦发生球虫病将严重降低生产性能、提高死淘率、增加养殖成本.因肉种鸡饲养方式的不同,其球虫病防治措施也不能一成不变.文章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肉种鸡球虫病发生原因、特点,归纳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包括了解肉种鸡生理发育特点、满足鸡群光照要求、加强鸡舍环境控制、科学饲喂等内容,以供肉种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肉种鸡饲养失败 ,除疾病因素外 ,大都与限制种鸡的体重有关。通过限制饲养控制最适体重 ,是肉种鸡饲养的关键技术。肉种鸡活动差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饲料消耗较少 ,但其采食量大 ;若充分饲喂 ,必将导致肉种鸡体重增加 (主要是沉积脂肪 )。据报道 ,在自由采食条件下 ,16周龄肉种鸡的体重超过 3kg ,2 4周龄时体重达 3.8kg ;而在限制饲喂条件下体重分别仅有 1.6kg和 2 .46kg。体重对性成熟和最终产蛋量也都有重要的影响。 2 0世纪 6 0年代 ,对产蛋鸡进行限饲 ,是采取喂中能水平的饲粮 ,自由采食。继之对育成鸡采用低赖氨酸、高纤维饲…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高产技术难度远大于蛋种鸡和蛋鸡,下面就我们在肉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在集约化饲养过程中,由于父母代肉种鸡体重大,生产性能高,机体防御机能不健全,在环境因素应激源的作用下,肉种鸡为克服环境和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或行为上会做出特异或非特异性反应。肉种鸡对外界环境的应激有一定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当应激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超过了种鸡的生理耐受力,则会导致肉用种鸡出现应激反应。影响肉种鸡正常生理活动的环境应激源主要有温、湿度、光照;惊吓、超标的噪声;在分群、断喙、采、输精、预防接种等操作。环境因素导致父母代肉种鸡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父母代种鸡的生产性能,给种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应有效地采取防控应激反应的措施,不断提高饲养父母代肉种鸿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肉鸡业的发展,种鸡饲养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地鸡场的饲养方式,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饲料来源及设备条件不同,产蛋率差别很大。在实践中,肉种鸡达到产蛋高峰后,随着周龄的增长产蛋率逐渐下降。影响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饲养管理、饲喂时间、应激影响、营养、光照、温度、通风条件等都是影响肉种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其他鸡种养殖,肉种鸡的养殖过程更加详尽,更加系统。而且技术存在一定空缺,大大影响肉种鸡的存活率和经济收益。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肉种鸡养殖技术经验,进一步总结饲喂管理要点,希望能为肉种鸡饲养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合作园区饲养的几批罗斯308肉种鸡腿病持续发生,占整个饲养期总死淘数的80%以上。为查找腿病发生原因,历时400 d对肉种鸡腿病发生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和分析。认为该场种鸡腿病多发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和生物安全防控制度不健全引起葡萄球菌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在后来饲养的几批肉种鸡中应用。结果显示:肉种鸡腿病发生率由原来的8%~10%降低到了2.3%,死淘率降低了3.1%,种蛋受精率提高了2.3%,显著提高了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笼养肉种鸡下笼后不同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对其生产性能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肉种鸡的合理淘汰提供科学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产蛋率和体重接近的60周龄待淘汰肉种鸡(L系母鸡),设平养组[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和笼养组(处理Ⅳ),各处理均为45只,3个重复;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淘汰肉种鸡分别放养于密度为3.750、1.875和1.875只/m2的平养鸡舍内,其中处理Ⅲ设计栖架和沙浴福利养殖方式。饲养10周后测定、分析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量、生产性能和肠道性能,筛选适宜淘汰肉种鸡的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结果】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步数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下同),但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Ⅰ的运动步数依次显著递减;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产蛋量和死淘率均显著高于平养组各处理,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则相反;70周龄时处理Ⅲ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Ⅰ,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处理Ⅱ;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重显著低于平养组各处理,处理Ⅰ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处理Ⅲ;70周龄时,相比于笼养组,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  相似文献   

14.
笼养肉种鸡具有饲养密度高、耗料少、公鸡及商品代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然而,由于饲养技术掌握程度不同,各地的饲养效果不尽一致.笼养技术中首先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笼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肉种鸡的饲养方式由过去传统式的地面棚架饲养逐步转向现代高效化的密集笼养。因此,研究笼养肉种鸡饲料复合添加剂,满足笼养条件下的肉种鸡营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复合添加剂的梯度筛选试验结果介绍如下。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共计42周294天)在潍坊市供销社肉鸡集团公司安丘第三种鸡场进行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笼养配套技术□李安华为尽快使我国的肉种鸡笼养从地面或棚架饲养转向现代、高效、节粮密集笼养,经研究、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肉种鸡笼养必须采用配套技术。选择合适的笼具、种鸡限制饲养与适时开产、满足种鸡产蛋营养需要、采用人工授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及保证...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致病因素致使种鸡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盐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病理剖检以肾肿大,肾小管、输尿管尿酸盐沉积为特征。肉种鸡3-5周龄多发。轻者导致雏鸡生长阻滞、成鸡生产力降低,重者导致种鸡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从肉鸡盲肠粘膜中分离的美益生(MSC)益生菌在肉种鸡日粮中的使用效果,通过对北京、大连、天津、山东等地6个肉种鸡场,饲养规模共计164190只肉种鸡使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从肉鸡盲肠粘膜分离的益生菌提高了肉种鸡产蛋率2.64%、蛋重0.32%;降低了料蛋比1.24%、死淘率21.84%;提高种蛋受精率1.15%、孵化率0.90%、健雏率0.43%。从肉鸡盲肠粘膜分离的有益微生物有助于改善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可以在肉种鸡日粮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饲养肉种鸡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优质蛋白和种蛋受精率,肉种鸡管理任务是解决肉用鸡产肉与产蛋的矛盾,关键措施是使肉用鸡在育成与产蛋期体重合适,发育均匀一致,开产时间整齐,产蛋曲线升得快而高。  相似文献   

20.
某大型种鸡场饲养肉种鸡8万套,其中4万套后备鸡中有1.2万套种鸡于5月龄时发生疫情.开始时每日死亡10~20只,以后逐渐增多,最多时每日死亡90~100只,死亡率高达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