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方农业》2012,(3):10
一是稳定粮油生产。实施国家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大足区粮油播种面积力争达到7万公顷,产量45万吨,重点培育3.3万公顷优质粮油基地。二是打造蔬果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其中基地面积增至0.9万公顷;新建枇杷、葡萄、笋竹、冬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0.2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2010-2018年,山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共涉及8市24县区67个乡镇的744个村,共119个项目区。经过9年实施,累计坡改梯面积53 711.3 hm^2,修筑生产道路656.05 km。通过治理,项目区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340.21万t,增加水源涵蓄能力861.99万m^3,增产粮食12 326.74万kg,人均增加粮食535 kg。在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强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加快乡村振兴、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介绍了项目实施成效、主要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GlobeLand30数据的中国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1世纪初期,中国耕地与粮食产量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为了解21世纪初期中国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响应,该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30 m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 Land30),借助统计分析手段对2000-2010年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和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的依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研究时段内,耕地与林地、草地和人工表面之间的转换最多,耕地变化的特点是"西增东减,总量减少",面积净减少了104.03万hm2,年均减少10.4万hm2。2)中国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北增南减,总量增加"。3)中国耕地分布的集中程度会影响粮食生产的集中程度,且粮食生产分布的集中程度普遍高于耕地。中国耕地分布重心和粮食生产分布重心的移动方向相反,耕地面积的分布表现出了"南退西移"的趋势,粮食生产的重心则是"北上东移",中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转变为"北粮南调"。4)全国有32.24%县(市)的粮食生产都表现出了对耕地数量的依赖,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部、长城沿线、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粮食生产对耕地变化敏感性高的地区,应该加强对耕地数量、质量的保护和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更要重视不敏感地区耕地地力的保护和单产水平的提高,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5个典型县区的有关数据,从退耕与林草建设的模式入手,利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山西省西山地区以林牧业发展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性等问题。结果认为,从整体上看,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过程可分为倒退式发展(2000—2003年)、明显加快发展(2003—2006年)和迅速发展(2006—2009年)3个时段。选定的典型县区总体情况表明,在区域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所增长,表明典型区域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和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趋势;从典型县区个案情况看,在某一定时段内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态势,也显示了该区后续产业存在严重的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稳定耕地数量、保障人均粮食拥有量是后续产业发展的根本,以及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演变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该文采用地区粮食优势度指数,实证了1994至2005年间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情况。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粮食优势省区有集中的趋势,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等省(市)的粮食生产优势度下降最为严重,辽宁和吉林两省上升最大;东部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粮食生产重心正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粮食生产优势的区域变动可以从种粮收益、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解释,东部地区虽然粮食收益较高,但是较小的规模、较高的劳力成本、以及经济作物的相对高收益都对粮食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粮食生产的逐步退出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田静儇  孙磊  于洪涛  毕诗婷  张泽钰  邰枫 《土壤》2017,49(3):635-640
2014年和2015年分别以尤金和克新13号脱毒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6万穴/hm~2、9万穴/hm~2、12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3个主茎/穴(2014年)以及6万穴/hm~2、8万穴/hm~2、10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2个主茎/穴(2015年)等处理,研究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及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播种穴数或单穴主茎数都将增加30~150 g的块茎产量,降低150 g以上的块茎产量。早熟品种尤金的种薯生产采用12万穴/hm~2、3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并于苗后60 d左右收获,可获得较高150 g以下块茎产量;商品薯生产采用6万穴/hm~2、3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可获得较高商品薯产量。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种薯生产采用8万穴/hm~2、2主茎/穴的播种方式,苗后80 d左右收获,可获得较高150 g以下块茎产量;商品薯生产采用6万穴/hm~2、2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可获得较高商品薯产量。  相似文献   

7.
岳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渔生产基地之一。本文在对全市所辖13个县区、场历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到2000年该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把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人畜机并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充分挖潜,不断提高效益,着眼增产增收,有选择地发展以农田作业为主体,加工、运输为两翼,防洪抗灾为前锋,具有湖区特色的农机化。具体指标是总产值过60850万元,年均递增6.42%;总动力达200×10~4kW,年均递增3.55%,油电比达1:0.9;机具比达1:4;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0%左右,农机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人。战略重点在地区上,是粮食集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蓄水、移民搬迁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将对库首地区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和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长期潜在影响。本研究对移民安置期间三峡库首地区秭归、兴山、巴东和夷陵等县区农田、果园和茶园3种利用方式的85个样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当地土地生产力和移民经济收入状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首地区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果园土壤其次,而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在蓄水和移民搬迁同时,当地加大农业投入,尤其是加大果园和茶园的肥料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受蓄水和移民搬迁影响,库首地区3县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有所降低,其中秭归县受到影响较大,但库首各县的粮食生产在三峡蓄水后总体保持稳定;库首地区各县,尤其是秭归县的柑橘和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逐年提高趋势,该地区的优势产业保持稳步发展,土地生产力未受到明显影响;柑橘经济效益显著高于茶园和农作物,移民安置期间,秭归、兴山县人均纯收入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库首地区农村的经济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从支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对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持续性进行了农田粮食单产、区域粮食总产量及区域粮食供需平衡3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持续性呈现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异性,从粮食单产水平的可持续,到粮食总产量水平的弱持续,再到粮食供需系统的不可持续;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田粮食单产持续性较高但区域粮食总产量持续性较差,西南地区农田粮食单产和区域粮食总产量均呈较弱持续性.因此对区域粮食生产持续性进行多层次综合分析,同时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是促进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非参数研究方法、参数研究方法和多阶段模型是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应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数据可得性等地域特点,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的生产效率和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情况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全县辖2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58万hm^2,其中水田5.77万hm^2.旱土0-81万hm^2。该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1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t以上.年均出12I商品粮30万t。198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1996年、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5度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同时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发展粮食产业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2.
许松林 《土壤学报》1987,24(4):392-394
宜昌地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跨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地,过渡性的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导致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化很大。在全区430万亩耕地中,严重缺锌土壤达2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8%,是粮食生产上新台阶的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宁夏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是确保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1985-2006年宁夏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宁夏粮食产区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增加,在空间上余粮区和重要余粮区仍分布在沿黄县市;粮食生产区域差异及与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减小,粮食生产均衡性增加;在空间上引黄灌区是宁夏粮食生产布局的重点区域,但正向中部地区扩展。水利工程及生态退耕和移民等工程的实施是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多措并举抓好粮食生产,预计全年完成粮食播栽总面积6.54万公顷、实现粮食总产48万吨,同比2019年增0.065万公顷、增1.01%,总产增0.35万吨、增0.73%,保持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态势。一是抢时抢晴做好水稻收获。进入8月以来,永川区4.03万公顷水稻陆续成熟。永川区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深入镇街指导农户及时收晒稻谷,每个镇街明确1~2名联络人员落实机具调度,投入联合收割机2 000余台(套)。永川区水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探索》2010,(6):F0003-F0003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万亩,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20万亩左右,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下辖12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4年、2006年、2007年、2Q08年先后四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9年又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粮食生产连续6年喜获丰收,总产达25亿斤。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的关键之年。2月下旬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三农"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全年发展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粮食:1100万吨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今年重庆市确定粮食生产目标继续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32个粮油生产重点区县建立万亩示范片260个左右,在9个乡镇、2个县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巩固4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从支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对红黄壤地我粮食生产持续性进行了农田粮食单产、区域粮食总产量及区域粮食供需平衡3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持续性呈现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异性,从粮暗水平的可持续,到粮食总产量水平的弱持续,再到粮食供需系统的不可持续;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田粮食单产持结尾一较高的区域粮食总产量持续性较差。西南地区农田粮食单产和区域粮食总产量均呈较弱持续性,因此对区域粮食生产持续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总面积14.24万hm2,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hm2,粮食总产量36.85万t。其中,水稻2.22万hm2,产量18.87万t;玉米1.23万hm2,产量8.15万t;红苕1.31万hm2,产量4.65万t;小麦0.58万hm2,产量1.70万t;其他1.43万hm2,产量3.48万t。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重庆市合川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重庆首批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基地县,年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市第一。2013年,合川始终将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72.35万吨、生猪出栏量120.65万头、水产品产量3.69万吨、蔬菜产量64.65万吨、水果产量17.3万吨。实现农  相似文献   

20.
粮田“双千工程”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种植比较效益,改善生产条件,有利于实现基地化,规范化生产,实于“节,打,蓄,引”工程,提高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