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种子安全贮藏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确保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贮藏期间使种子生理代谢和物质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种子的活力,贮藏条件,方法以及贮藏期间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质量,种子的安全贮藏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种子在延长贮藏期会出现退化。贮藏种子的退化率与贮藏条件,如温度、种子湿度和氧气有关。当温度和种子湿度增加时,种子就会加快退化。贮藏大气的氧气压力也影响种子寿命,但其效果是可变的,它与作物种类和贮藏条件有关。在需氧条件下,种子寿命的缩短与贮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子从收获到再播种,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时间。在贮藏期间,即使种子已处于休眠状态,也绝不会停止其生命活动,因此,为保证作物种子安全贮藏,应做到以下十个注意。1注意含水量高的种子不能入库在严寒低温的情况下,含水量高的作物种子最容易受冻害,最后丧失生活力。据试验,玉米含水量在28%时,在-11.8℃短时间冷冻,发芽率即严重下降;当气温下降到-28℃~-30℃时,就会全部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一定要把作物种子的含水量降低到安全水分的标准,这是安全贮藏种子最重要的一条。一般粮食作物种子…  相似文献   

4.
大豆虽然是豆类作物,但因其含有较高的油分和丰富的蛋白质,不仅与禾谷类作物种子有很大差别,而且也不同于一般豆类作物种子。在贮藏大豆种子时,除按一般种子贮藏保管外,还应分析其贮藏特点、质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安全贮藏的  相似文献   

5.
李静 《种子世界》2007,(7):35-35
1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 贮藏蛋白是种子的主要成分,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几乎所有作物种子贮藏蛋白都具有特异性,且容易分离和提取。此技术就是根据种子贮藏蛋白的这些特点利用电泳中谱带的多态性来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通常种子中所含蛋白质可分为4类,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每一类蛋白质的比例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水稻含有高水平的谷蛋白,  相似文献   

6.
浅谈种子安全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兴福  田小芸  路娟 《种子科技》2005,23(4):232-233
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贮藏条件的优劣和贮藏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质量.作物种子贮藏的目的是使所贮存的种子在尽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形态特征和较强的生活力,以确保种子的使用价值.种子贮藏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即贮藏前的准备工作和贮藏期间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东虎 《种子科技》2009,27(9):33-33
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贮藏条件的优劣和贮藏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质量.作物种子贮藏的目的是使所贮存的种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形态特征和较强的生活力,以确保种子的使用价值.因此,在储藏管理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黄鹂  潘筱凌 《种子》2008,27(5):86-87
农作物种子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其质量会有一定保证。为探讨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不同包装材料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影响,做以下试验,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期望能为正确选材包装贮藏粮油种子,保持种子的优良种性提供一点依据。试验结果为:塑料、铝铂、纸塑、编织袋四种包装材料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对粮油类种子的水分、发芽率变化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包装材料对不同种类作物种子水分、发芽率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小明  鲍根良  叶胜海  石春海 《种子》2002,(2):41-43,84
本文就近20年来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人工胚乳和种皮的制作、人工种子的包埋和贮藏,以及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水稻、棉花、甘薯等几种作物人工种子的基本制作流程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种比玉米包衣种子贮藏后生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包衣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中草药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在防病抗虫、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包衣种子在销售季节未能售完,将面临贮藏的问题,为了探讨包衣对种子贮藏的影响,本试验对玉米种子应用不同药种比的种衣剂包衣,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种子贮藏试验,以观察种子生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种子的重要品质之一,种子活力与作物的多种优良特性均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和标准较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综述了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为高活力新品种选育、种子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壳斗科几种种子脱水和低温敏感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霞  林坚  景新明 《种子》2007,26(3):10-13
以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夏栎、槲栎、锐齿槲栎和青冈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对脱水和低温的敏感性程度来判断种子的贮藏习性。将整粒种子置于室内通风处,进行自然风干,以种子的半致死含水量(LMC50)的高低来判断其脱水敏感性程度。将种子用编织袋包装后直接贮藏于-5℃,定期取出种子检测其活力,以种子活力来判断其低温敏感性。实验表明:所选几种种子均对脱水和低温敏感,属顽拗性种子。文中还尝试了开放贮藏、半密闭贮藏和密闭贮藏对种子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贮藏需要保持湿度并保证一定的氧气供应(半密闭),而且需要控制适当的低温。5℃的低温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而不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可以尝试更低的温度进行种子贮藏。种子的贮藏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的种子贮藏蛋白分离与品种鉴定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小麦,水稻,燕麦等作物贮藏蛋白分离与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棉花种子的选留与贮藏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局种子公司赵禹,康昧爽,王凤芹棉花是双子叶作物,顶土能力差,种子质量是一播保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础。狭义讲,种子质量通常指种子的健壮度,一般以种子的发芽力和发芽率表示。实践证明,播种当年的种子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种子本...  相似文献   

15.
甘南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其中杂交水稻、玉米和大豆是种植最多的作物,这些作物的种子在实际存储时由于自身特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贮藏方式。基于此,对杂交水稻、玉米和大豆种子的贮藏管理技术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影响花生安全贮藏的因素及简易贮藏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种子安全贮藏的目的即是保持花生荚果的品质和种子生活力,影响其安全贮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花生种子安全贮藏措施,有效保证了花生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1影响因素花生种子安全贮藏的目的即是保持花生荚果的品质和种子生活力,影响其安全贮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花生种子安全贮藏措施,有效保证了花生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1影响因素1.1水分花生荚果含水量的高低是能否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安全含水量荚果应在10%以下,种子在8%以下。如种子内含水量增高,一是…  相似文献   

17.
戴雄泽  倪向江  刘荣云 《种子》2001,(6):24-25,27
本文以湘研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室温贮藏、低温贮藏和室温干燥贮藏方法贮藏辣椒种子,分别在不同的贮藏年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出苗指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贮藏效果与成本。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能安全、低成本贮藏辣椒种子4年,是南方高温、潮湿环境条件下有效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存信 《种子》1990,(2):52-52
谷子种子贮藏时,除按一般种子贮藏保管方法严格执行外,还应系统分析其贮藏特点和质变规律,采取针对性的综合贮藏措施,才能达到安全贮藏目的.一、贮藏特点:谷子种子的贮藏特点,是其本身的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及所含化学成分决定的,其主要贮藏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种子安全贮藏的主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产祥 《种子科技》2008,26(5):54-55
种子安全贮藏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个主要环节,为确保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贮藏期应使种子生理代谢和物质消耗降到最低,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种子的活力。贮藏条件、方法以及贮藏期间的管理都直接影响着种子质量,要做到安全贮藏,应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掌握以下相关环节。  相似文献   

20.
利用IBPGR的"双15"(温度15℃、相对温度15%)干燥葙,将水稻、花生、小麦、兰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双15"干燥处理,分别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149个月后检测,水稻含水量均比干燥前降低38.2%,发芽率保持在84%~96%,年降速率0.247%;未经"双15"处理进入同样低温干燥库贮藏的稻种最高年降速率3.05%;兰豆、小麦、绿豆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4.67%、44.0%,发芽率为74%~93%,年降速率0.467%;花生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1.5%、44.6%,发芽率为73%~92%,年降速率0.133%.作物种子含水量、发芽率的年降速率不同,豆类较大,水稻次之,花生较小,其下降值介于0.242%~0.54%和0.133%~0.467%之间.作物种子贮藏年限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相关.表明作物种子资源用"双15"干燥处理后再低温贮藏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