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焕能  董斌兴 《林业科学》1989,25(2):190-192
本文通过建立林火控制指标,分析和研究影响林火控制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评价林火控制能力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网络化前后的林火控制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评价。一、林火控制指标目前世界各国衡量森林火灾指标有以下几个:一是森林火灾发生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土地上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次/万公顷·年);二是森林燃烧率(单位时间某地区烧掉的森林面积与该地区森林总面积之比);三是以年平均每次火灾所烧掉的森林面积作为森林火灾控制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反映每次火灾面积大小,同时反映森林火灾次数的多少。因此,我们称其为林火控制综合指标,它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对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沙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沙县"十一五"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统计数据,从地域、时间、火因和肇事者等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可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较轻灾区、轻灾区和无灾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防火期内,其中春防期明显多于冬防期,2月或3月为高发期,一天中的起火高峰在10:00—18:00;森林火灾发生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森林火灾的肇事者老人最多,占30.6%。通过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为长沙县"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火灾防控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森林火灾是公认的"森林三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破坏性大,扑救难度大的特点,使其成为"森林三害"之首。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防止新疆天山西部林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预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针对上述林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各种可能性,应采取以下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丹东市振安区"十二五"期间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地域分布、季节变化、起火时间、火灾起因四方面进行丹东市振安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丹东市振安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62次,受灾森林面积50.7hm2;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将丹东市振安区划分为森林火灾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三类区域;主要发生季节在春季防火期内,4月为高发期;起火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4:00,占69.75%;主要起火原因为清明节上坟用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我省森林防火成绩较大,森林火灾平均受害率0.103‰,远远低于全国4‰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要看到过去几年森林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森林防火形势比较严峻.一是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二是火源管理难度大,三是森林防火范围不断扩大,四是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频繁发生,使民生经济遭受严重危害。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省域内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空间建模,探究随机森林模型在拟合、解释交界域火灾风险方面的优势,并与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因子对比,为进一步评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基于安徽省2002—2011年火灾历史数据,采用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月均火灾密度作为因变量。使用特征选择方法得到模型内不同自变量的贡献度、统计特征以及内部模型的平均表现,选择出进入最后模型中的自变量;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进行解释,分析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的重要因子。【结果】关键自变量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以及海拔;对森林火灾风险则为: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人口密度以及海拔;经过训练与计算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在5个子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表现基本一致,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可见随机森林模型对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此外,随机森林模型在总体数据集上进行了拟合,得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7,森林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6,表明了随机森林模型具备极强的火灾风险拟合性能。【结论】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的最重要自变量是道路和铁路线密度,而对森林火灾则是月均最高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人类活动因素密切相关。随机森林算法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都能表现出稳健的和非常准确的拟合能力,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火灾造成森林资源损失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火灾烧死木清理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火灾烧死木清理及火烧迹地恢复更新提出建议;文章还分析了森林火灾对冻土及森林演替的影响;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并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阖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浙江省1988 ~ 2002年的森林火灾报表和1991年以来的森林火灾档案表整理分析预测浙江省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趋势:一是浙江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二是森林火灾的火源从生产性火源逐渐转向非生产性火源;三是肇事者趋向老龄化;四是林区内可燃物积累丰厚,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趋势在增加;五是气候异常,森林火灾多发概率在增大.针对浙江省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提出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的特点,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实际,重点从落实责任、火源管理、宣传教育"、双案"落实、航空护林等方面分析了取得连续50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森林火灾发生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火灾年鉴数据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借助时间序列、皮尔逊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1950—2017年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并建立了火灾导致伤亡人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灾面积、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及伤亡人数等5个参数随时间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2)1950年以来,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受灾森林面积及伤亡人数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3)1950—1987年期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生长季降水呈正相关,与非生长季降水则呈负相关;1988年以后,除5月和9月外,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降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4)1950—1987年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生长季末温度呈正相关;1988年以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前1年及当年生长季或生长季前的均温、最高温及最低温呈负相关。5)1950—1987年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前1年的PDSI呈正相关,并在6月、9月、11月和12月达到显著水平;1988年以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逐月PDSI呈负相关关系。可燃物数量及其含水率是决定林火发生的关键因子,特别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触发的"暖干旱"现象可能会改变传统认为的火灾-气候关系,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才能科学合理地做好林火预防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全省1989~2002年的森林火灾报表和1991年以来的森林火灾档案表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表明: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呈阶梯状下落式分布,且隔几年出现一个高峰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从10月开始逐渐增多,到2、3月进入高峰,4月以后火灾次数就明显降低,且森林火灾集中发生在1~4月;在一天中,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基本呈正态分布,森林火灾次数相对集中在9~19时,高峰期在10~15时;森林火灾基本上是人为火源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烧荒烧灰、炼山跑火、上坟烧纸及吸烟等;发生火灾的森林中,针叶林发生的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的肇事者向高龄化方向发展。预测我省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趋势:一是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森林火灾的火源将从生产性火源逐渐转向非生产性火源;三是肇事者趋向老龄化;四是林区内可燃物积累丰厚,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趋势在增加;五是气候异常,森林火灾多发概率在增大。针对我省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气候变化下如何加强森林火灾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事件增多,森林火灾次数和火灾造成的损失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阐述了当前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现状,对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目前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主要存在3个问题,最后提出从完善基础资料,关键因子选择,新技术引用,森林消防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建立综合的森林火险等级预警系统4个方面来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世界森林火灾状况综述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很深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几十万次,受灾面积达几百万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0.1%.进入80~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但森林火灾面积并未发生明显地变化,特别是90年代后期,火灾毁灭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  相似文献   

16.
曲靖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世昆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96-98,102
介绍曲靖市1987年以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日内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火源发生情况.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利用"3S"技术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建设防火隔离带;开展计划烧除;完善防火设施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火源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去年秋冬季以来,由于风干物燥,我区各地森林火灾案件频繁发生,给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特别是今年1月3日发生的玉林市兴业县“1·3”特大森林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严厉打击森林火灾肇事者,遏制我区森林火灾案件频发势头,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和自治区林业局、公安厅的有关指示精神,我区森林公安机关自2004年1月5日起至4月  相似文献   

18.
在预防森林火灾过程中,瞭望台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瞭望台是探测火情、火灾最为常用的一种设施。它能及时地发现森林火灾,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为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及时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起着重要的作用。瞭望台分为直梯式和座塔式两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按年际、季度、月份和行政区域分析了2010—2019年东北地区森林火灾总体趋势,揭示了东北地区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东北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处于较低水平,但重、特大森林火灾较多,森林火灾损失较大;(2)东北地区森林火灾以一般森林火灾为主,2014—2017年...  相似文献   

20.
健康 《广西林业》2006,(6):34-34
据统计,目前全区已组建村屯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21支共3929人.有力地增强了地方对森林火灾的扑救能力. 随着全区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森林消防日显重要.近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战的经验认为,大力组建村屯半专业消防队伍,是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目标的有效途径.其优势在:一是克服了专业森林消防队建队、养队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是村屯半专业森林消防队距离火场近,熟悉林区地形、道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火场开展扑救;再是克服了群众扑火不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