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灰飞虱、蓟马、瑞典蝇、蚜虫、耕葵粉蚧、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和杂草等。抓住关键期的防治技术,全面控制住这些危害,要把握以下几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灰飞虱、蓟马、瑞典蝇、蚜虫、耕葵粉蚧、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和杂草等。抓住关键期的防治技术,全面控制住这些危害,要把握以下几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受耕作制度、农田气候、虫源基数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病在我县有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成为我县水稻的突发性病害,是我县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给我县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1.危害症状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缩丛生,分蘖增多,心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在侵染循环中越冬寄主种类少,初侵染来源少,且地理分布不均匀,传病途径单一,侵染时间短.利用这些薄弱环节,调整作物和品种的生产布局,适时晚播,包括夏病秋治在内的及时防治灰飞虱,加强水肥管理,进行生态、农业和药剂防治,切断其侵染循环中的链条,就能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是严重危害玉米的暴发流行性病毒病害,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该病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以苗期受害最重,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菌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节间缩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多数不能抽穗结实.最近几年,由于气候因素、播期拖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防治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导致玉米粗缩病在辽东地区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成为玉米生产上主要病虫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现将其症状及防治介绍如下。1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  相似文献   

7.
宁夏南部山区苜蓿褐斑病田间发生及流行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不同地带、田块和不同的刈割期,针对目前宁夏南部山区栽植的国外引进品种、地方品种进行了褐斑病Pseudopeziaz medicaginis田间发生及流行动态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褐斑病的发生程度不同,18个调查品种中,加拿大DY和耐寒苜蓿发病重,其次是美国杂花苜蓿、WL323、中首1号,固原苜蓿发病最轻,但是不同品种上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是相同的;褐斑病的季节消长曲线呈“S”型,5月底、6月初为病害的始发期,7、8月为盛发期,9月进入衰退期,整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增长速度以8月上中旬最快,7月下旬和8月下旬次之,7、8月是褐斑病发展的关键期。刈割措施影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适时、合理应用刈割措施是延缓、减轻和控制褐斑病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3与2014年对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与华北地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紫花苜蓿病害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在东北地区共发现紫花苜蓿病害14种,其中黑龙江省12种,吉林省10种;在华北地区共发现紫花苜蓿病害17种,其中河北省10种,内蒙古自治区13种.东北地区在生产中易大面积发生且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为褐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匍柄霉叶斑病,霜霉病,镰刀菌根腐病,7-8月为病害高发期.华北地区各调查点病害种类差异较大,内蒙古自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为霜霉病,锈病,匍柄霉叶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发病高峰期为6-9月;河北省廊坊市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6种,分别为褐斑病,锈病,匍柄霉叶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木贼镰刀菌根腐病,炭疽病,发病高峰期为7-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4种,分别为霜霉病,褐斑病,锈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发病高峰期为6-10月.  相似文献   

9.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春天桑树发芽后开始发病,夏秋期高温季节发病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近年来该病在长江流域蚕区屡有发生,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元阳县蚕区桑树褐斑病发病严重,影响桑叶产量与质量,对当地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的情况,展开对桑树褐斑病的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技术介绍,以期为元阳县桑褐斑病防控提供指导参考。对桑树褐斑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规律与症状、发病因素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概述,对元阳县发病严重的桑园开展调查与发病原因分析。元阳县蚕区桑园地势低,通风差,栽植密度大,套种高杆作物玉米等,桑树长势弱,管理差的桑园褐斑病发病严重,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文献影响桑树褐斑病发病因素观点一致,即桑树品种、气候气象、桑园管理。通过在桑树褐斑病受灾严重区域建立长期有效预测预报工作,对元阳县蚕区防控中不足的地方,提出了提高蚕农防病意识、科学施肥、农药防治与物理机械防治结合等措施,以期对桑树褐斑病进行有效防控,促进蚕区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1年、2012年两年时间的田间调查和室内病原菌鉴定,明确了大庆地区紫花苜蓿病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目前,在生产中大面积发生且危害较重主要病害为花叶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和斑枯病;锈病、灰星病和轮纹病病害危害虽较轻,但流行的潜在危险较大,一旦外界条件成熟,可能会在本地区大范围内发生病害,也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新增的病害有苜蓿霉斑病(尾孢叶斑病)、苜蓿炭疽病、苜蓿轮斑病、苜蓿灰星病。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桑树褐斑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初,在考察安岳县桑树萎缩病发生情况的同时,在安岳县龙台镇发现了桑褐斑病的发生及危害,个别田块桑园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地块高达90%,造成桑叶大面积枯萎、黄落或整叶腐烂,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致使桑叶大幅度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我们发现该病在我省的南充、广元、绵阳、内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危害相当严重,了解该病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我省桑褐斑病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3.
7月3日.在玉米粗缩病包衣防治现场会的庆云县对照现场,山东省内外植保专家就锐胜种衣剂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效果向当地农民了解情况。经实用对照显示.锐胜种衣剂具有安全性高、杀虫谱宽、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等特点,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明显,还有很好的增强作物抗逆性和促进作物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春蚕期易发生的蚕病主要有脓病、僵病、蝇蛆病、虱螨病等。近年来,脓病、蝇蛆病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柞蚕空胴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国大部分柞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发病1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及作者多年生产经验,阐述了我国柞蚕空胴病研究进展、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目前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玉米干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等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节,山东省郯城县20余万亩“晚播玉米”喜获丰收,平均单产890公斤。郯城县今年实施玉米“避灾晚播”计划,强化“统一供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措施,避免了套播玉米因灰飞虱危害导致的减产,确保了秋粮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8.
<正>我县桑园近年桑虱发生较多,1958年全县曾有14个乡镇、86个村、211个组受害,发生面积达4101亩,占桑园总面积的8%左右,个别田块危害严重。为此,我站在对其发  相似文献   

19.
杨召林 《北方蚕业》2001,22(1):31-31
桑白蚧,别名桑盾蚧,又叫桑介壳虫、黄点介壳虫、树虱,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来,桑白蚧在我镇部分桑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调查,一般发生轻的田块有虫株数在3%~5%左右,发生严重的田块有虫株数高达20%以上,对该虫的防治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势必给桑树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抓好该病春季防治,尤为重要。   1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于桑树的枝干上,以针刺口器插入皮内吸食汁液,危害桑树。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不见树皮,有时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粉状蜡质物,被害枝干发育受阻,树势生长受抑,以致整株逐渐枯死。   2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 ,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 ,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 ,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 褐斑病1 1 症状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 ,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 ,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 ,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 ,病情扩展迅速 ,病斑由褐变黑 ,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 ,病斑四周深褐色 ,中央褐色至浅褐色 ,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即病原分生孢子器 )。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 ,易破裂 ,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