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渔药残留1.概念渔药残留指水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渔药的原型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并包括与药物本体有关杂质在其组织、器官等蓄积、贮存或以其他方式保留的现象。目前水产品中主要有喹诺酮类、抗生素类、磺胺类和呋喃类以及某些激素等残留。  相似文献   

2.
关于无公害渔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无公害渔药产生的背景近20年来,我国水产生产完成了从“捕捞增长型”到“养殖增长型”的转变,但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和养殖自身有机污染的不断积累,加上种苗流通及水产品贸易带来病原的扩散,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养殖者们为了控制水产动物病害的蔓延,为了挽回因病害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投入了较多的抗生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投入了较多的消毒剂。由于我国渔药的发展历史较短,大部分渔药是由兽药或者人药移植来的,缺乏对其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人们对渔药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上海市场销售鳜(Siniperca chuatsi)渔药残留现状,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对上海市批发市场销售的72份鳜肌肉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孔雀石绿(MG)、硝基呋喃(NFs)、喹诺酮(4-Qs)以及亚甲基蓝(MB)四大类共10种药物。结果显示: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以及呋喃唑酮、呋喃它酮无检出,呋喃西林、呋喃妥因检出样占样本量的50%,喹诺酮类占76.39%,亚甲基蓝占15.3%;呋喃西林的检出浓度为(0.49±0.03)μg/kg、呋喃妥因(3.51±2.27)μg/kg,诺氟沙星(25.52±10.36)μg/kg、环丙沙星(20.98±6.85)μg/kg、恩诺沙星(27.95±4.17)μg/kg、亚甲基蓝(120±14)μg/kg;呋喃唑酮类主要集中在10月份到次年4月份之间,喹诺酮类与亚甲基蓝则主要集中在4月份到10月份之间,环丙沙星全年可检出。结果表明:市售鳜肌肉中仍有部分禁用药物和限用渔药的残留,且不同药物残留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现将农业部发布的(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禁用渔药名单摘要通报如下: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渔药。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而又难以修复的渔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菌素,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渔药的主要或将要成分,禁用渔药名单见附表。 药物名称 别 名 药物名称 别名 地虫硫磷 大风雷 六六六 —— 林丹 丙体六六六 毒杀芬 氯化茨烯 滴滴涕 —— 甘汞 —— 硝酸亚汞 —— 呋喃丹 克百威、大扶农 醋酸汞 —— 杀虫脒 克死螨 双甲脒 二甲苯胺脒 氟氯氰菊酯 保好江乌…  相似文献   

5.
渔药是指专用于渔业方面有助于水生动植物健康生长的药物,主要限于增养殖业.在我国,渔药包括微生物类药物、杀虫驱虫类药物、消毒类药物、中草药制剂、调节水生动物代谢或生长的药物、环境改良剂、水产疫苗等七大类.  相似文献   

6.
渔药残留是指水产品在养殖和加工过程中,为防病、治病和其他目的而使用的渔药在生物体和产品内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形成的残留。常见的渔药残留有抗微生物类药物残留、驱杀虫类渔药残留和激素残留等。水产品中的禁用渔药残留对食用者可产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因此各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加强对渔药的监管,规范渔药的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渔药残留的产生分析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执行休药期的规定。渔用药物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出现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为药物的种类、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屡屡发生渔药残留超标事件,从2002年的氯霉素、磺胺嘧啶事件,到2003年和2004年恩诺沙星事件,到2005年的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事件,再到2006年的硫丹、结晶紫事件,最后到去年的喹诺酮事件。这些渔药残留限量超标事件已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和国外市场,也从而大大削弱了我国水产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渔药残留超标带来的这些后果已经引起了水产加工企业和相关执法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鱼病问题,为控制鱼病的发生以及治疗,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渔药。鉴于渔药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及价格适中等特点,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渔药仍是控制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首选。但是,渔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近几年先后出现的氯霉素、呋喃唑酮、孔雀石绿等涉及到渔药使用安全的事件是长期不科学使用渔药所引起的矛盾的集中暴发。农业部193号公告明令禁止使用21类40余种兽药及  相似文献   

9.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4,(10):58-59
本以为从2005年实行GMP认证以后,渔药生产企业会彻底洗牌,没想到原本只做畜禽类兽药的企业名正言顺地大举进军渔药行业,冲击专业渔药生产企业,结果使抗生素、抗菌药、中草药、保健品为主的水产用内服产品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渔药的安全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养殖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换,为了提高产量,在水产养殖中大量使用饵料,导致了爆发性鱼病的泛滥,渔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就目前渔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使用现状,提出了无公害渔药的概念,强调了渔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使用原则和渔药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将目前使用的渔药按来源分为了生物源、矿物源、有机合成渔药,列举了目前受到禁用的渔药,根据无公害渔药安全、高效、经济、方便等特点,提出了几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无公害渔药,包括被称为祖国医学瑰宝的中草药,目前正大量推广使用的新型保健渔药微生态制剂和对某些鱼病具有特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同时检测养殖海水中1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海水经酸化处理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目标化合物,通过对比水样在不同上样pH、淋洗液与洗脱液等条件下的回收率,以此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收集到的洗脱液经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定容至1 ml,待测。色谱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所有药物经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在LC-MS/MS正离子模式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7种化合物可以在10 min中内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范围为1–2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在2–10 ng/L范围内,定量限均在5–20 ng/L范围内。以空白海水为基质,在20、100、200 ng/L三个不同添加水平下采用内标法定量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1.3%–125.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4%–12.27% (n=5)。采用该方法对黄海灵山湾近岸4个养殖场进行海水采集并检测,共检测出4种喹诺酮类药物,分别是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其中,恩诺沙星浓度最高。研究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适用于养殖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抗菌素为主的药物防治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病害治疗的重要措施,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上的应用尤为广泛。由于水产用药仍存在盲目性,故对药物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方面的应用和药物代谢研究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紫外发光二极管在水产养殖杀菌消毒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200~400 nm)半导体固态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快速开启、体积轻便等特点.随着UV-LED性能的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紫外汞光源.介绍了紫外发光二极管UVC段(UVC-LED,200~280 nm)技术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提升的路线,比较了国内外UVC-LED水产领域研究成...  相似文献   

14.
封琦  孟娜  赵言世  胡春风  亓鲁  朱善元 《水产学报》2019,43(4):1201-1208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渔药安全问题备受重视。为积极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采用银杏叶提取物和硝酸银反应合成纳米银材料,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全波段扫描、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表征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水产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测试对象,采用杯碟法、常量肉汤稀释法以及抑菌动力学实验测定合成的纳米银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在波长450 nm处有纳米银等离子共振体形成的吸收峰;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银颗粒平均直径小于10 nm;X射线衍射图谱验证了金属银的生成;本研究所合成的纳米银材料对4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研究表明,采用银杏叶绿色合成纳米银,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在水产病害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刺参一种囊膜病毒的分离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发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组织提取液。观察发现,提取液中存在大量病毒样粒子,该病毒粒子近似球形,具有囊膜。囊膜内可见高电子密度的核心结构。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为80~100nm,囊膜厚6~10nm,核心结构直径35-45nm,呈六边形。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对刺参的触手顶部、触手臂、疣足、呼吸树、背肠血管、肠等组织的病毒感染状况进行观察,发现该种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所检测各组织内。感染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大量细胞器崩解形成空泡结构,并出现“髓袢样”结构等病理变化。根据观测结果,该病毒是一种无包涵体病毒。  相似文献   

16.
药物防治的临床药理学与水产药物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阐述了影响水产养殖中药物防治效果的临床药理学的几个重要参数和水产药物学在药物制剂、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的检测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给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正确用药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检测曾投放过孔雀石绿(MG)养殖池塘中水样MG和隐性孔雀石绿(LMG)含量,并以此数据为基础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LMG养殖水体中生长的罗非鱼(Tilapia)和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肌肉中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所选取的5个池塘中LMG平均含量为30.32 ng/mL,6个月前使用过孔雀石绿的5个鱼塘的养殖水体中仍有一定量LMG残留。室内模拟实验显示:在LMG初始浓度为1.00 ng/mL的养殖水体中,LMG在罗非鱼和淡水白鲳肌肉中积累浓度分别高达60.0 ng/g和70.8 ng/g;罗非鱼肌肉中脂肪含量为0.53%,淡水白鲳为0.75%,说明脂肪含量高的淡水白鲳更容易积累LMG。同时发现,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积累LMG浓度与水体中LMG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水产养殖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认可。本文简单介绍了全球水产养殖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理念发展进程,重点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管理涉及的六大步骤,介绍了水产养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氮素污染日益突出,硝化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淡水养殖环境中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作用机理、厌氧氨氧化过程和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1)淡水养殖水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淡水养殖环境氨氧化微生物及其他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物的过程与机理;(3)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如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各个过程,构建相关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模型,为完善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氮素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暗纹东方鲀TTX的微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快速、微量检测河毒素方法。使用WaterspicoTagTMFAA色谱柱;以5%乙腈中含0.005N三氟乙酸和0.005N乙酸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10nm。该方法在25ng/ml~300ng/ml线性范围内峰面积响应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最低检测线为1ng。该方法可简便、快速、微量、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河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