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用蜂窝煤灰渣对土壤磷形态和铅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在铅污染土壤中加入蜂窝煤灰渣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铅有效性的关系。设置加铅(500 mg/kg)和不加铅土壤,并施用水溶性磷肥[n(P)∶n(Pb)=4]及灰渣(20 g/kg),种植黑麦草,植物收获后测定土壤Olsen-P、Ca2-P和Ca8-P含量。结果表明,加入灰渣可增加土壤Olsen-P和Ca8-P含量;未施用磷肥条件下,加入灰渣可增加土壤Ca2-P含量,施用磷肥后再加入灰渣,Ca2-P含量显著降低(P0.05);Ca2-P、Ca2-P+Ca8-P和Olsen-P含量均与土壤DTPA-Pb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以Ca2-P与DTPA-Pb的相关性最强(P0.01)。可见,铅污染土壤中施用蜂窝煤灰渣可增加土壤磷有效性,稳定Ca2-P水平,降低土壤铅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洗涤蜂窝煤灰渣对污染土壤中铅的稳定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窝煤灰渣具有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作用,但可增大土壤pH和电导率(EC)。将蜂窝煤灰渣经过水洗和稀盐酸酸洗后加入铅污染土壤(1000mg·kg-1Pb),研究了不同处理灰渣对铅有效性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渣经水洗和酸洗后,其pH(分别下降1.94、3.70)和电导率(0.785、0.890mS·cm-1)明显下降,重金属有效性和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水洗和酸洗灰渣加入土壤后,土壤磷有效性有一定的上升。污染土壤在未加磷条件下加入原灰渣、水洗灰渣和酸洗灰渣后,DTPA-Pb含量分别下降67.2、195、117mg·kg-1,加磷情况下加入这3种灰渣土壤DTPA-Pb含量分别降低102、91.8、86.8mg·kg-1,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连续提取的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土壤铅形态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叶菜系统Cd迁移累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筛选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有效降低叶菜吸收镉的改良剂及用量,采用镉污染菜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石灰、泥炭和碱渣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物量、镉吸收量,土壤pH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与不施改良剂的处理相比,石灰、泥炭显著抑制小白菜对镉的吸收,地上部镉含量与石灰和泥炭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8、-0.785,P<0.05),碱渣对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根系镉含量;改良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但对DTPA-Cd影响不同,石灰显著降低DTPA-Cd,泥炭、碱渣均有增加DTPA-Cd含量的趋势;泥炭对土壤-小白菜系统Cd迁移的调控效果最佳,其最佳用量为20 g·kg-1土,石灰次之,碱渣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武汉市城郊黄陂熟地蔬菜基地典型潮土进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氮镉交互作用下1 kg土分别施入石灰1、2、4 g对白菜物理性状、品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用量为1 g/kg土时,白菜株高、单株质量、根长、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石灰处理(对照)(P0.05),白菜硝酸盐、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较明显高于对照,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白菜—土壤系统内氮镉交互作用下施入石灰,能有效降低白菜镉与硝酸盐的累积量,改善白菜品质,有效提高部分土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施加石灰降低不同母质土壤中镉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土壤施加石灰后对镉的形态转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pH>7.5时94%以上的水溶态镉进入土壤中;交换态镉在pH<5.5时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有机结合态镉在pH<5.5时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残留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7.5时镉主要以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形式存在,pH7.5时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的含量在旱地黄筋泥、水田黄筋泥、旱地红砂土、水田红砂土中分别高达94%,85%,77%,59%,其是导致镉毒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几种改良剂对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改良剂(自制有机肥、泥炭、钢渣)2个用量(1000.00mg/kg和3000.00mg/kg)对修复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效果,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高用量有机肥和高用量泥炭处理水稻的经济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仅高用量有机肥、高用量钢渣及低用量泥炭处理的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②两种用量的钢渣、低用最有机肥和低用量泥炭处理后精米中砷镉铅含量均低于中国无公害大米标准.③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的提高分别是收获后水稻精米中Pb、Cd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在低浓度镉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量石灰以及石灰与镁、硅配合施用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寻求降低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有效实用技术措施。【方法】本研究分室内小量土壤(10g)培养试验和模拟田间的较大量土壤(1.5kg)网室培养试验,试验设置对照、4个石灰用量、4个石灰用量加镁和4个石灰用量加硅,共13个处理6次重复,淹水培养60d(室内)和120d(网室)并定期测定土壤pH和有效镉的变化规律。【结果】淹水后所有处理的土壤pH都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向中性趋近,初始pH越高的处理其最终pH降幅也越大。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变化与土壤pH呈负相关。所有处理土壤有效的含量都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不同物料和组合对土壤有效镉含量的降低效果依次为石灰+Si石灰+Mg石灰,高量石灰处理明显优于低量石灰处理,石灰配施镁或硅能进一步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结论】施用石灰能有效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在石灰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硅或镁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磷和铅在潮土中有效性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为加入500mg.kg-1水溶铅的土壤中分别加入Ca(H2PO4)2.H2O和KH2PO4[n(P)∶n(Pb)=1.95∶1],在30d内的不同时间采样,测定土壤磷有效性(Olsen-P)和铅有效性(DTPA-Pb)。结果表明,KH2PO4处理在1~4d土壤磷有效性略高于Ca(H2PO4)2.H2O处理,此后二者磷有效性差异较小;土壤磷有效性在1~18d内快速下降,此后磷有效性下降变缓。在1~4和24~30d,Ca(H2PO4)2.H2O处理铅有效性高于KH2PO4处理,其余时间二者铅有效性差异不大;铅有效性的快速下降主要发生在1~4d,此后下降较慢。数据分析表明,土壤b(Olsen-P)下降量与b(DTPA-Pb)下降量比值为0.893~10.9。加铅土壤中施入Ca(H2PO4)2.H2O后分别保持15%、30%和45%土壤质量含水量,10d后各处理土壤铅有效性差异不显著(P>0.5),而土壤磷有效性依次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铅污染土壤中施入水溶性磷酸盐后磷或铅有效性的下降均仅是另一元素有效性下降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商品名:农大夫-地保2号,又名土壤还原素)对两种污染土壤(潮泥田和红黄泥)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显著提高潮泥田和红黄泥的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及水稻糙米Cd、Pb含量.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8 g/kg时,两种土壤的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H-0).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4 g/kg时,潮泥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低于对照30.8%(P<0.05);当其施用量增至8 g/kg时,土壤有效态Pb含量比对照降低21.9%(P<0.05),同时水稻糙米Cd、Pb含量比对照降低18.4%(P<0.05)和20.3%(P<0.05).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8 g/kg时,红黄泥土壤有效态Cd、Pb分别低于对照30.7%(P<0.05)和24.4%(P<0.05),而其水稻糙米Cd、Pb含量在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为4 g/kg时降幅达22.8%(P<0.05)和24.2%(P<0.05).综合分析认为,施土壤改良剂能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上水稻糙米的Cd、Pb累积,其效果与土壤改良剂用量、土壤pH值及土壤Cd、Pb含量有关,可能对酸性土壤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续断菊与玉米间作对作物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50、100、200 mg· 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和玉米间作条件下两种植物镉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续断菊和玉米相比,间作使续断菊生物量提高了4.8%~64.9%,玉米生物量提高了4%~33%,间作续断菊体内镉含量较单作提高了31.4%~79.7%(100 mg· kg-1镉处理除外).与单作相比,在土壤镉含量为50~200 mg· kg-1内,间作使玉米体内镉含量降低了18.9%~49.6%.单作时,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都与土壤可溶态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和0.976;间作条件下,玉米根、茎、叶中镉含量均与土壤可溶态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0.959和0.977.除对照外,间作使玉米镉有效转运系数降低,三个镉浓度下分别比单作降低了21%、71%和25%不论是单作还是间作,续断菊镉转运系数都高于玉米.研究结果表明,续断菊和玉米间作促进了续断菊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积累,同时抑制了玉米体内镉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