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2012年9月中旬后期,盐都区水稻田部分田块褐飞虱虫量急骤上升,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掌握高密度虫口下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技术,筛选出合理的防治药剂,我们进行了几种药剂的防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笼罩饲养法观察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两种同属近似种伪褐飞虱(N. muiri China)和拟褐飞虱\[N. bakeri (Muir)\]在水稻、游草\[Leersia hexandra (李氏禾)\]、秕谷草(L. sayanuka)等禾本科常见作物或杂草上的成虫繁殖力、卵和若虫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伪褐飞虱、拟褐飞虱的适宜寄主不同于褐飞虱,前两者为游草和秕谷草,褐飞虱则为水稻。水稻上的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但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0.2和0.02,不能持续繁衍。3种褐飞虱的繁衍能力有明显差别,褐飞虱明显高于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三者的最高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水稻上褐飞虱的333.82、秕谷草上伪褐飞虱的82.06和游草上拟褐飞虱的39.28。 相似文献
4.
阿克泰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褐飞虱具有特效。试验结果表明,25%阿克泰对褐飞虱的有效控制剂量为每667m^2~3g,褐飞虱发生量较大的年份每667m^2宜用3g。 相似文献
5.
6.
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褐飞虱大发生的2007年单季稻期间,以TN1作为感虫对照,在浙江省金华市评价了48份水稻品种(组合)的田间成株期抗性表现。结果表明,16个品种(组合)表现为田间成株期感虫,其他32个品种(组合)具有中抗以上水平,其中丙04-123、Ⅱ优845、宜香845、中组14、嘉兴优04-1和IR36等品种(组合)达高抗水平。在持久抗性方面,除高抗品种外,秀水09、新嘉优99、嘉优22-5、秀优0969、宁04-81、丙04-103、丙04-08、丙04-123、R4101、丙04-132、丙05-129、丙05-227、浙粳23和浙粳22等品种(组合)具持抗性。试验表明,成株期田间褐飞虱抗性评价对生产实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体内几种酶及水稻受褐飞虱为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褐飞虱5龄若虫在不同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的水稻上短期取食(取食1 h)和长期取食(3龄若虫取食至5龄,约7 d),然后测定其体内代谢酶、保护酶的变化。褐飞虱取食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后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论是短期取食还是长期取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未施用除草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稻乐思、苯达松低剂量、丁草胺高剂量处理短期取食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所有处理长期取食明显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除了稻乐思300 mL/hm2和苯达松1500 mL/hm2处理短期取食低于对照外(但没有达显著差异),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褐飞虱在除草剂处理的水稻上蜜露排泄量显著增加,水稻受害程度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加重。除草剂处理后的水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而蔗糖含量下降,由此表明除草剂施用后对水稻和褐飞虱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某些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遗传研究,发现了以往尚未鉴定过的抗性基因。等位性测验表明,泰国品种‘Col 5’和‘Col 11’以及缅甸品种‘Chin‘Saba’的抗性是由一对和隐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8(t),斯里兰卡品种‘Balamawee’,Kaharamana’和‘Pokkali’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9(t)。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当年采自田间的褐飞虱种群与上一年虫源在室内越冬繁殖种群对不同抗虫品种的致害性差异。结果表明室内越冬种群和田间种群对水稻苗期的致害性相同,均表现为明显的生物型2特性。高龄若虫对不同抗性品种TN1、IR26和ASD7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均以ASD7的最低。室内种群在3个品种上的若虫历期均比田间种群短2~3 d,但同一种群在不同品种之间的若虫期存活率和历期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稻田常用杀菌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种杀菌剂5种浓度对褐飞虱2、3龄若虫的直接杀伤作用和毒力大小。杀伤试验结果表明,异稻瘟净即使在1/4倍常规推荐浓度(43.75 mL/667 m2)下,对褐飞虱2、3龄若虫杀伤作用也很明显。甲基立枯磷除1/4倍常规浓度(25 mL/667 m2)下对褐飞虱2、3龄若虫杀伤作用不明显外,在50、100、200、400 mL/667 m2的浓度下,于第3天开始均有显著的杀伤作用。4倍常规推荐浓度的叶枯灵(600 g/667 m2)、井岗霉素(500 mL/667 m2)、三环唑(400 g/667 m2)、叶青双(400 g/667 m2)对褐飞虱的2、3龄若虫的杀伤在第1天很小,在第3、5、7天与对照差异显著,其它各浓度均无明显杀伤作用,但百菌清、多菌灵各浓度对褐飞虱杀伤作用不明显。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异稻瘟净对褐飞虱2、3龄若虫的毒力回归式为Y=-3.7124+3.3248X(r=0.9742*),致死浓度LC50=417.28 mg/kg。 相似文献
12.
13.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棉盲蝽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棉盲蝽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DG)按照75 g·hm-2(有效成分)、20%呋虫胺可溶粒剂(SG)按照60 g·hm-2和40%稻丰散·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EC)按照450 g·hm-2使用后,综合防效较好,不仅速效性快,而且持效期较长,优于常用杀虫剂97%乙酰甲胺磷WDG、45%马拉硫磷E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由于50%氟啶虫胺腈WDG、20%呋虫胺SG和40%稻丰散·高效氯氟氰菊酯EC均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对环境影响小,可作为综合防治棉盲蝽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15.
用Weibull函数为骨架,组建了褐飞虱成虫的具有年龄特征的存活率和生殖率模型。经检验,适合性显著。褐飞虱的雌成虫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期望寿命缩短,但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间的差异不大。生殖量在26℃左右时及抽穗期较大。尽管在温度较高时存活率低,产卵量小,但由于生殖高峰提前出现,就使得实际种群增长率仍较高。从而认为加入各种参数的年龄特征,比只考虑其总量特征,在组建害虫种群预测和管理系统模型时,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施用不同药剂配方防治水稻插秧田杂草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药剂和对照药剂对水稻生产安全、无药害表现,对稗草、泽泻、狼巴草、慈菇防效在91.1%~100%,增产12.07%~15.17%,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剂型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剂型毒死蜱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40%毒死蜱EC、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三个处理对褐飞虱的校正防效在89%以上;药后7d和14d各处理间田间褐飞虱虫量无显著差异,药后7d各处理校正防效均在93%以上,但药后14d,40%毒死蜱EC、5%毒死蜱GR和25%噻嗪酮WP处理的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明显高于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处理。40%毒死蜱EC、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对褐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且药效稳定;在水稻生长后期和缺水情况下使用5%毒死蜱GR可提高防效。所以,不同剂型毒死蜱均是防治褐飞虱的理想药剂,可与噻嗪酮交替轮换使用,以减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除草药剂搭配使用,对稻田难治杂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瑞飞特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非靶标杂草总体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均为100%,施用阿罗津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杂草发生,可见,50%瑞飞特与威农或吡嘧磺隆搭配二次灭草使用对杂草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