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铃虫是我区制约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多年来,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棉铃虫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虫棉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提出了适合我区的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我区棉铃虫防治,减少其对棉花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棉铃虫的严重发生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对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历经几年的研究,终于在棉铃虫的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一套较为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是制约棉花生长的最主要害虫之一。为确保棉花丰收并进一步防止棉铃虫的危害,采用有针对性的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便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新疆库尔勒针对棉铃虫的防治工作,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的思路,力求在防治棉铃虫的同时尽量维持生态的平衡。本文具体论述棉花棉铃虫防治措施,以保障库尔勒的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4.
李博  杨丽兰 《农村科技》2005,(12):21-21
喀什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棉铃虫防治是棉花生产的关键。该地区在棉铃虫的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坚决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虫情测报为依据,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辅助,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做到一代从严、二代控制、三代从宽的防治策略”,科学防治棉铃虫,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澧阳平原棉区近年来棉铃虫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重点介绍了综合防治棉铃虫的方法,认为棉铃虫防治必须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有机结合起来,以减少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我市棉花主要害虫,为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坚持以农业防治和生物农药防治为主,无公害防治棉铃虫已初见成效.1调整棉花种植结构,控制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7.
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重,是影响棉花增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障碍,我省棉花上的主要病虫是棉花枯黄萎病、棉蚜、棉铃虫等。由于在棉田内连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天敌减少,害虫发生加重,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费用加大,实行综合防治,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邓文智 《吉林农业》2015,(8):103-104
棉花生产上"三虫"危害会使棉花大面积减产,近年来兵团棉花生产的"三大害虫"中,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稍有减轻,而棉红蜘蛛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如何找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寻改进栽培措施、合理科学用药、保护利用天敌、综合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玉米诱集带上二代棉铃虫着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棉花同期播种的玉米诱集带可有效诱集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百株着卵量高于棉田62倍。在玉米上二代卵多集中于植株上部,且幼虫存活率相对低于棉田,便于集中防治,种植玉米诱集带是南疆棉花集中产区综合防治棉铃虫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棉田病虫为害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三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两病"(棉枯萎病、黄萎病)直接影响棉花产量.无害化防治与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地将棉田病虫害的种群数量稳定在经济阀值以下,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近些年来,由于棉花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大发生,严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使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本文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棉花害虫主要种类的发生情况为例来谈一下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 种类及发生特点1.1 棉蚜 每年可以发生20~30代,冬季以卵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德州市1997—2005年抗虫棉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抗虫棉对各代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防治压力仍然较大,其他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种群数量的消长主要受气候、虫源、食料、天敌、及防治状况等综合影响。防治策略上,对二代棉铃虫要适当施药防治,对三、四代棉铃虫应注重施药防治,重点保护棉花蕾铃;同时,注重对玉米、花生、大豆、辣椒及蔬菜田棉铃虫的防治,减轻棉田防治压力,全面压低棉铃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铃虫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的控害效果王厚振,董宝信,牟吉元,李照会(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济南250100)(山东农业大学)孙玉庭,董慈祥(临清市植保站)(菏泽地区植保站)棉铃虫(Heliothisa,miae,aHubner)是北方棉区棉花蕾铃期害虫...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我场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种植的棉花面积在0.53万公顷以上,由于受气候、环境及栽培等条件的影响,使棉铃虫危害棉花的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场的经济发展.2011年我场为打好虫口夺棉这一硬仗,在防治棉铃虫上早准备、齐动手,采取积极措施,抓好棉铃虫的生化防治工作.虽然2011年棉铃虫的发生量很大,但在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虫害并未对我场棉花造成大的损失,下面就我场棉铃虫的防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日前笔者随省“防治棉铃虫优化应用技术研究”课题验收专家,再次来到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夏津棉区采访。看到山东农业大学与夏津县联合制订并推广实施综合防治棉铃虫优化配套技术,取得初步成果,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危害。全县35万亩棉花因普遍推广综合防治技术,花蕾满枝,棉桃成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山东省“三○工程”棉花首席专家施培教授,现场察看了该县大面积连片种植的棉田后,感慨地说,在今年一些县棉田面积大滑坡的情况下,夏津县采取棉田保护政策,推广综合防治棉铃虫技术,仍能保持35亩的面积,而且棉花长势这样好,确实叫人很受鼓舞,搞好了,会为全国树立样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矮、密、早、膜、匀”栽培模式的应用推广 ,生态条件发生了改变 ,以往主要的棉花病虫害 :角斑病、地老虎、棉盲蝽等已下降为次要地位 ,而代之为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据调查 :随着棉田连作年数的增加 ,气候因子的变化 ,棉花土传病害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等病情指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棉花烂铃病逐渐突出 ;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呈混合发生为害的趋势。因此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日渐显得尤为重要。新疆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在实践中不乏综防失败的…  相似文献   

17.
在跟踪推广应用“六五”以来所形成的综防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关键技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组建综防技术体系。在1992、1993年棉铃虫猖獗发生的情况下,于河南省新乡棉花病虫害综防示范区0.67万hm#+2棉田上实施后,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这套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主要是:研究改进了棉铃虫中期预报方法;提出“一代监测、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铃”为主的防治策略;制定推广适用于不同世代、不同水肥条件的科学防治指标;协调应用多种配套措施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系统监测和治理害虫抗药性;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的抗病虫性;诱杀成虫;组建大面积综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Helicmpannmp)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1992年以前,辽河流域棉区棉铃虫百株卵量仅在10~20粒之间。1992年后,棉铃虫突然特大发生,百株卵量达100~300粒。1992年,辽宁省喀左县棉花损失4.6百万担,棉农直接经济损失3263万元。棉农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为了摸索棉铃虫大发生情况下的实用防治技术,1992~1997年,作者进行了系统研究。1诱杀成虫方法诱杀成虫是防治棉铃虫事半功倍、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辽河流域棉区,无霜期短,棉铃虫百株5粒的防治指标不能放宽。棉花品质和产量取决于“伏前桃”和“霜前花”的数量,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9.
花生田棉铃虫综合防治配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BT系列抗虫棉大面积的推广,曾猖獗危害棉花多年的棉铃虫己不再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但是其它寄生田棉铃虫隐患依然存在,而且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大面积播种花生的冀东农业产区,棉铃虫己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此,从花生田棉铃虫生活规律研究入手,通过几年的摸索,提出花生田棉铃虫综合防治配套措施,为以后农业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唐新燕 《农村科技》2014,(11):37-38
<正>巴楚县是产棉大县,棉铃虫是巴楚县棉花主要害虫,为有效防治棉铃虫,特设置了几种药剂防治棉铃虫对比试验,以筛选出对棉铃虫杀伤快、持效期长、防治效果理想的药剂品种,为今后棉铃虫防治提供依据。一、供试药剂来福灵、敌杀死、快杀灵、辛硫磷、功夫。二、试验设计试验地选在历年棉铃虫发生较重的巴楚县恰尔巴格乡5村1组,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棉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