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一、多福可乐微生态制剂的来源多福可乐复合微生态制剂是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产品,通过对池塘、水库、湖泊等不同的养殖水体土著微生物种群分布、作用机理研究,筛选出系列生物活性高、抗菌力强、发酵产量高的多种功能微生物菌种。  相似文献   

2.
取5000 mL灭菌后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于5000 mL高压灭菌的烧杯中,分为10组,分别为蛋白核小球藻组(C1)、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组(C2)、衣藻组(C3)、衣藻+大型溞组(C4)、隐藻组(C5)、隐藻+大型溞组(C6)、蛋白核小球藻+衣藻组(C7)、蛋白核小球藻+衣藻+大型溞组(C8)、衣藻+隐藻组(C9)、...  相似文献   

3.
喻雪均 《水产养殖》2010,31(11):40-40
<正>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硅藻)。在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夏秋两季由于气温的突变或人为管理不当,养殖水体易发生倒藻现象。处理不当会导致塘虾的缺氧、发病和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笔者结合一例脊尾白虾养殖池塘倒藻案例,将处置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9~10月,我们在武汉科洋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分别存初始条件相近的池塘围隔(围隔面积3.14米^2/隔)中施用碳铵+磷肥+粪肥、碳铵+磷肥、尿素+磷肥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每种肥料做三组重复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水体水质及鱼类增长的重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5.
施正学 《水产养殖》2012,33(6):35-36
水色是由水体中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的种类决定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决定水色的主要原因之一。藻类大量繁殖以致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称水华。出现水华,对养鱼来说具有双重性。这种水较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  相似文献   

6.
初春3月,江苏南北不同区域的虾蟹养殖户开始忙碌起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藻”。初春养殖水体生态的构建非常重要,藻相的培育尤为关键,其关系到水体中的溶氧、营养、pH及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近年来在江苏不同养殖区域的水质调控实战显示,养殖前期的水质调控主要集中在藻相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7.
长茎葡萄蕨藻又名海葡萄,绿色鱼子酱,国内未见人工养殖的报道。为探索长茎葡萄蕨藻在福建人工养殖的可行性,2011年5月,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越南购进长茎葡萄蕨藻体3千克,挑选500克健康藻体进行试养,经过二个月的养殖,藻体重量达到了3千克。现将试养情况进行初步总结,以便为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参考。1.设施准备准备养殖容器水族箱或长方形小水  相似文献   

8.
"精博活菌王"推出两年来,深得各养殖区不同养殖品种用户的好评。"精博活菌王"可使水体中的菌相与藻相达到和谐均衡,使水质快速达到"肥、活、嫩、爽"的状态,创造水产动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一、"精博活菌王"使用效果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有蓝藻、甲藻、硅藻、隐藻、绿藻、裸藻等,其中,蓝藻、甲藻水华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养殖水体富营养“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伟 《内陆水产》2001,26(3):32-33
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江河、海洋到湖泊、池塘均有发生。近年沿海频频爆发的“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对于水库、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其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 (总 N >0.2毫克 /升 )、磷 (总 P >0.01毫克 /升 )、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 (BoD5 >10毫克 /升 ),形成富营养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是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随着工业和农村的发展,养殖水体的富营养污染正日渐加速。水产…  相似文献   

11.
养鱼先养水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池塘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藻相与水色的调控成为养水的一个突破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将讨论如何进行藻相与水色的调控。一、藻相与水色的概念及其形成在养鱼的水体中,藻相与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变化引起的。水质的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阐述了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简单介绍了利用生物控制水体氨氮方法,并提出了菌藻联合调控新技术。一、水体的氮素循环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2014,(10):84-87
今天本人受《当代水产》杂志之邀,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对虾养殖中菌藻关系的话题。我不可能像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硕博专家那样专业,所以只能说说我在市场一线实践运用的一些经验与自己思考的一些原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对虾养殖水体中,浮游藻类是虾池中的主体饵料,其种类、密度对对虾池生态系统的维持起关键作用,与对虾生长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而弧菌又是对虾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发病频繁,传播速度快,给养虾业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维持良好的水色、培养优良浮游微藻、减少弧菌疾病的发生一直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2]。广东珠海是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场地,本文通过对广东中山阜沙、  相似文献   

15.
在对虾养殖中常遇到杂藻繁生,危害很大,在养虾前期,肥水阶段,池中常生长丝状的绿色的藻类,似絮状棉花,这是绿藻的海藻,群众称为青苔.青苔使虾池水变清、变瘦,水中浮游生物难于繁殖,不利于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16.
出血病是淡水养鱼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流行范围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当前控制该病的方法主要还是泼洒消毒剂,该类产品主要成分基本属于杀菌灭藻剂,对水体藻类破坏力较大。因此,泼洒消毒剂防治该病是以牺牲渔业生产力及破坏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为代价。笔者一直注重适应生态养殖的绿色药品研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保藻除菌  相似文献   

17.
董海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12):42-43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曹煜成、李卓佳、梁伟峰等发明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优良藻相的构建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810198309.0。本发明完善和丰富了养殖环境调控技术体系。本发明涉及养殖池藻相构建方法,特别是一种对虾养殖池塘藻相的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菱鲆"丹法鲆"(以下简称"丹法鲆")是我国大菱鲆鱼类人工培育的第一个新品种。是丹麦大菱鲆雌鱼为母本与法国大菱鲆雄鱼为父本通过种内杂交,选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解决了目前我地区普通大菱鲆孵化率、出苗率、白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变差等性状问题。我站于2012年8月在兴城市现代渔业园区的永康养殖场,对"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和抗病力等指标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本次试验采用相同养殖环境;投放相同规格的苗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高邮市,对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选育群体与未经选育的其它养殖群体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群体在大塘养殖阶段具明显的生长优势,选育群体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分别比非选育群体高0.01907g/d、0.242%,d.选育群体的平均产量增加64.5 kg,增产20.6%;产值增加1 758元/667 m2(亩),增幅29.3%;利润增加1110元/667 m2,增幅53.6%;饲料系数降低6.76%,养殖成活率增加8.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