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林网建设实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农田林网的4种主要建设模式和三大效益,并对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好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毛白杨是河南省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干形园满、通直、高大、冠幅小、材质优良、繁殖容易等特点。为加速我省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提高造林质量,使“适地适树”原则建立在更加可靠和科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博爱县农田林网经营方案调查设计,根据农田林网的特点,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混合模型,编制了农田林网毛白杨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对编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廓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模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生态杨树林网作对照,分析研究了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劣,寻找出了适宜酒泉地区营造的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模式,对河西走廓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博爱农田林网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5年的植树造林,综合治理,平原区12个乡(镇)、199个行政村的32万亩耕地全部形成了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20多年来,虽然经历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和第一代林网采伐更新,博爱农田林网不仅没有出现滑坡,而且在坚持中得到新的发展。第二代林网已经形成,其结构更趋合理。全县林网控制率达96%。 在农田林网的经营管理方面,博爱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北农田林网区“以松改杨”的农田林网更新优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原有林带防护效益的持续性问题,在甘南县音河乡兴十二村建立一个村级规模的小网窄带模式,并对其结构、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为农防林的更新优化并实现持续效益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1 平原农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形式平原农区的农林复合经营主要有:农田林网(带)、农林(果)间作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生产目的、林木和农作物的培植和管理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1 农田林网(带)农田林网是指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内,为保护农作物而有计划地把多条主、副林带按照一定的结构和网络系统配置在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耕地上的土地利用系统,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范围上的具体应用。农田林网和农田基本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田边、路边和沟、渠边的隙地植树造林,既不多占耕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护农增产,增加…  相似文献   

7.
浅议振兴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林网是平原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屏障。本文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指出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平原绿化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绿化主要有农田林网模式、林农间作模式、公路绿化模式、河道绿化模式、园林化乡镇绿化模式和村屯绿化模式。本文对各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各模式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网对农田地土壤水分的影响,分别于无叶期、半叶期、全叶期,分3次对商都县西井子镇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内外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农田土壤水份、调节小气候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林木生长状况。通过林带土壤理化性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高,盐碱地分布地区的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4.
蒋静慧 《广东园林》2020,42(3):15-21
筏子溪位于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区城市与乡镇结合的位置,有大面积的农田,常年多风害,农业生产环境不稳定。通过对农田林网的研究梳理及案例研究,归纳出林网的布局、林带的构成、树种的选择和作物的种植方式4个构建农田林网的要素。对筏子溪流域的农地从树种选择、林网构建、时序设计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完善农田林网景观的设计体系。最后,讨论了农田林网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文化服务3种景观服务功能。农田林网景观设计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伊犁河流域丰产型农防林防护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半干旱区伊犁河流域察布查尔县境内新垦地丰产型小网格农防林为研究对象,对林网内农田和对照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地相比,农防林表现出强大的调节功能,林网内农田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各测点风速明显减小,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等,只是距林缘不同距离的水平测点间,同一测点不同垂直高度间、一天中不同时段内各气象因子日变化规律差异均较大。另外,到目前为止,农防林对林内作物的增产效益也较明显,有防护林的油葵经济纯收益为对照地的1.25倍。  相似文献   

16.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立标准地、走访农户的方法研究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能减轻农作物受风沙危害;在彰武冯家镇得力村玉米平均增产35.0%,花生平均增产40.6%;昌图县三江口镇庄稼窑村玉米平均增产为17.8%,花生平均增产23.9%。在风沙区,农田林网比带状防护林、块状防护林对农田的防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the most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ed effect of shelterbelt are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scales of forest belts and networks.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of shelterbelt. In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f the shelterbelt at regional scale by using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at Yushu, Nong’an, Dehui, and Fuyu in Jilin Province of China from March to October in 2008.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terbelt can increase the soil temperature of the protected farmland as compared with no shelterbelt zone, with the increment of 0.57oC per day in fine shelterbelt and 0.38oC per day in the normal shelterbelt. Moreover,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the soil type and the shelterbelt effect shows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helterbelt effects, that is, the more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less the effect produced. While the impact of the soil types on the shelterbelt’s effect is not very obvious as a whole. This paper draws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he shelterbelt on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regional scale utilizing the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G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上海农田林网树种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关注其功能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调查上海农田林网树种现状,发现存在树种种类不丰富、应用频度低、配置结构失调、季相景观单调等问题。文中以发挥树种的防护、景观、保健和地域特色等多重功能为目标,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上海农田林网适宜树种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