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多代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选择不同栽植代数(1、2、3代)、不同发育阶段(5、10、15、20年)、不同立地(14、16、18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栽植代数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特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连栽导致了杉木生长的明显衰退,2、3代杉木戏分别比1代杉木下降7.29% ̄11.61%和15.63% ̄21.47%,树高分别下降7.89% ̄11.76%和17.76% ̄22.35%,蓄积量分别下降21.02% ̄24.61%和38.70% ̄44.18%,而且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杉木戏、树高生长速生期开始时间推迟,速生期缩短,林木分化日趋明显,中级木比例减少,大、小级木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温带地区杨树丰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中温带地区进行的杨树大面积丰产栽培模式产业化开发的研究(1993 ̄1998)。结果表明,在较寒冷干旱的辽宁2000hm^2林地上,采用良种良法,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7%以上,保存率达到95.7%,幼林树高年平均生长2.6 ̄3.0m,胸径年平均生长2.2 ̄3.7cm,创造了国内杨树大面积高产纪录;林粮间作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侧柏、油松、火炬松塑料袋容器育苗的容器规格分别为:3.8×12cm或5.1×12cm、6×13cm、8×12cm,营养土配方分别为:羊粪10%+上杂肥30%+黄心土59.8%+复合肥0.2%、黄心土38%+腐殖质土30%+土杂肥30%+复合肥2%、火烧土30%+黄心土57%+菌根土10%+过磷醚钙3%,容器苗栽植成活率高于裸根苗7~82%。1991-1994年培育容器苗8.6亿株,栽植平均成活率达95%,为加速我省荒山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 ̄98.7%,比对照提高6.2% ̄9.0%,保存率提高6.3% ̄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 ̄35.3%和2.1% ̄33.5%。  相似文献   

5.
残次林迹地更新树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 ̄1983年在本溪县偏岭乡新农村43.3hm^2残次林迹地植苗更新日本落叶松,色赤杨等7个树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残次林迹地更新7个树种保存率皆在86%以上,幼树生长发育良好。从立木材积生长量看,日本落叶松,色赤杨为最好,立木材积分别为刺楸,白桦,紫椴,水曲柳,红松的200.0% ̄988.2%和211.3% ̄1058.8%,其次是刺楸,白桦,再次是紫椴,水曲柳,红松。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是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53、2.18。林木蒸腾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259.7、1527.7、1988.4、4986.1m3/hm2。在一定范围内,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04、4.08、4.51、8.73m3/hm2。虽然22500m3/hm2·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但材积需水系数最高,其耗水量是其它灌溉量的3~15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灌溉量以7500m3/hm2·a为宜。  相似文献   

7.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刺楸、水曲柳、紫椴、黄菠萝的带、块状混交试验林林龄10年时,各树种平均保存率均在85%以上。日本落叶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日本落叶松纯林的82.2% ̄117.0%;红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红松纯林的147.0% ̄327.0%。混交林有机质含量为纯林的106.2% ̄191.3%,全氮含量为纯林的116.7% ̄316.7%。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人工简易切根器对火炬松芽苗切根移栽苗木苗期二次切根试验表明,切根时间以8月份为宜,切根深度以8cm为宜。二次切根苗比芽移切根苗苗高下降17.3%,地径增加4.3%,侧、须根数增加143.3%,侧须根长增加86.4%,根重增加26.7%。应用二次切根苗木造林比对照苗成活率提高16.2%,1年生林木当年抽高生长提高16.2%。应用该种切根器每天可切根0.067 ̄0.8hm^2。  相似文献   

9.
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林木生长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 ̄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为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扦插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无性系及家系扦插苗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水培根系生长良好,侧根多且壮,须根发达;春扦1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的主梢生长量只出现一个峰期(3 ̄4月),下半年生长速率占全年生长速率的85.9%,不同无性扦插苗生长速率的快慢有差异;高产脂家春插成活率比秋插高,在30 ̄95%之间,苗高和地径生长为21.1cm和0.4cm,分别是秋播地的2.11倍和1.29倍。  相似文献   

11.
竹荪在诸暨林区野外可常见,毛竹林下人工仿野生栽培竹荪的技术管理和人工批量生产成品在诸暨市为首次。试验结果表明:长裙竹荪可以在诸暨的毛竹林下和平整的旱地生长;在培养基质统一制作和菌种统一提供时,其在毛竹林下的生长产量普遍优于平整的旱地;人工野外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为宜;在干旱高温季节,灌溉以喷滴管+贮水桶的形式效果优于抽水泵+贮水桶形式及人工担水灌溉的形式;充足的水源以及必要的劳动力是影响收益率的重要因素;烘干设备自制成本可比采购成本减少20%。  相似文献   

12.
以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将林相图与DEM进行叠置分析,研究不同坡度森林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林在25°以下坡度所占比重为93.4%,25°~35°坡度范围内为5.5%,35°~45°坡度范围内为0.9%,45°坡度以上的为0.2%。幼龄林在不同坡度上分布基本一致,均为2%;中龄林随坡度的增加依次为31%、21%、19%、15%;近熟林所占比重在25°坡度以下为38%,在25°~35°坡度上为34%,在35°~45°坡度上为38%,45°以上为48%;成熟林依次为21%、34%、34%、32%;过熟林依次为5%、9%、7%、4%。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辽东山地轮叶党参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植地点选择、整地、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等;经济效益良好,平均每年产值达14.0万元·hm~(-2),是较好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两面针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面针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是广西化工和医药产业的主要中药材品种。为了扩大两面针植物资源,人工栽培势在必行。2011~2013年在广西钦州进行林下栽培示范,文中从林地选择、整地、栽植密度、苗木类型及规格、苗木培育、栽植及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两面针林下栽培关键技术,选择大苗及林分透光率是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抗旱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应用,是提高天然橡胶种植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示范,对多种抗旱栽培定植技术方法与多种种植材料抗旱定植作试验比较选择,芽接桩苗围洞法辅以示范印证。取得的结果是:芽接桩苗围洞法为优选,籽苗芽接苗常规抗旱定植法、薄膜覆盖+保水剂法为抗旱定植可选之技术方法,建议此三法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干热河谷区紫檀与柚木生长适应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实生苗开展栽植试验,并观测和分析苗木成活率、基径、树高和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了紫檀与柚木在干热河谷区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紫檀可能较为适应干热河谷的气候条件,栽植早期通过人工抚育和肥料管理,可望达到较好效果;柚木的适应性较差,生长受限,人工栽植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黑果枸杞栽植的株行距,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实生苗进行田间栽植,分别设置3个不同株距1、1.2、1.5 m,以及3个栽植株行距1.5 m×2 m、1.5 m×3 m和2 m×2.5 m,通过测定株高、冠幅、分枝数、侧枝数、侧枝长、尖削度、坐果率、果实参数、产量等,比较不同株距和栽植株行距对黑果枸杞生长发育及果实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合适株距为1.5 m,行距2~3 m,在保持单株占地面积相近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株行距;栽植株行距为1.5 m×3 m时,果型变异小,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等表型特征较稳定。以期为人工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元江县野生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2年,在元江县甘庄街道青龙厂进行了白芨人工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白芨种子采用乙烯剂处理时发芽率达35.2%,分别比50℃温水和常温处理发芽率高13.6%和19.8%;30cm×30cm规格种植的植株长势较20em×20cm及10cm×10cm的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黄山木兰造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山木兰在来舟林业试验场引种栽培试验10余年,结果表明,该树种采种育苗容易掌握,1年生苗高达40cm,地径0.7cm。造林成活率高达90%,幼林生长快,10年生时平均高7.56m,平均胸径8.92cm,黄山木兰不仅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而且花蕾可入药,木材又是珍贵用材,因此,对其进行人工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珍稀植物铁皮石斛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皮石斛为传统中药,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自然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其药用价值昂贵,遭到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繁育和野生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5%以上.大田栽种2 a后,可收鲜石斛4 500~7500 kg/hm2.文中重点阐述了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生根苗炼苗驯化、田间管理及收获加工等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技术.铁皮石斛种苗人工繁育与农田集约化栽培技术的成功,有效地挽救了这一濒危珍稀物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铁皮石斛的可持续利用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