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额盆地扬沙日数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0年塔额盆地4个气象站扬沙日数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盆地扬沙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扬沙的年平均日数2~19 d,冬半年扬沙日数最少,夏半年扬沙日数较多。扬沙日数20世纪60和80年代较多,70和90年代较少。40年来裕民年扬沙日数减少。盆地扬沙日数年际变化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塔城年扬沙日数在1975和1992年发生2次突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闪电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博州年平均闪电日数27.6 d,夏季最多,地城上阿拉山口最多。20世纪60~90年代,博州年平均闪电日数从37.1 d逐渐减少到18.5 d。博州闪电日数年际变化具有准9年的震荡周期,这一周期在1966~1974、1979~1987年强盛。博州年闪电日数40年内线性减少。温泉、博乐、精河、阿拉山口年闪电日数分别在1974、1985、1989、1985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闪电日数减少了28%~45%。  相似文献   

3.
1961—2014年陕西省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陕西气候变化趋势,特别是气候要素的突变特征,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基于陕西省78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陕西省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结果表明:50多年来陕西及各区域气温及积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显著突变,北部突变时间早于中部及南部;降水减少趋势不显著,且没有检测到显著突变;日照时数及风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均存在显著突变,日照突变发生在70年代中期,风速突变发生在90年代前期;蒸散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突变发生在70年代中后期;干燥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没有检测到显著突变。陕西温、光及风资源变化趋势显著,这些气候资源的显著变化对陕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弊共存,热量资源的显著增加利于越冬农作物生长,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及遭遇高温热害的风险也加大,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决策上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进而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58-259
利用1961—2000年华北地区各站积温、干燥度的数据,根据1979年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候区划标准,将华北地区分成4个气候敏感区。使用Arcgis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插值分类处理,得到相应变化趋势结果。研究表明,近40年华北地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平均干燥度呈条带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表明干燥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强;除中部偏西(海流图地区)干燥度减少、气候趋于湿润化外,其他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说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巴彦淖尔市1961~2010年气温序列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年、季和月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巴彦淖尔市年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各月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增温幅度为0.20~1.04℃/10a;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9和0.758℃/10a;近50年来共出现严重的冷冬13次(其中异常6次)、暖冬2次(其中异常1次),严重/异常冷冬多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严重暖冬均出现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5—2014年本溪地区4个国家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系数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本溪地区暴雨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2014年间,本溪地区暴雨多发于7—8月,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中心位于西南部的草河口和东部的桓仁;年均暴雨日数5.2 d,年均影响范围8.4站次;40年间本溪地区年均暴雨日数年代际增长显著;暴雨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呈缓慢增长趋势;经突变分析发现,1984年前后暴雨日数发生突变,目前处在显著上升期内,但由小波分析发现未来5~10年本溪地区暴雨日数可能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1961—2008年临沂气候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学梅  张磊  付信玉  刘圣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64-1316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对临沂市1961~2008年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来,临沂市春、秋、冬季节开始期存在不同程度提前,而秋季不明显。相应的春、夏季在增长,尤其是春季,而冬季明显缩短,秋季的长短变化不是很明显。除秋季持续期变化较平缓外,其他季节均存在突变现象和3年左右时间周期。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82-185
利用焉耆盆地3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测方法对年、季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焉耆盆地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以0.29、0.12、0.48℃/10年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以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大;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以0.32、0.18、0.34、0.37℃/10年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低;年、季平均气温最低都出现在1960年代,2001—2010年平均气温上升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增温;焉耆盆地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于1979年、1988年、1971年、1972年、1977年、1971年、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升高,突变后较突变前其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0.4、0.5、1.5、0.7、0.6、1.0、1.3℃。  相似文献   

9.
基于Mann-Kendall等方法对寿县1955—2015年的气温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寿县近60多年来年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49℃/10年,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变暖趋势明显,夏季变暖趋势相对较弱。年平均气温20世纪50—80年代偏低,90年代以来持续偏暖;年平均气温大体可分为2个阶段,1955—1993年为偏冷阶段,1994—2015年为偏暖阶段,2个阶段平均气温差异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998年发生了增暖突变。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相似,但增温突变的时间有差异,春季增温突变发生在1999年,秋季增温突变发生在1997年,冬季增温突变发生在1990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化特征比较独特,1958年发生了一次降温突变,没有发生增温突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0年临河地区5、10、15、20cm各浅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浅层地温年、月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669~1.922℃/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年代变化趋势存在共同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低温期,8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各浅层平均地温在波动中上升,其中20世纪末期处于50年以来的高温期。临河地区近50年各浅层月平均地温4~10月异常年份较多,就月份而言,异常偏冷均出现在4、5和6月;7月无异常;异常偏暖均出现在8、9和10月,就年平均地温而言,无异常年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湖北省恩施自治洲50a来小麦生产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恩施州小麦与全省小麦生产的差异,提出了今后10a恩施州小麦生产的主要对策:挖掘单产潜力;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走产业化道路,加快优质小麦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8-2013年本溪地区雷暴天气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分析、高斯滤波、M-K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6年本溪地区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本溪地区年雷暴日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年代际尺度上,本溪地区雷暴日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较常年偏多,1995年后雷暴日数较常年偏少;本溪地区年雷暴日数56年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突变特征,但存在准2~5年、准10年和准30年周期,且准2~5年和准10年周期有随时间增强趋势,振荡周期随时间有所加长.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族自治州2008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陈翠峰  尹爱华  石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73-11876
通过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甘南藏族自治州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提出了甘南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文化淀积浓厚。虽然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湘西州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发展湘西州的旅游业应努力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精心打造属于本区域本民族的"神秘湘西"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湘西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1960-2000年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黑龙江省15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60-2000年逐日地表平均温度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41年来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年及各季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以及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平均地温逐渐降低,冬季南北温差最大,夏季最...  相似文献   

16.
近52年湘西自治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10年湘西自治州8县(市)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对近52年该州暴雨的年代际、月际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揭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暴雨期长,暴雨的平均初日是4月11日,平均终日是9月27日;暴雨年际变化明显,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分别出现3次峰值,80年代及2000年后变化较为平缓;暴雨最多的是1996年的62站次,最少的是1961年的7站次;2—11月均有暴雨发生,4月暴雨开始明显增多,主要集中于5—8月,其中以6月最多,7月次之,其他月份依次下降;暴雨具有明显的双峰态特点,按旬统计也大致可分5月下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2个峰值,2个时段分别占全年暴雨和区域暴雨总数的39.9%和44.3%。暴雨中心和大暴雨中心基本保持一致,出现频次由东部向西南部递减,永顺、古丈、泸溪县是暴雨中心,凤凰暴雨出现频次是州内最少的。影响湘西自治州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高空槽、冷锋和西南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博州地区4个测站1958—2008年的年、季日照时数资料,分析博州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并对年日照时数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显示:博州地区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由西向东逐渐递减,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1983年前后为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开始年,空气污染可能是日照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61~2020年黄南州北部同仁和南部泽库两个站的气温资料,通过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60年,黄南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每10年北部的同仁上升0.436℃,南部的泽库上升0.466℃;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秋季增温次之,各个季节的显著升温导致了年平均气温的显著变暖;年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不对称性,即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黄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突变过程,突变后升温速率明显增加。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时间与年平均气温突变时间一致,年平均最低气温突变时间在1993~1994年左右,突变时间略早于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9.
沐建华 《农学学报》2011,1(1):41-43
兜兰属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通过野外踏查、路线调查,民间访问,资料查阅、整理等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分布的野生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及有关特征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对资源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兜兰属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通过野外踏查、路线调查,民间访问,资料查阅、整理等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分布的野生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及有关特征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对资源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