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美国人Kary Mullis等发明了PCR技术,两年后PCR自动化装置仪器的完成使基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该装置用于扩增特定的模板DNA,使DNA的量成倍增加,可用于各种用途的DNA分析。1990年,由杜帮公司的Williams等人基于PCR技术之上首次推出了一种简便、灵敏可行的新的遗传标记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1]。尽管RAPD技术诞生的时间很短,但由于其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以及简便快速的特点,且具有可用引物数量大,检测区域几乎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信息含量大等,使得该技术已渗透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基因研究的各个方面。可以预料,该技术的发展会使分子遗传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在鹅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4种引物(OPH5、OPH13、OPH16和OPF4)对隆昌鹅、太湖鹅和新太湖鹅进行基因组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鹅都有特异性的条带,扩增DNA条带都表现为多态性,条带数为3-12条,大小范围在0.36-0.38kb之间,多态频率为72.14%;RAPD标记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比较鹅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太湖鹅遗传变异性大于隆昌鹅;OPF-04很可能用作区分隆昌鹅与太湖鹅的标记性引物。 相似文献
3.
藏系绵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高原型藏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适宜于藏系绵羊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PE2400型DNA扩增仪的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60-120ng,引物量为4-8pmol,Mg^2 浓度为2.0mM,Taq DNA聚合酶为1-2.5U,dNTP浓度为150-200μM;94℃预变性3分钟后35次循环的参数设定为:94℃1分钟,36℃1分钟,72℃2.5分钟,最后72℃延伸10分钟,利用这些条件对藏系绵羊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4.
鸭沙门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茵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后,用2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20条随机引物中不能扩出任何条带的引物有2条,能扩出条带但扩增图谱中没有特异性条带出现的引物有10条,能扩出条带且扩增图谱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有8条。对筛选到的具有多态性的8条引物进行分析,共扩增出46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0.2~3.2kb,其中5个菌株共有的片段有13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33条。 相似文献
5.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筛选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标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ACGGCGG_3′)和W2 3(5′_GTACCGCCCG_3′)的扩增图谱呈多态性。其中 ,在引物W 1 8所扩增出的 9条片断中 ,2 35 2bp和 36 4bp条带为美意所特有 ,表明可将之用于鉴别美意 ;2 0 92bp条带仅出现于蜂蜜高产的美意和澳意中 ,意味着该条带为一个蜂蜜高产性状的遗传标记 ;而 6 32bp条带在王浆高产品系平湖浆蜂中出现的频率 (0 91 )显著高于 (P <0 0 1 )美意(0 0 4 )、澳意 (0 0 2 )和苏意 (0 0 0 ) ,说明 6 32bp条带可能为王浆高产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在W2 3引物扩增条带中 ,6 5 1bp条带为澳意所特有 ,可用于澳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动物线粒体DNA特性及其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线粒体DNA基因组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mtDNA多态性分析在动物起源进化、分类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给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桑树栽培种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20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出分属于4个栽培种的20个材料的RAPD多态性,表明各种、品种间遗传分化上的差异:计算了20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建立了它们的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小官桑与鲁桑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广东桑有较复杂的遗传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桑树栽培种及种内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柞蚕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技术对 4个代表性的柞蚕品种河 41、四青、青黄 1号、杏黄和 3个家蚕品种大造、C10 8、75 32的 2 8个个体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具有极为丰富的DNA多态性 ;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种内 )的多态性为 80 7%,而同一品种个体间的多态性也达到 45 8%~ 49 4 %;同一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133~ 0 2 38,远大于家蚕的 0 0 0 8~ 0 0 81;不同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15~ 0 382 ,与家蚕相似。柞蚕的DNA多态性有 6 0 %来源于品种内的个体间 ,而来源于品种间的部分只占 40 %。UPGMA聚类时 ,柞蚕的各个体均能按品种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用RAPD技术研究了桑属9种材料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获得了9种材料基因组DNA的指纹图谱,并估算了遗传距离,绘出了系统树状图。探讨了桑属9个种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分类。 相似文献
10.
片形吸虫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区别从南京市江宁县采集的片形吸虫非典型形态虫体,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6株片形吸虫总DNA进行了扩增。结果,10条引物中有8条能产生扩增图谱,电泳图谱经聚类分析,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并表明来自江宁的片形吸虫既有形态典型的肝片形吸虫,也有形态不典型的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1.
用RAPD技术检测不同来源微孢子虫基因组DNA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微孢子虫)类寄生于蚕体引起的病害。微粒子病对蚕丝业生产危害极大,一直被列为蚕种制造检疫对象。许多学者对病原的传播途径、侵染机制及分类地位作了大量研究。其中微孢子虫的分类又以血清学关系、发育增殖方式和孢子超微结构作为主要划分依据,这些表型依据仍然具有局限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因能方便、快速提供DNA多态性的丰富信息而被广泛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和进化分类等领域,但应用于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动物毛发中提取DNA进行RAPD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实验改进了一种快速,简便提取动物毛囊细胞中DNA的方法,电泳检测,DNA带型整齐集中清晰,无拖尾现象;进行RAPD扩增,扩增带多而清晰,证明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16.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是利用含有10个(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根据扩增的某一DNA片段的有无来比较不同基因组DN... 相似文献
17.
18.
RAPD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APD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龙火生方心葵(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陕西杨凌7121001关于RAPD技术1990年,Wiliams和Welsh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各自的实验室建立了检测DNA多态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 相似文献
19.
20.
RAPD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技术的兴起,使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群体遗传关系分析、跟踪选育进展,基因定位等领域。本文系统论述了RAPD的技术原理、特点及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这一新的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