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文章对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天柱县、雷山县的稻田鱼鸭复合养殖系统进行调研,在归纳传统养殖模式优势的同时,对鱼苗孵育、稻鸭育雏及投放等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促进稻田鱼鸭传统养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20和30只/667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 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 只/667 m2时,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栖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栖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营养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栖技术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近年来,各地充分利用稻鸭共栖这一技术,实现了无公害稻鸭高产高效双丰收。以下就这项技术中鸭的饲养管理谈一些认识。 (一)选育好鸭种 首先应选用适于稻间放养的吉安红毛鸭或山麻鸭,这两个品种均属中小型个体,放养稻间穿行灵活,且食量较大,耐粗饲,成本较低,露…  相似文献   

4.
鸭稻共育即稻田养鸭,将鸭放养在稻田,利用鸭在稻田内捕食害虫、采食杂草及一些水生小动物,同时鸭粪还可直接肥田的饲养方法,实现既节省养鸭饲料成本,提高鸭产品品质,又减轻害虫和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减少稻田农药施用量,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县白沙区麻扶乡,有六家农户放养晚造稻田麻鸭群,于1984年9月中下旬分别购进鸭苗,养至11月初成为中鸭时开始发生两腿麻痹症成批地死亡。经乡区兽医治疗无效,后请县畜牧局协助处理该病。报告如下。发病概况1984年该乡六家农户放养晚造稻田麻鸭3117只,生长发育良好,养至中鸭时发生大批死亡。死鸭时值11月初,晚造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鸭不仅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的良性循环,而且还避免了养鸭对家庭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庭院的环境卫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门路,在有条件的地方值得提倡。但利用稻田养露宿鸭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好鸭种鸭苗鸭种应选择四川麻鸭,四川麻鸭食性杂、喜群居、肥育期短、生长快、抗病力强、能适应露宿。鸭苗应选择绒毛有光泽、脐带愈合良好、个体较大的健康雏鸭。稻田养露宿鸭一般为育肥鸭。2做好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前半个月应在家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搞好防疫工作,使仔鸭体重达到100~150克。3选择稻田尽量选择离家近、地滩较高、土质肥沃、浮游…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生态农业技术,这项技术已在亚洲多个产稻国推广应用。现行的稻鸭共作技术,鸭苗仍需经保温育雏并提前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鸭苗为7~14日龄。而零日龄放鸭,是指鸭苗出雏羽毛干后的当日,不经育雏、不经驯水,直接将鸭苗放入稻田的一种全新的放养技术。零日龄放鸭是稻鸭共作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怎样养好稻田露宿鸭?宋正文“稻田露宿养鸭”能有效地利用水稻生长期的时间和空间,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法将鸭群固定在稻田里饲养,是一项成熟、实用、效益好的新技术。其技术方法是:一、雏鸭的培育培育健壮的大规格雏鸭,使投放时体重达150克以上,是露宿养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常规稻田和鸭稻种养模式中水稻的经济效益,分析种养模式中鸭的生长性能和投放鸭不同的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并介绍鸭稻种养模式的核心示范内容,为后续开展鸭稻种养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杨高武是营山相邻10多个县知名的棚鸭饲养师傅。现已年过七旬,有近60年的棚鸭放养经历。由他放养的棚鸭,小鸭成活率高,菜鸭肉多体重,蛋鸭产蛋多,经济效益好。为了挖掘棚鸭饲养技术,笔者对其栅鸭放养经验进行了收集整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稻鸭共生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生是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生放养为特点的一种种养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稻鸭共生生产技术就是在秧栽插活棵后,将雏鸭放入稻田,营造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长,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减少或不使用有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鸭:在水稻分蘖盛期,将脱温后的雏鸭投放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于稻田。以田养鸭,以鹎促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经50~60天的饲养,稻穗成熟,仔鸭体重已达  相似文献   

13.
利用稻田露宿养鸭技术罗林钟,林呈在农村稻田中放人10日龄肉用雏鸭进行露天饲养,可获得稻鸭双丰收。稻田开展露宿养鸭是将雏鸭放人稻田中.4周用菌簧围起来,使鸭子昼夜在稻田中露宿饲养。实行稻鸭其栖的一项新技术。根据笔者近七年的实践总结出技术要点是:l、准备...  相似文献   

14.
稻田放养麻鸭的效益分析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宁县地处东经119.498o、北纬27.460o。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县有耕地面积11900 hm2,其中水田8000 hm2。发展稻田放养麻鸭,不仅能节省饲料,促进鸭的生长发育,提高养鸭经济收入;而且对稻田还有中耕、除草、治虫、施肥、耘田等作用,促进水稻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已成为寿宁县推进生态、绿色种植业、养殖业的重要途径。现就稻田放养麻鸭的效益分析与养殖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栖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滕建军 《家畜生态》1994,15(1):25-27
正确处理稻鸭共栖的矛盾是推广稻田养鸭技术的前提。鸭群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是鸭群遭踏秧苗,盗食稻谷;践踏田埂,造成水土流失;放鸭田病虫害失治。稻田环境不利鸭群生长的因素为施用化肥、农药影响鸭的栖息;食料缺乏导致鸭群生长不良;易受天敌侵害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故。解决的对策是选择合适的雏鸭和稻田适时放养;垒筑栖息埂,增设围栏;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圈牧结合,人工补料;加强管理,防止疫病。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栖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中国畜牧杂志》1991,27(2):55-55,60
<正> 稻鸭共栖的实用技术,其主要作法是:在稻田分蘖盛期,将大规格的雏鸭投放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栖息于稻田。以生物饲料为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的原则,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经过50天—60天的饲养,鸭的个体重已达到1.5公斤时,待稻穗成熟散籽的时候,收捉商品仔鸭,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经济效益大增。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鸭谨防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鸭,即在水稻栽插后1~2周把育雏鸭放养于稻田,直至水稻抽穗时,把饲养的鸭子赶出上市。即利用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是水禽,水陆两栖、食性广、觅食能力强的特性,为水稻除草、治虫、活化土壤以及鸭粪肥田,促进丰产。稻田养鸭由于空气新鲜(负离子增多),阳光充足(紫外线消毒),饲养密度低(常规每亩15~20羽),自然净化排泄物能力强等,很少染疫生病。但饲养实践告诉我们,在大力推广稻田养鸭技术的同时,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因多群发性、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无特效药救治,是不可不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需要绿色食品,如何实现绿色生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而稻田鸭养殖就是一种绿色生产。为了让稻田鸭养殖业者掌握养殖技术,把稻田鸭绿色养殖业做大做强,规避风险,笔者对稻田鸭养殖技术,绿色养殖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实践提出稻田鸭绿色养殖应做好生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使稻田鸭等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鸭是将雏鸭放入稻田中,实行稻鸭共栖的一项技术。鸭子在稻田里,以水田里浮游生物等天然饲料为营养,鸭粪直接排泄到稻田里,为稻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可使水稻增产8%左右。因此,稻田养鸭可以获得稻鸭双丰收。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阿牛提醒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最后连鸭本身也可以食用,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与中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的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