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岛     
《河南林业》2000,(1):58-58
究竟是谁 小成翻看相簿,好奇地问正在做饭的母亲:“妈妈,和你站在一起照相的年轻人是谁?” “是怎样的年轻人。” “嗯,有乌亮头发和结实身材的年轻人。” “傻孩子,那是你爸爸。” “是爸爸?那么现在和我们住在一起的秃头大胖子又是谁吗?”(木子摘)  相似文献   

2.
修枝     
初秋。我提个相机正漫步西燕村水库坝外的河滩树林,突然看到一个人在砍一棵小树,忙上前去制止。他转过脸来:“啊?你是——”我站在他的对面,这时才看清他是个满头白发、一把银须、满脸皱纹、古铜胸膛的老人。他披着兰褂,土黄色的裤管高高地卷着,双脚踩在乱石堆上,一手扳树,一手握镰,正在砍着一根枝条。我说:“你怎么在砍树呢?”他笑笑说:“不是砍树,是在修树。不修它会成材?”  相似文献   

3.
开心岛     
长寿 某君一次问医生:“大夫,您认为我能活到90岁吗?”医生问他多大年纪了,他回答说40岁了。医生问他是否抽烟、饮酒、赌博,他都一一否定了。医生又问他:“那您有其它什么嗜好吗?”他仍摇摇头。医生不解地说:“那我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还想再活50年呢?” 苹果变色 三岁半的儿子好提问题。一次在车座上吃苹果时,他问:“爸爸,为什么我的苹果变成褐色了?”父亲解释道:“因为皮啃掉了,果肉就会与空气接触、氧化,改变它的分子结构,它就变成另一种颜色了。”  相似文献   

4.
提起刀削面,人们似乎都很熟悉,它是日常生活中极普通的一种面食.但是你可知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刀削面的制作和食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色彩和风格吗?说起来.还是很有趣的.它反映了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渊源. 据传,“刀削面”始于江南一带,有些人还练就了一套漂亮而娴熟的削面技术:将和好的面垫上一块布顶在头上,双手各握一把刀.在头上来回挥  相似文献   

5.
洪宪存 《中国林业》2019,(10):60-61
说起乌拉草,现在很多人都淡忘了。历史上,这种生长于东北地区沼泽地中的野草,当地人管它叫乌拉草,曾经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三宝”,在百姓心中是很有名气的宝贝:数百年来,这种普通的小草,因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成为当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贝,备受人们喜爱。每年五六月份,小兴安岭西南麓,乌拉草顶着早春的冰磴,冒出一根根绿芽,急切地向人们宣告: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6.
灰鼠会上吊吗? 灰鼠上吊这一新闻,是鄂伦春族小猎人乌拉银亲眼看见的。乌拉银对灰鼠很有研究。他亲自观察过灰鼠的相貌。你要问他:“灰鼠是啥样子的呀?”他就告诉你:“灰鼠长得又细又长,大约有一尺二寸左右吧。它的尾巴是蓬蓬松松的,比它的身子还长一半呢!全身黑灰色,两只耳朵尖上,长着挺大的两束簇毛。特别让人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希望有一头又浓又发亮的头发 ,于是 ,他们常常洗头 ,保持头发的清洁 ,然而 ,头发的生长还是很不理想 ,脱发也不少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洗头 ,最好用温水 ,然后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搓揉 ,这才对头发产生保护的作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 2 0根头发 ,慢慢地向下拉 ,只掉下 1至 3根头发的 ,不算有问题 ;掉下超过 6根的 ,才值得引起注意。头发是不断地生长的。头发的生长 ,很依赖蛋白质的供应。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包括猪肉、鸡蛋、牛奶、豆类和谷物等。现代人的日常食物中 ,往往是含脂肪和糖分的过多 ,营养失衡。这样 ,不仅头发长得不好…  相似文献   

8.
世界奇树     
1、笑树:卢旺达首都的一个植物园内,有一片“笑树”林,人走进去,就能听到阵阵“哈哈”的欢笑声。2、长腿的树:美国东部和西部有一种“苏醒树”,一旦干旱缺水,它就想“逃走”。它把根从土中抽出来,卷成一个球体,随风而行。3、会“射击”的树:中美洲有一种叫“布尔塞拉”的奇树,如果你从它的树枝上摘下叶子,从断口处就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粘性液体,洒得你一身都是。世界奇树  相似文献   

9.
为何人吃了水果后不应饮水?饮水会稀释胃酸,从而使它失去杀菌作用,而水果中幸存的细菌就会伺机而出。水果,特别是小水果(如草莓)寄生着许多细菌,当食用水果时,就将细菌一起吞下去了。哪一个手指指甲长得最快?中指的指甲长得最快。惯用右手的人,右手指甲比左手指甲长得快,而惯用左手的人则相反。为何人的眼睛早上会肿胀?由于在夜间睡眠时淋巴循环速度下降,导致下眼皮松弛组织内积存了液体。因为这里的皮肤比面部的皮肤要薄5 ̄10倍,这种肿胀一般会在起床后迅速地消退,过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正常。为何人老了以后头发会变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色素生…  相似文献   

10.
生活里,怎么就不能留点空白呢?偶尔感到不开心不惬意时,我常常这样询问自己。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中国画。那些技艺高超的绘画大师,他们都是那么善于利用纸上的空白,营造似无却有的艺术效果。我曾有多次机会观赏著名画家作画。当一片洁白的萱纸铺在案头,依照常人的心理,这张纸上该可以画出多少景物。然而画家只是轻轻地点染几笔,留下大片大片的空白,让读画的人用想像去“画”。假如画上是几尾活泼的金鱼,那片空白该是一汪活水;假如画上是几棵傲立的青松,那片空白该是纷飞的白雪;假如画上是挺拔的峰峦,那片空白该是缭绕的云雾;假如画上是奋飞的雄鹰,那片空白该是遥远的长空……如此等等,留下那么多空白,任读画人的遐思驰骋。这就是艺术,中国的绘画艺术。那么生活呢?难道就不能讲点艺术,留点空白给自己,或者给相识不相识的人,大家都有个周旋的空间?我们有时太热衷这个“满”字了,随便想想便会拈来一堆这样的成语:“满面春风”“满面红光”“满目琳琅”“满腹经纶”“满腔热情”“满堂金玉”“满载而归”,好像只有把生活团成个无缝的球,永远在那里不停地滚动,这才会感到“十全十美”的“满足”。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传统文化心态,有的人总是把神经绷得紧紧的,在生活里不肯...  相似文献   

11.
在银肯沙里,有些沙丘人若是从沙面往下滑,沙子就会发出“呜隆隆”的一片轰响,如若用双手使劲一捧,沙子会象青蛙一样“哇”的一叫,这便是众说纷云的“沙响”。能够“沙响”的沙称为响沙,我国除银肯沙有响沙外,敦皇、中卫等几十处沙漠内也有响沙。历史上各地对响沙都赋予美丽动听的神话,那么,响沙为什么会响呢?对这个问题,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曾有过四种解释:①由于沙粒滑动的时候,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朋友,您到过喀喇沁旗南台子乡北山根村吗?在那4万多亩土地上,有2.4万亩人工林格外引人注目。那一坡坡青松郁郁葱葱,一排排杨树速生丰产林冲天拔地,犹如绿色画卷,镶嵌在北山根的大地上。它记载着北山根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那么,带领群众为描绘这画卷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有三十多万种植物,各色各样,应有尽有。当你在植物的世界里漫步的时候,真会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以为自己进入神话世界中去了呢! 可是,当你漫步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时千万要小心。因为那里有一种“会爆炸”的植物,叫马齿菌,约重五公斤。如果你不小心触动了它,它就会马上发出巨响,并放出一股具有强烈刺激味的烟雾,使你喷嚏不断,眼睛也会象针扎似地疼痛。所以,你最好别碰上这种“植物地雷”。在南美洲,你还会看到一种奇异的植物。当干旱的时候,它就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卷成一个小球,随风飘荡,去寻找有水分的地方。当它被风吹到水分充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经过长时间钻削之后,在钻头的钻尖和两棱边缘会吸附许多细小铁屑,影响正常排屑,尤其是用高速钢麻花钻钻削铸铁时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即是钻头的“磁化”。那么,如何消除钻头“磁化”呢?一是要及时刃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话的意思是草木是无情的。殊不知,草木也有喜、怒、哀、乐之“情”。在昆明世博园里展出的“跳舞草”是最著名的有喜乐之情表现的草木。它懂音律,会抒情,善翩跹,每当它听到情深意切的抒情歌曲时,就会随着歌声的节拍,款款摇曳,翩翩起舞。此外,还有一些草木对歌声、乐曲也有喜爱的反应,如果经常对这些草木播放歌曲,会加快它们的生长速度或者提高产量。法国有一种西红柿,当“听”到音乐时,就会表现出“喜悦”的“心情”,而促进生长。于是科学家就在这种西红柿的种植地里,每天定时播送一定频率…  相似文献   

16.
开眼界     
会认人电脑:美国研制出一种能辨别人脸的电脑,经它看过的人或照片,描述人貌的256个数字参数便能输入电脑,其后,它便能在人群中认出这个人,甚至被侦查者长出了胡须也不例外。这种电脑采用模仿人脑工作的最新电脑系统,它由许多“神经原”组成。“神经原”不是依次地进行辨认,而是平行地一起辨认。该电脑能记住500人的脸谱。思考、辨认时间共需1/10秒。在这个时间内,每个新面孔都在整个存储库作比较。美国打算把这种电脑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譬如机场、火车站,以便辨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横纹树蛙"这样一种动物的名称,你会对它有怎样的想象呢?既然叫"树蛙",应该是树栖的蛙类吧。"横纹",可能就像老虎或者斑马身上的斑纹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是在听到"横纹树蛙"这个名称8年后,亲眼见到这种美丽的树蛙,才真正解开对它的疑问。迟到30多年的影像资料我从小就喜欢两栖爬行动物。2002年,我在读初中时有幸认识了当时已72岁  相似文献   

18.
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影响。这种不可抗拒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在世纪之交向我国扑面而来,而我们应如何对应这一变革呢? 政府应该做的是:不断完善和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政策规划;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分布着高达9.5438亿公顷的盐碱地。在盐碱地上,常常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盐霜,因为这些土壤中含有几种钠盐。当土壤中的氯化钠、硫酸钠含量较多时,我们称它为“盐土”;当土壤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含量较多时,称为“碱土”。而上述土壤中往往同时含有“盐”和“碱”,因而我们习惯叫它“盐碱土”。在盐碱土上种庄稼,常常颗粒无收。我国西北地区就有一段顺口溜专门形容盐碱地:“碱地白花花,一年种几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人们还用“盐碱地”来形容“一毛不拔”或“秃头”。  相似文献   

20.
神秘的“跳舞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有一种神秘的“跳舞草”。“跳舞草”其实不是草,它是蝶形花科小灌木(也有归到豆科的),高不过1米左右,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时人称“虞美人草”,将其比喻为美貌超群能歌善舞的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的化身。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这株“跳舞草”,高60厘米左右,叶是披针形三出复叶,两片侧生在叶柄的中部,一片着生在叶柄的顶端。只要周围有音乐或歌声响起,原来纹丝不动的“跳舞草”的叶片便会“舞动”起来,有的绕叶柄转动,有的上下摆动,快慢不一,酷似伴随歌声翩翩起舞。“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呢?据资料介绍,“跳舞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