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质的快速热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生物质的快速热解是一种新型生物能源转化技术。其主要产物生物油可以取代传统矿物能源作为燃料,也可作为原料合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工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了快速热解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结构特征,总结了反应工艺要求,综述了生物油的潜在应用领域。以实际废弃木材的快速热解说明了该技术在污染生物质处理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生物质能的转换利用方法,重点介绍了生物质的快速热解技术,综述了快速热解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木屑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热解时的热解行为,并以木屑、LDPE单独热解为对照,考察了热解温度对共热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与LDPE共热解可以提高液体产率,当热解温度为600℃时液体产率达到最大值56.84%,比理论值高6.44个百分点。通过GC-MS对生物质与LDPE共热解液体产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共热解产生的生物油组分主要为脂肪烃、醇类及酚类,共热解过程中还生成了某些特定组分,如十一醇、庚烯醛等含氧长链化合物,这是生物质与LDPE共热解时自由基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实验研究了木屑与LDPE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结果发现:共热解时最大反应速率温度为490℃,相比LDPE单独热解时的512℃降低22℃;木质素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会与LDPE裂解产生的小分子产物结合形成十一醇、辛基苯酚等物质,而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生成的呋喃类、醛类会与LDPE裂解产生的CnHm分子结合形成2-丁基四氢呋喃、庚烯醛、十二醛等物质。  相似文献   

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用以确定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主要对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质热解、生物质液化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联合分析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木质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木质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热解技术是国内外木质生物质能源化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在简要总结木质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快速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压力、气相滞留时间、木质生物质物料特性、催化剂、热解反应器等因素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提高生物油产率的快速热解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转锥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转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解液化装置原理及结构,并以玉米秆作为实验材料,详细说明了该装置热解液化生产生物质油的过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生物质热解液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的国内外状况,总结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典型的热解反应装置,并指出流化床工艺由于自身的优势而逐渐成为应用最多的工艺。进而对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进行展望,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熔盐裂解液化生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熔盐组成、原料种类和裂解温度等因素对生物质裂解液化的影响,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在ZnCl2中液化,生物油得率最高,为35%;在66%(物质的量分数)KCl-CuCl中液化,生物油中水分含量最低,为21%;硝酸盐不适于生物质液化反应,生物油得率为零。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油得率高于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的生物油得率,而且生物油中的水分含量较低,说明含纤维素较多的生物质原料更适于裂解液化。热裂解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生物油得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较优的温度,对纤维素原料而言在530℃左右,水稻秸秆在450℃左右。采用FT-IR和GC-MS对生物油进行初步分析,生物油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呋喃类物质占有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1.
道路运输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道路运输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标准和原则,构建了黑龙江省道路运榆业综合能力的层次分类模型,并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最后通过指标因子分析,建立道路运输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内外采用酶活化木材纤维生产无甲醛释放人造板的技术及生物技术在生物质材料生物防治、生物制浆和防腐废弃木材的净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我国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树高测定困难且不准确的问题,以东北地区的落叶松实测生物量大样本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一元模型和二元模型,以大样本的树高、胸径实测数据为预测变量,研究模型形式和样本抽取范围对落叶松地上生物量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元模型在建模样本抽取的范围内,省级尺度和区域尺度的预测值都和二元模型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非建模区域,省级尺度和区域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所有径阶一元模型的预测值都大于二元模型。在全部的区域,小径阶树木一元模型的预测值均大于二元模型,在建立模型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马哲  马中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1-8,14
林业剩余物资源潜力评估是资源有效开发和政府合理制定政策的基础。在林木生物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CF的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进行了应用,评估了杉木、阔叶树、马尾松和毛竹4种林木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得出了2011~2013年黄山区林业剩余物总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2013年分树种和不同采伐方式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以及剩余物产生率。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在黄山区洋湖公益林场进行了杉木主伐、中龄林抚育标准样地、样木实测,通过与文献[1-3]和IPCC(2006)提供的方法和折算系数对比分析发现:根据文献[1-3]计算的杉木主伐和中龄林抚育剩余物理论资源潜力值分别比实测值高222.83%和134.97%;根据IPCC(2006)计算的理论值分别比实测值高47.62%和43.89%,本研究理论推算值仅分别比实测值高18.21%和27.10%,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在高起始氨氮浓度C0点和介质用量W0点上,吸附理论通式Qe=W0qmC0/[qmKw W0(qm-qe) C0]与其简化方程Qe=W0qmC0/[qm(Kw W0) C0]的适用性,测定了给定pH值和温度条件下反应平衡时NH4Cl溶液中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氨氮吸附量(Qe).在该试验条件下确定的蛭石单位介质吸附容量qm和介质系数Kw值分别为22 mg/g和15.5 g/L,人造沸石的qm和Kw的值分别为45 mg/g和8 g/L.在整个试验氨氮浓度C0和介质用量W0范围内,用该通式描述两介质刘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而简化方程仅在有限范围内即C0相对小或W0相对大时才适用.若给定预测相对误差(RD),则C0/qm(Kw W0)≤RD可作为简化方程应用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6.
以泉州罗溪国有林场8年生黑木相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坡位黑木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黑木相思人工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差异明显,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黑木相思人工林地上部分草本、乔木及林分总生物量均为下坡最高,上坡最低,中坡居中;不同坡位8年生黑木相思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率均为干部枝部叶部皮部。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种源梭梭种子特性、育苗以及生长表现等方面出发,对不同种源梭梭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出苗率、保苗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1~2年生梭梭苗木的生长量与生物量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源梭梭在种子和苗木生长方面的差异及不同种源梭梭的年生长规律。最后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了2个优良的梭梭种源,它们分别为阿拉善右旗种源、民勤种源。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无性系树冠叶片耐荫性与生物累积量的关系,选择高密度(2 m×3 m)和低密度(2 m×5 m)栽植的不同亲本的5个欧美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了生物量、树冠结构、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不同无性系对栽植密度有不同的反应;(2)具有较高生物量的欧美杨无性系树冠叶片在高、低栽植密度下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荫性特征;(3)树冠耐荫性在不同密度中表现出差异性,在低密度栽植中,树冠上层耐荫性与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在高密度栽植中,树冠上、下层叶片耐荫性与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4)树冠耐荫性特征受亲本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由低密度到高密度,具有较高生物量的03-04-97、03-04-111、03-04-171树冠中下层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大幅度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选择适合高密度栽植的欧美杨无性系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红树林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方法,本文提取广西和海南部分红树林TM遥感影像光谱及纹理特征,结合同地区地面调查的生物量数据,应用KNN方法,对生物量进行了遥感估算,并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研究表明:应用KNN方法估测精度随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K值取10优于K值取5;在像元尺度上,回归方法估测生物量优于KNN方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永安和龙海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呈正相关。林冠层持水量随生物量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地下部分持水量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居二者之间。永安试验点各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与持水量高于龙海试验点,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也高于龙海,但持水量低于后者。永安试验点的①、⑤、②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③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较大,持水量较高,永安试验点的⑧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④号种源2个指标均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