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从莲坐期到包心期发生.流行年份造成减产50%以上,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我们选用中科院生物防治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克菌康进行多点试验,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软腐病严重流行于我国大白菜种植区,罹病的大白菜,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据上海市郊调查,软腐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以早熟和中熟品种为重,可达30—50%,少数田块甚至绝收;晚熟的病情虽较轻,但产品不耐贮藏。由于软腐  相似文献   

3.
闵乃化  张克芬 《蔬菜》2004,(10):34-35
BRN-1枯草芽孢杆菌是由南京农业大学方中达教授研究出来的,该菌对于大白菜软腐病菌有极强的拮抗作用,对于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布娅 《蔬菜》2012,(6):56-57
为探讨新型农药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对春提早温室大白菜开展了20%二氯异氰尿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3.6%,比对照农药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在生产中可替代农用链霉素用于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6.
夏季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 ,单价一般可稳定在 1 .4~ 2 .6元 /kg ,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夏季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寻找治疗软腐病的最佳方案 ,泰和县科技示范园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现介绍如下 :1 发生流行条件 大白菜软腐病在高温高湿和地下害虫危害情况下发生 ,包心结球期是软腐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 ,在土壤微量元素缺乏与不协调时 ,软腐病发生更重。2 防治措施2 .1 土壤消毒 ,增施微量元素 结合深耕 ,每hm2 施优质熟石灰 1 50 0kg、硼砂 1 5kg、多元…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病,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此病的危害,我县一般火菜损失35—40%,中菜损失15—20%,晚菜损失6—10%,严重地威胁着大白菜生产。 一、病害特点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2—3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但在28—30℃时病菌繁殖最快,因此高温、高湿时,软腐病危害最严重。软腐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播方式一是靠昆虫传播,二是靠流水传播。 我县大白菜软腐病一般都发生在移栽成活后,  相似文献   

8.
9.
高忠贤 《蔬菜》1999,(10):20-20
白菜是人们冬季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而白菜软腐病是危害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一、发病症状白菜软腐病,从莲座期到结球期都可发病,但结球期是主要发病期。发病初期,晴天中午叶片萎蔫,早晚恢复,在叶柄伤口或生理裂口处,出现水浸状半透明病斑。几天后发展到根茎部,呈淡灰褐色软腐,并流出灰褐色粘状物菌脓;严重时根髓部及叶球组织呈粘稠状腐烂并有腥臭味。软腐病的腐烂处有恶臭味,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是和白菜黑腐病的主要区别。软腐病在白菜贮藏期湿度大时仍可发病造成烂窖。二、病原及其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克菌康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柑橘等食品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试验和推广应用安全、高效农药成为目前柑橘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筛选生物源农药,2002年选择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3%克菌康WP(通用名为中生菌素),在浙江黄岩的山地脐橙园内进行了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进行了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 000 g/667m^2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82.08%,明显高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69.81%,差异极显著,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持效期比农用链霉素长。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菜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程度作为4种生物诱导剂E-2—2—1、E-1—1—7、E-5-1-1、E-11-1-1与3种化学诱导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LS)、链霉素(LMS)筛选的标准,对大白菜软腐病寄主诱导剂进行筛选。表明,浓度为10^9cfu/mL的生物诱导剂E-2—2—1、E-1-1—7和2种化学诱导剂SA、LMS诱导处理大白菜幼苗后,P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5),初步筛选这4种诱导因子作为提高大白菜抗软腐病能力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13.
 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丰抗70’为试材,研究了拟康宁木霉SMF2 对大白菜软腐病的诱抗效果;并通过研究拟康宁木霉SMF2 对接种和未接种主要致病菌--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sp. carotovora)的大白菜幼苗生长、内源激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木霉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机制。结果表明:施用拟康宁木霉SMF2(孢子≥ 0.1 g · kg-1)显著降低大白菜叶柄软腐病病斑长度。无论大白菜幼苗是否接种软腐病菌,施用拟康宁木霉SMF2 显著提高大白菜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根冠比值,提高叶片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说明拟康宁木霉SMF2 可能主要通过促生作用和诱导抗性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对白菜软腐病有较强拮抗性的菌株M-14,对其抗菌物质产生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14菌株发酵最佳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接种量为5%,32℃培养42 h。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俗称腐烂病、水烂,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种,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且发病最重,发病症状表现主要有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对白菜软腐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M-14,对其拮抗机理、拮抗物质的稳定性及抗菌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M-14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源于代谢物质而不是菌体本身;M-14酸碱稳定性极强,在pH 3~11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茵效果;拮抗菌M-14产生的拮抗物质热稳定性较强,在40℃时抑菌活性最强,10~100℃范围内均表现较强的抑茵活性;经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测试,表现出抗菌谱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褐腐病(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部分大白菜种植区,当地俗称的大白菜“茎基腐病”普遍严重发生,实际调查后共采集到大白菜“茎基腐病”病样12份,分离获得12个真菌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回接健康的大白菜植株,植株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发病症状,重新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最终确定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大白菜 “茎基腐病”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白菜“茎基腐病”与大白菜褐腐病、大白菜立枯病属同病异名。  相似文献   

18.
多粘类芽胞杆菌ZF197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露地大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白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白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9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并鉴定其在白菜根部的定殖能力;通过酶学试验和抑菌谱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三明治法测定其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菌株ZF197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对大白菜离体叶片立枯丝核菌的防效可达82.35%,盆栽防效可达78.57%;该菌株可在白菜根部稳定定殖,处理2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保持在2.37×105 cfu·g-1左右;菌株ZF197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8种病原真菌和6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其代谢过程中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产生。菌株ZF19796h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8.58%;以棉籽饼粉作为碳源的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黎祖新 《蔬菜》2023,(4):40-43
软腐病是魔芋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石阡山区魔芋的规模化生产,为筛选出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药剂,在果林套种魔芋基地上进行不同药剂对软腐病的防效试验,并采取种芋消毒、出苗后灌根与生长中期喷雾相结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最后1次灌根和喷雾防效分别与对照相比,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防效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3.8%和85.1%;0.3%双攻嘧啶水剂和20%龙克菌悬浮液的防效次之,分别为84.1%、81.2%和72.3%、67.4%;12%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和50%灭菌成可溶性粉剂的防效再次之,分别为77.7%、62.8%和72.3%、62.2%;2%春雷霉素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8%乙蒜素乳油的防效最差。不同药剂复配液的综合防效较好,而单一药剂的综合防效一般或较差,建议在生产中可将综合防效极佳的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白菜丝核菌叶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菜丝核菌叶腐病标样进行了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菜丝核菌叶腐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20~25℃,pH 7,PDA培养基,黑暗条件,在供试的碳、氮源中,对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膏利用最好;菌核形成的最适条件为:28℃,pH 7,查氏培养基,光照条件,以可溶性淀粉和蔗糖为碳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的形成,硫酸铵培养基主要在气生菌丝上形成小而多的菌核,甘氨酸培养基形成的菌核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