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目前,严重危害鸭的病毒病除鸭瘟、雏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外,近几年国内外还相继报道了鸭病毒性脑炎、鸭流行性出血症、鸭流感、鸭“花肝”病、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多种病毒病。新的病毒性疾病的出现是多因子的。有些“新”病早已存在,但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不明显而被忽视。若环境变化或饲养管理的改变或病毒本身基因变异使得毒力或致病力增强或者鸭由于遗传育种过程中基因的改变使本身对一些病毒的易感性增强。这样,一种“新”的疾病就浮出水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病毒基因重组诞生新的有致病…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腺病毒pAd-H5的遗传稳定性及重组病毒的滴度。将重组腺病毒pAd-H5在293细胞上连续传代20次,取第5、10、15和20代的重组病毒采用PCR方法扩增禽流感病毒HA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用标记为GFP的快速测定法计算出20代次时重组病毒的滴度。从各代重组病毒DNA中均扩增出了约1700bp的目的条带,与HA基因片段长度一致。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第5、10、15代重组病毒中的HA基因序列与原始转移载体序列完全一致,第20代重组病毒插入基因有1处发生了点突变(即HA基因417位A→G),但其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变化(即同义突变),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抗原表位未发生变化;计算出的重组病毒滴度为108.875pfu/0.1mL。重组腺病毒pAd-H5在293细胞上连续传代20次,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重组腺病毒的病毒滴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在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Avulavirus),是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反向遗传技术是指从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入手,通过对遗传物质进行加工、修饰以及替换等,来研究基因突变后产生的生物学特性变化,从而确定生物体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突变可能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病毒学领域中研究基因功能的最有效方法。本文简述了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过程以及利用该技术在NDV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AH5AIL6)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将其接种CEF,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生长速度及蚀斑大小一致;在CEF 连续培养20代,取第0代、5代、10代、20代重组病毒PCR扩增HA和Ⅱ-6基因进行鉴定,显示HA基因无核苷酸突变,IL-6基因在第20代时有1个氨基酸发生突变,但不影响该蛋白的功能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选代次病毒均能够表达HA蛋白,RT-PCR试验表明各代次病毒均可以表达鸡IL-6基因;通过蓝斑鉴定重组病毒纯度,结果显示所有蚀斑均为蓝斑.因此,该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符合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山羊品种的进化是人为的通过许多世代形成的。当地的气候、环境、突变、迁移、选择以及遗传漂变在山羊品种的进化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突变是遗传变异的源泉,为品种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突变直接导致新等位基因的出现,改变群体已有的基因频率,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迁移是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由于山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基因频率的不同,而迁移的作用就是通过不同频率的群体间基因流动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迁移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取决于迁移率和两群体间基因频率差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疫病,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由于IBV的病毒聚合酶校对机制不全,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事件而产生新抗原型的毒株,新病毒一般无交叉保护性,因而用单一血清型或基因型的疫苗免疫控制该病比较困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频繁发生点突变或重组变异,传统疫苗的应用不能阻止该病持续发生。已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092-1097
构建了一种利用CMV启动子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在获得XX-2012株HP-PRRSV全长cDNA的基础上,将CMV真核启动子序列置于该病毒全长cDNA的5′端,获得含有CMV启动子和XX-2012株HP-PRRSV全长cDNA克隆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直接转染MARC-145宿主细胞拯救病毒。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后获得了拯救病毒,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且拯救病毒序列含有不同于亲本病毒的分子标记(突变产生的MluⅠ酶切位点)。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和成本的HP-PRRS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HP-PRRSV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IBV基因组非常容易发生突变和重组,给该病防控带来巨大困难,因此高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研发非常重要。反向遗传技术是研究RNA病毒的重要技术。通过反向遗传技术可以在DNA分子水平定向改造病毒序列,对病毒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以及新型疫苗进行研究。论文对构建IBV操作系统的策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研究IBV基因结构和功能、研发新型疫苗以及开发病毒载体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IBV及其他冠状病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FMDV),它对热比较敏感,当温度高于30℃时,病毒衣壳容易解离为五聚体亚单位而影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因此,改善病毒的热稳定性,制备热稳定优良的口蹄疫疫苗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实验室建立的口蹄疫病毒型内嵌和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在结构蛋白引入1个或2个氨基酸突变,分别构建了2种基因修饰的口蹄疫病毒全长重组质粒。全长质粒经NotⅠ线化后分别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BSR/T7细胞以拯救重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分析表明,成功拯救到2株口蹄疫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经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只有1株重组病毒所含的耐热突变可以稳定遗传。热失活试验显示,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耐热特性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结构蛋白上引入V2090A-S2093F-H30568R的突变,并对口蹄疫病毒的热稳定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为未来发展热稳定的口蹄疫疫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细小病毒感染的动物宿主广泛,包括猫科、犬科、猪科、牛科、鸭科和鼬科等动物,是动物的一种重要病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是在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构建感染性克隆,通过DNA重组、定点突变、插入、缺失等遗传修饰手段创造突变体,并研究突变体所造成的表型效应,从而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论文对ssDNA细小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呼吸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胜旺研究员近日在国际杂志《感染、遗传和进化》(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发表题为"一株新的重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JL/111054株的起源及其特征鉴定"文章,阐述了不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型在同一鸡群中流行导致病毒重组现象从而产生了一株"新"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研究结果对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病毒没有完全的自身生命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的酶系统来进行病毒的自我复制、传播,以确保自身物种的繁衍。病毒的进化和传播的本质在于病毒能够在宿主体内快速增殖出数目庞大的子代病毒。通过变异,病毒能以最少的基因组合产生最大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对宿主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病毒基因突变(包括转换、插入、缺失、颠换、重组、重排等)、自然选择和对宿主适应性是病毒进化和传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因打靶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打靶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来改造基因组特定位点,从而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它可以纠正染色体特定位点上的自发突变,恢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可以把理想突变引入到基因组的某一位点,使之稳定地遗传下去。本文从基因打靶的基本原理、打靶载体、打靶策略、筛选策略、条件性打靶及其实际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生物基因学在开发新药中的作用及基因药物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物基因学及其技术生命科学已经揭示,基因是维持生命机体特性及其生长、繁殖、遗传和对环境(包括药物环境)响应的物质,它存在于细胞核的核酸之中。己证实核酸呈双螺旋结构。核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就是生物学家称之为基因(gene)的这种生命物质。DNA分子的各个片段(或基因组)代表各自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遗传信息。实践证明,在对基因片段作出定位和分离的基础上,进行基因改造、修饰或重组,可以改变生物的品种,可以改良物种的遗传特性,可以防治遗传性疾病,也可以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寻找或研制新的药物,或通过对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21-2125
为了解第2.3.4.4分支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抗原位点,本试验对A/chicken/Yunnan/1/2014与Re-5的HA1蛋白进行比较,对Re-5母本病毒的差异氨基酸位点进行突变,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重组病毒。用Re-5阳性标准血清进行HI试验,比较重组病毒与Re-5母本病毒的HI滴度,发现D61N、R69K、S145L、S149A、N171D、R178M、Q185R、K234Q、N256H、A279T、V281M、N289H等12个位点改变后导致HI滴度发生改变,是第2.3.4.4分支病毒的主要抗原位点。对2010-2012年第2.3.4.4分支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序列进行分析,与Re5疫苗株HA1序列进行比对,进行点突变构建重组病毒,HI试验表明,Re5-2010、Re5-2011、Re5-2012、yn2014-Re5与Re5HI滴度分别相差了2,3,4,5个滴度,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变异越来越大。互相替换Re-5和yn2014的HA1或HA2,发现Re5-yn2014与Re5、yn2014-Re5与yn2014的HI滴度一致,说明其抗原位点主要在HA1蛋白区域。这些数据为深入了解该分支病毒的变异和对该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HIV—2gag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痘苗病毒HA基因为侧翼,将HIV-2gag基因部分序列(简称G1)和全部序列(简称G2)分别插入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和串联10个(与HA基因反向)或16个(与HA基因同向)痘苗病毒P7.5组成的复合型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个重组痘苗病毒表达载体质粒。经脂质体转染、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和免疫荧光鉴定,获得4株能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以HA基因为侧翼构建重组病毒的重组率约为0.1%,阳性重组率为25%~100%。实验中还发现,以HA基因为侧翼的重组痘苗病毒能够引起细胞融合,其可作为筛选重组痘苗病毒的另一种标志。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Gag蛋白能被HIV-2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所识别,并能诱导小鼠产生抗HIV-2Gag抗体。  相似文献   

17.
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为了评价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282E4-SF,rFPV Lp-SF)的遗传稳定性,将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连续培养20代。通过蓝斑来鉴定重组鸡痘病毒纯度,结果所有蚀斑100%变蓝。通过对第0、10和20代F基因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所有碱基和氨基酸序列均和原始转移载体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随后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证实rFPV282E4-FS和rFPV LP-FS各个代次F基因的特异表达。所有结果均显示了上述重组鸡痘病毒:艮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满足兽医生物制品的遗传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一种以减毒活病毒为载体承载表达其他病原抗原性基因的新型疫苗,能感染宿主细胞、递呈外源基因所表达的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地预防多种疾病。鸭肠炎病毒基因组长约160kb,包含多个非编码区和病毒复制非必需区,可携带多个或较大的外源基因,是构建重组活病毒疫苗的理想载体。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鸭肠炎病毒基因组进行遗传修饰的技术手段已十分成熟,目前已通过这些技术成功构建了多株重组鸭肠炎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表明构建的重组鸭肠炎病毒活载体疫苗可成功抵抗鸭肠炎病毒和其他相应病原的攻击,具有作为重组病毒疫苗载体的潜力,并在未来的禽类新型疫苗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以鸭肠炎病毒作为载体的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鸭肠炎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基因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变化,导致的变异可遗传于后代,由于细菌借助无性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因此所有后代的基因组通常都是完全相同的,尽管DNA复制过程十分精确,但是后代细菌中偶然不常见的不精确性会使核苷酸的序列发生轻微的改变,导致基因的变异,一般突变的比例为10^-4-10^-9,在细菌细胞的数千个基因中,其任何一个均有可能发生突变,而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可能会在细胞中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可能突主的数目是很大的。即使是一个“纯的”细菌培养物也将含有许多不同的突变,对细胞内的许多基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基因内含有两个片段的双链核糖核酸,这类的排列方式是可以进行遗传重组与抗原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血清型或原始血清型变异株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也是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鸡患此病较多,且鹅也会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因此针对鹅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诊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