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将生物技术和常规研究技术相结合 ,开展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等油料作物遗传改良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性研究 ,提供油料作物遗传改良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应用性新成果 ,促进我国油料作物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持续性发展。我室现在开始受理 2 0 0 0~ 2 0 0 1年度开放课题的申请 ,本期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油料作物抗逆性、优质和其他主要性状的分子标记 ,有用基因分离和克隆。2 .转基因油菜、大豆和花生研究。3.油菜等主要油料作物基因组 c DNA文库构建。请申请者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简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将常规方法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油料作物品质、抗性和产量等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向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作必要的延伸。今起开始正式受理2 0 0 4年度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申请。欢迎符合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课题踊跃申请,并将优先支持如下研究方向的课题:1 .油料作物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2 .油料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重要性状和基因的研究、发掘和利用。3.油料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文库和cDN…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22—23日,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高级研讨会”在武汉中油所召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  相似文献   

4.
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标准基因(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是指具有植物物种专一性且拷贝数恒定、不显示等位基因变化的保守DNA序列。可用于对基因组中某一目的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PCR反应体系中是否存在抑制物质。基于其物种特异性,内标准基因还能用于食品搀假使杂的判定。油料作物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油料制品的鉴别和转基因油料作物的检测急需使用内标准基因。目前,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还没有对它们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报道。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阐述了各物种已开发的内标准基因。并对这些基因从引物位置、扩增片段的大小、拷贝数等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综述了油料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研究概貌和存在问题,有助于对油料作物及其他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简讯     
“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高级研讨会”在武汉中油所圆满召开2005年4月22~23日,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高级研讨会”在武汉中油所召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薛勇彪博士、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戴晓枫博士、中国农…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1):F0002-F0002
OIL CROP SCIENC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30多年来出版《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基础上创办的亚洲唯一有关油料作物的专业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油茶、蓖麻、红花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油棕、油桐、麻疯树等重要油用林木,以及油用藻类等有关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植物营养、功能性脂质化学、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本刊还发表研究简报、讨论文章以及相关的学术动态等,提倡撰写简短的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2):F0002-F0002
OIL CROP SCIENC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30多年来出版《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基础上创办的亚洲唯一有关油料作物的专业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油茶、蓖麻、红花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油棕、油桐、麻疯树等重要油用林木,以及油用藻类等有关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植物营养、功能性脂质化学、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本刊还发表研究简报、讨论文章以及相关的学术动态等,提倡撰写简短的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亩,约占油料作物面积的98%,春秋植比例约为3:1,单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是我省典型的花生低产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技术推广手段较落后,物质配套服务跟不上,导致花生产量低而不稳,制约了花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搞好中低产花生增产技术大面积开发,对进一步挖掘花生增产潜力,促进我市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资助、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的中澳合作项目“花生条纹病毒诊断改良和防治”,于1996年开始实施,1998年结束。ACIAR邀请澳大利亚西澳洲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Jones博士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亚麻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及油料作物,每年亚麻产品出口创汇10-20亿美元.亚麻新品种对农业及亚麻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亚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并利用该技术改良亚麻品种.本文介绍了亚麻转基因技术的概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有关亚麻转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OIL CROP SCIENC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30多年来出版《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基础上创办的亚洲唯一有关油料作物的专业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油茶、蓖麻、红花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油棕、油桐、麻疯树等重要油用林木,以及油用藻类等有关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植物营养、功能性脂质化学、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本刊还发表研究简报、讨论文章以及相关的学术动态等,提倡撰写简短的讨论文章。OIL CROP SCIENCE为季刊(ISSN2096-2428,CN42-1861/S)、2016年正式出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向日葵生产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崔良基  刘悦  王德兴 《杂粮作物》2008,28(5):336-338
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干旱适应性强等特性,籽实含油率高,油质优良,许多国家广泛种植,现以成为世界第4大油料作物(仅次于大豆、油菜、花生)。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排在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和美国之后,居第5位。2007年播种面积102万hm2,总产量为192.8万t,单产1889.3kg/hm2,年总产值713305.9万元,年进口额47.6万美元,年出口额533.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能源油料作物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分析了国内外植物油脂的供需形势、我国耕地和边际地利用潜力、油脂植物资源的种属分布特点等,提出发展我国能源油料作物和生物柴油产业的3点建议:加大对边际地、油脂植物资源的调查等基础平台性研究,为政府决策和产业服务;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研究、推广、产业的良性循环;制定能源植物推广应用优惠政策、推动能源油料作物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亚麻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及油料作物,每年亚麻产品出口创汇10-20亿美元。亚麻新品种对农业及亚麻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亚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并利用该技术改良亚麻品种。本文介绍了亚麻转基因技术的概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有关亚麻转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15.
引种是育种工作中把优良品种迅速用于生产或研究需要的一种好方法。我国一些油料作物如甘兰型油菜、油用向日葵、油用红花等主要是靠引进资源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我国引入的油料作物品种不断增加。1971—1980年十年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共引入各种油料作物品种1037份,其中大豆413份,油菜279份,花生116份,向日葵163份,芝麻54份,油用红花12份。这些国外引进的油料作物品种在我国油料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了一定作用,有的已在生产上推广,有的在育种中成为重要亲本,育成了一些新品种。现把几种油料作物的引种利用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干燥是油料作物加工的必经环节,也是油料作物安全贮藏的前提。热风干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量大、可持续干燥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热风干燥过程本质上是湿热传递过程,基于实验及模型研究对油料作物湿热传递过程进行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部分油料作物热风干燥特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其湿热传递的实验和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并展望油料作物热风干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油料作物的40%左右。大豆加工产品广泛用于居民日常消费和饲料养殖领域,豆油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消费的40%;豆粕是重要的蛋白原料,占国内饲料蛋白原料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脂除食用外,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油漆和润滑油,和作为塑料工业的原料来源。目前,世界上约有40种植物作为油料作物生产植物油脂(Duffus和Slaushter,1980),但至今只有少量几种特油作物(如亚麻和蓖麻)大面积用于工业生产(Weiss,1983;Sa-lunkhe和Desai,1986)。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油料作物来满足工业对植物油脂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农业大力采用生物技术据美国《世界农业》报道,生物技术是美国农业生产者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据美国一家遗传工程开发中心最近的调查,从1983~1993年的10年间,由于采用了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科学成果,美国每年农作物收入增加了20~25亿美元。预计2...  相似文献   

20.
油料作物种子中的甘油三酸酯,其氢核具有磁共振现象,氢核越多则共振强度越大,表明种子含油量越多。依此原理制成的核磁共振分析仪,是开展油菜等油料作物含油量育种的得力工具,已于七十年代以来,为国际广泛采用。该仪器测定油料作物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