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次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火炬种源间生长、干形、结实等性状变异显著,变异届地理渐变型;影响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原产地的热量和生长期的降水量,生长最鬃种源原产地气温升高、无霜期长,6-9月降水量增加而增加,随纬度增高而下降,佛罗里达的马里斯、纳索、利维、估治亚的埃文斯、格林、南卡的乔治城,路易斯安娜的利爱等种源,为本次试验评选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1981年在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火炬松8a种源试验结果:①对不同种源火炬松的树高、胸径生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②火炬松种源(树高、材积)×地点的互作显著;③火炬松种源2、4年生树高、胸径和至8年生高、径生长相关显著,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④根据生长快、适应性强两项因子,综合评选出一批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及自然类型区的国外松树种及火炬松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在江苏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83年先后二次引进美国火炬松36个地理种源,选择能代表江苏丘陵山区气侯、土壤条件的南京市老山林场、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云台分场和东海县李埝林场等地造林试验。经多年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火炬松在江苏的地理变异规律,初选出了适合江苏不同地区生长的优良种源6个。其高、径、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湖北火炬松)大21.35—83.33%。进一步证明火炬松优于湿地松和马尾松。  相似文献   

4.
5.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湿地松种源8年的试验结果,对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及树种对比进行显著性检验,湿地松种源生长与原产地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种源×地点交互作用不显著,种源间病虫害无显著差异;在较北的河南鸡公山林场,产自南部的S-7及S-3受冻害较重,而对照种火炬松L-3未受冻害。2年生湿地松高、径生长与8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呈显著相关,这为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生长快与适应性强的特性,选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的湿地松优良种源及适宜发展的树种,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种源研究沈根度,胡世才,曹志荣,陈里娥,冯训仔,江家生,夏锡凤,余翔华(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火炬松(PinustacdL.)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广达14个州,是美国南方最重要的针叶用材和纸浆造林树种。我国引种已有50多年历史,由...  相似文献   

7.
经过3个年度种批的74个种源其9 ̄12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浙江地区火炬松种源间于生长、产量、形质和材性方面,主要性状的绝大多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受中度或中偏上广义遗传力的控制,干材干物质重的变幅和遗传变异系数较之其它性状更大。分析还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化与种源的原产地气候、地理位置重要因子有着复杂且多样的联系;重要性状相互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亦表现不一,特别是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两性状间  相似文献   

8.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用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较小,呈随机变异,  相似文献   

9.
10.
<正> 火炬松原产美国南部14个州,分布纬度28—39°N,经度75—97°W,海拔500—666m处。分布区内气候变化较大,年均温13—19℃,月平均温度2.2—17.2℃,年降水量1016—1520mm,无霜期6个月,分布区西部种源较耐旱,抗锈病强,南部沿海较北部及山麓种源生长快,但北部种源较耐寒。本研究通过火炬松耐寒种源试验,为我省火炬松引种栽培西北缘地区找出最优良种源,为火炬松营造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材性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云民  黄永利 《林业科学》1995,31(4):346-352
对生长于广西南宁地区相同环境下来自美国的18个种源10年生火炬松的材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材笥的种源变异。材性的地理变异模式及其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材性因子间及其与生长因子、形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广东遂溪进行的加勒比松种源试验表明,3个加勒比松变种及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雷州半岛正种加勒比松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病虫害少,抗风力强,湛江林木良种场种子园生产的正种加勒比松子代,其生长及干形有较大改善,可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广泛造林使用,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幼林阶段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不适宜在雷州半岛种植;巴哈马加勒比松可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种源试验表明,不同种源场圈发芽率、苗高、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些苗期性状差异与地理纬度呈负相关。5、6、19号种源表现优异,场圃发芽率、苗高和保存率均高地种源平均值。各种源7月份进入速生期,7、8月份苗生长量占全年的26%左右,10月开始陆续封顶。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种子园栽植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进行了 6m× 6m、8m× 8m和 1 0m× 1 0m等 3种栽植密度试验 ,1 3a结果表明 ,不同栽植密度的高、径、冠幅及产果量差异显著 ,以 8m× 8m密度能发挥个体与群体作用 ,产果量最高 ,6m× 6m次之 ,1 0m× 1 0m最差 ;在郁闭度进入 0 6以后 ,便逐渐抑制产果量上升 ,需及时疏伐 ;6m× 6m密度因单位面积株数多 ,早期较高产 ,适于早期丰产栽培 ,且因树体较小 ,便于采果。8m× 8m密度适于中长期经营 (1 3a以上 ) ,如需二者兼取 ,则可采用 4m×8m或 4 5m× 9m密度 ,中期疏伐 1次 ,这 2种栽植形式利于疏伐与机耕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人工林养分体内转移与内循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世民 《林业科学》2001,37(3):14-19
对江苏省下蜀林场火炬松人工林 (15年生 )地上部分养分体内转移和内循环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在体内养分转移中 ,叶的贡献最大 ,N、P、K和Mg元素的平均转移量均大于枝和干 ;地上部分养分N、P、K和Mg元素的转移率分别为 44 9% ,34 5 % ,2 0 8%和 30 7%。 (2 )地上部分养分归还量N、P、K、Ca和Mg元素分别 5 5 787,6 13,2 6 70 ,70 79和 2 0 30kg·hm- 2 ·a- 1 分别占需要量的 36 6 7% ,44 6 5 % 5 5 3% ,78 0 2 %和 42 84% ;地上实际消耗土壤中的养分量N、P、K、Ca和Mg分别为 2 2 48,2 13,4 6 4,2 6 98和 7 41kg·hm- 2 ·a- 1 ,分别占吸收量的 2 3 99% ,2 2 76 % ,11 84% ,2 4 32 %和 2 1 0 9%。 (3)与当地的杉木林和次生栎林相比 ,该火炬松人工林养分利用率高 ,并处于养分消耗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共收集马尾松分布区内126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内五个具代表性的试验点采用统一设计营造试验林。经6年的观察和测定,取得种子、苗木和幼林期的表型资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性状与纬度、经度的相关分析,主要性状与产地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认为,马尾松具有纬向倾群变异模式。对8-12项性状进行主分量分析,并运用类平均法作系统聚类,综合2个试验点的聚类结果,提出马尾松种源可划分为3个带4个区。选取生长、适应等五个性状作判别因子,结合高生长稳定性分析,为省内各试验点代表的不同生态区初步评选出适生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翁源县江尾镇低丘赤红壤上,对7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抚育强度、季节和次数进行了研究。2年试验观测,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前的本底生长量对抚育后2年的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剔除本底生长量的差异后,穴垦抚育的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显著或较显著高于全垦和带垦抚育,而全垦和带垦抚育间生长量的差异则不明显;抚育季节、次数的不同以及其与抚育强度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英德县桥头镇低丘台地上,初植密度为1230株/hm^2的7年生火炬松人工林进行了不同间伐强度的试验,间伐2年后的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火炬松人工林的胞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单位面积积蓄积总量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