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氮(N)、磷(P)和有机肥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北黄土高原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用量及其肥效反应模式田间试验,求得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并分析了N、P和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影响最大,N肥和P肥的影响相当;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黄瓜产量还在不断增加,N、P化肥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有增产效果,用量继续增大时导致黄瓜产量降低。根据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提出在黄瓜目标产量83000~88000kg/hm2之间的N、P和有机肥优化施肥方案:N肥用量809.2~1313.1kg/hm2,P肥用量(P2O5)583.1~978.6kg/hm2,有机肥用量64.0~151.3t/hm2;N∶P2O5为1∶0.72。  相似文献   

2.
在宁南山区旱农试区,通过大田试验进行施肥和降水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和春小麦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春小麦的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降水最小。并提出了不同降水年型的合理施肥范围,分析了最大和最佳产量的施肥组合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旱区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自1984年开始的长期不同轮作与施肥试验表明:种植作物可提高土壤供氮能力6.88%~36.58%,以种植苜蓿提高幅度最大,最裸地的1.37倍,长期施用氮肥、磷肥、有机肥及三者配施可提高土壤供氮能力9.8%~133.98%,其中以施氮、磷及有机肥玉米连作提高幅度最大,不同轮作系统中土壤供氮能力:粮草3年轮作〉粮草8年轮作〉粮豆3年轮作〉粮饲豆4年轮作;种植作物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氮水平,提高剖面土壤供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2007,(2):48-48
1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其一施肥原则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豫西黄土丘陵区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1)施氮和施磷均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株高,穗长,单株干重、穗粒数和穗粒重、施磷还可显著提高单株成穗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施氮显著降低小麦的经济系数。(2)施肥可改善小麦的单株性状发育,耗水增加,但氮肥肥效主要表现在拔节以前,而磷肥肥效主要表现在拔节以后。(3)施肥对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WUE;灌浆期干旱是导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旱作山地红枣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P、K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了矮化密植枣树N、P、K肥效及优化施肥模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对红枣产量的综合效应表现为K肥N肥P肥。试验建立了黄土高原丘陵区秸秆覆盖条件下矮化密植枣树优化施肥模式,根据优化施肥模式,提出了在18 000~25 000kg·hm-2范围内红枣高目标产量的N、P、K优化施肥方案:施N用量为267.8~518.6 kg·hm-2,施P2O5用量为83.7~360.04 kg·hm-2,施K2O用量为438.0~491.0 kg·hm-2。氮磷钾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提高红枣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依次为32.5%、0.82%、1.8%、1.01%,而氮磷钾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红枣黄酮含量相对降低,其降低百分比为40.4%,表明红枣施氮磷钾肥比不施肥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回归饱和最优设计 ,对宁南三区 3种不同立地农田生态系统影响春小麦产量地氮肥和磷肥的用量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建立了春小麦施肥效益函数模型 ,通过对函数模型分析 ,确定了最大产量效应和最佳经济效应的施肥组合方案 ,明确了模型因素效应顺序和高产施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莜麦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总蛋白质产量与施氮总量及追施比例之间的效应方程,求解不同边际利润下的最佳施氮量及追施比例。结果表明施氮量改变,直接影响最佳追施比例、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生物产量等,施氮量在17.25~120.75kg/hm2区间内,各种目标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稳定增加,在合理的施氮量区间内实现既定产量,施氮总量与追施比例可以消长互替,降低追施比例则增加氮素总量,或增加追施比例则可以减少氮素总量。得出了不同目标产量时的最佳氮肥用量与追施比例和对应于氮肥不同用量的最佳追施比例及理论产量的动态施肥模式的数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肥料配比试验,研究了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使优质强筋小麦增产幅度为21.3%~37.9%,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0.8%~5.3%和2.8%~16.7%,对沉降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对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1989~2005年育成的23个冬小麦品种,每个品种用2004~2006年在陇东学院试验农场3年试验的混合材料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并以测试的平均值与全国小麦品质性状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冬小麦品种的品质较好,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等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针对该区冬小麦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发挥生态优势,确定主攻方向,加强通用型优质品种的选育,以强筋品种带动一般品种应是今后一个时期注重的生产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省长武县所处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并结合Norm值的方法,筛选出活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粘粒、CEC、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转化酶等12项指标,建立了黄土沟壑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采用客观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两种类型的权重系数,分别计算了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发现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另外,把由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与利用偏相关系数法计算出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两者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在该地区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各因子的隶属度表明,活性有机质是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全氮次之。几种不同方法计算的土壤质量表明,果园土壤质量优于农田土壤的,不同地形部位土壤质量比较发现,塬面的土壤质量相对最高,坡地(梯田)次之,河滩地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坡地农田土壤质量和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坡地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1995—2019年)为基础,选取裸地(LD)、对照(CK,不施肥)、单施氮肥(N1、N2处理分别为:尿素55.2、110.4 kg·hm-2)、氮磷肥配施(N1P、N2P处理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55.2+90、110.4+90 kg·hm-2)6个处理,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谷子产...  相似文献   

14.
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 ~ 2010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分别以宁春11号和宁春16号小麦为供试作物,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优化施肥(OPT)和习惯施肥(CON)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表观评估了土壤—小麦体系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OPT和CON都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并促进籽粒N和地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设计 L18(61×36)在宁夏盐池次生盐碱地进行草地建植试验,探讨牧草品种、有机肥、NKP 肥及苦豆子秸秆对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设计方法得到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及降低胞间 C02浓度(Ci)的最佳组合为草木樨(Melilotus offcinalia)+有机肥36 t?hm -2+NPK(N 165 kg?hm -2、P 135 kg?hm -2和 K 135 kg?hm -2 )+秸秆15 t?hm -2 ,这与 Pn 、Gs 、WUE 、叶绿素含量最高及 Ci 最低的处理15相一致,证实了正交设计结果的可靠性;4个因素对蒸腾速率(Tr)、Pn 、Gs 及 Ci 的影响程度大小均为品种>有机肥> NPK >秸秆,对 WUE 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品种> NPK >有机肥>秸秆;品种和有机肥对 Pn 、Tr 、Gs 、WUE 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 P <0.01),NPK 对 Pn 、Gs 、WUE 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 P <0.01),对 Tr 和 Ci 影响显著(P<0.05),苦豆子秸秆对 Pn 和 WUE 影响极显著( P <0.01);豆科的 Pn 、Tr 、Gs 、WUE及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禾本科(P<0.05),草木樨的 Pn 、Gs 、WUE 及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禾本科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 )的 Pn 、WUE 及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相关分析表明,Pn 与 Tr 、Gs 、WUE 及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 Ci 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基于洛伦茨曲线的陕北黄土高原降雨分布不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建立的基尼系数降水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延安市和榆林市1961—2010年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并用Mann—Kendall方法趋势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基尼系数分别为0.61和0.56;大于1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年份占总年份的比例分别约为33%和16.7%。榆林市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下降趋势;延安市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上升趋势。榆林市的降水分布不均性增强,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小的月份所占的比例较大;延安市降水分布趋于均匀,降水量大的月份所占比例增加。榆林市在1972、1986年和1997年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有较大波动,这些年中降水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大的月份引起的,同期也是土壤干旱异常的年份。因此,洛伦茨曲线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量化评价降水分布时间不均匀性及其成因,为研究土壤干旱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成因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预测及旱情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了土壤水分的消退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揭示了土壤水分的消退规律.结果表明,从最适宜土壤湿度的上限开始,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消退为对数曲线.从最适土壤水分含量的上限到下限需5 d时间,土壤失水速度为13.4 mm/d;从轻旱上限消退至严重干旱需20 d时间,土壤水分散失速度为3.9 mm/d.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及土壤干旱预警模型,经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实测值的检验表明,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土壤干旱预警模型在预测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时准确率比较高,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包含了2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7个作物13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还特别介绍了CERES-小麦和CERES-玉米模型品种遗传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取值范围,为DSSAT3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