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定植密度对大白菜采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种密度下研究了大白菜采种的产量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早熟材料以3600-4000株/666.7m^2,中熟材料以3300-3700株/666.7m^2,晚熟材料以3000-3400株/666.7m^2为适宜定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实地访问、调查表明,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PengZXetZhangBY,sp.nov.)广布于甘肃南部与青海东部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区,随海拔的升高,其发生危害也越重。在各类杂草中串珠藁本占61.0%~98.0%.还发现前茬是蚕豆、油菜的小麦田发生较轻,前茬是小麦、青稞的蚕豆、油菜田发生则较重。田间试验表明,串珠蒿本密度与小麦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当每公顷密度由0增至900万株时,小麦每公顷减产由0增至852.0kg.  相似文献   

3.
烤烟硼肥效应及经济合理施用量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a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在黑起土上的烤烟,施用硼肥后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烟叶产值增加21.25 ̄31.38元/666.7m^2,其经济合理的施硼量范围为0.10 ̄0.35kg/666.7m^2,此时产值大于429.0元/666.7m^2。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玉米丰产栽培要素,采用正交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试验因素中,以播种期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每666.7m^2单产极差达130kg,适期播种可定为3月25日到4月12日;其次是施肥量、单产极差为98.9kg,按三要素1:0.5:1比例,每666.7m^2施纯氮量以10 ̄15kg为宜;在3500 ̄4500株的种植密度水平下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东魁杨梅对主要矿质养分的年间吸收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东魁杨梅树体的解体调查结果表明,杨梅未结果幼年树(18株/666.7m^2)年间养分吸收量为N2.62kg,P2O50.37kg,K2O2.42kg,CaO1.29kg,MgO0.44kg,吸收比例为100:14:92:49:17。结果成年树(18株/666.7m^2,产量1350kg)年间养分吸收量,依次为9.4kg,0.9kg,10.6kg,4.7kg1.5kg吸收比例为100:10:113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能抛秧,头季稻栽密度,氮肥基肥用量、促芽肥施用水平、留桩高度、发苗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经数学模拟选优,抛载再生稻获得300kg/666.7m^2产量,需抛栽2.18万丛/666.7m^2,氮肥基肥施用量占76%,催芽肥施用尿素19kg/666.7m^2,留桩高度45cm,发苗肥尿素施用量6.7kg/666.7m^2,为最佳组合,为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作方式的棉花品比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麦垄移栽棉花以中熟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麦垄点播棉花则中早熟和早熟品种产量高。在品比试验的基础上,用中熟品种中棉19和中早熟品种陕198分别进行了不同密度试验,两种种植方式棉花产量都与密度成正相关,麦垄移栽密度应不小于5000株/666.7m^2,麦垄点播密度应不小于6000株/666.7m^2。  相似文献   

8.
混生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杂草株高、干重指数越大,危害期越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越大,损失越严重。杂草相对株高干重积与危害期对小麦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S”型生长曲线正相关,杂草防除经济阈值为株高干重积102.1m·g·m^-2(混合密度为15 ̄20株/m^2);危害临界期为小麦拔节前。并建立了混生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关系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实地访问,调查表明,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PengZXetZhangBY.sp.nov)广布于甘肃南部与青海东部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区,随海拔的升高,其发生危害了越重,在各类杂草中串珠藁本占61.0%~98.0%还发现前茬是蚕豆,油菜的小麦田发生较轻,前茬是小麦,青稞的蚕豆,油菜田发生则较重,田间试验表明,串珠藁密度与小麦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当每公顷密度由0增至  相似文献   

10.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施肥量,密度为因素的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两因素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施肥量〉密度;因素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总趋势是低肥水平宜密植,高肥水平宜稀植;取得1200kg/666.7m^2以上产量的最优因素组合为每666.7m62施肥13.176-36.42kg,种植3591株-5338株。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广西大化县的石韦叶斑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Penz.)Sacc.].病害叶部症状初为凹陷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部褐色.病斑外缘可见黄色晕圈.该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5℃,最适温度为30℃,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最适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在相对湿度低于90%时不能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G-果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硝酸钾,分生孢子形成最适碳、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可溶性淀粉和大豆粉.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200光合分析仪,对沙漠绿洲边缘流动沙丘上分布的沙蒿和油蒿光合速率进行了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测试.结果表明:沙蒿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出现在9:00为19.096 μmol·m-2·s-1,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5:00为14.646 μmol·m-2·s-1;油蒿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为23.03 μmol·m-2·s-1.沙蒿Pn平均高峰值在6月份为11.9848 μmol·m-2·s-1,油蒿Pn高峰值出现在7月份为11.394 μmol·m-2·s-1.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沙蒿和油蒿的平均WUE分别为0.8367和0.4405.相关分析表明,沙蒿Pn与其影响因子I、Cs、 Gs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i、Rs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呈不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油蒿Pn与I、RH、Gs、Cs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呈不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并得出了沙蒿与油蒿I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对70%TM435 WG防治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TM435WG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各供试剂量对婆婆纳和猪殃殃的株防效分别达86.6%和76.5%以上,鲜重防效分别达97.93%和88.54%以上,均显著优于20%使它隆EC600 mL/hm2处理.综合成本、安全性及除草效果,建议70%TM435 WG在关中地区冬麦田的适宜用药剂量为30~45 g/hm2或15~30 g 助剂150 g/hm2.  相似文献   

14.
陕西辣椒疫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个辣椒疫病病原分离物鉴定结果表明,陕西辣椒疫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病原菌的抱子囊有卵形、近球形、长椭园形、梨形和不规则形,长宽比1.5-1.6,乳突明显,没有层出现象,会脱落,带有长柄,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绿不敏感,寄主范围广泛.此外,确认ph1的致病性较强,可用于杭性筛选.  相似文献   

15.
以白菜、萝卜、莴苣为受体,以华南地区含羞草科入侵植物含羞草和金合欢的水浸液为供体,应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供体植物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羞草和金合欢水浸液对白菜、萝卜和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水浸液浓度为0.20g·mL-1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比较两种供体植物对3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金合欢明显高于含羞草;对两种供体植物水浸液的定性鉴定显示,均含有酚类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16.
对Olpitrichum africanum (Saccas)Zhang et Li com. nov.的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1)O.africamm是一种接触性活体营养菌生真菌,它产生球形或指形的吸收细胞从寄主真菌上取得营养;(2)O.africanum的寄主范围较广,能在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芽枝霉属的17种真菌上寄生;(3)O.africaunm不能生长在缺乏寄主的GYA培养基上,当在GYA培养基上加寄生菌的菌丝提取液时,可以在GYA培养基上获得它的纯培养;(4)O.africanum对营养的要求较特殊,它仅在酵母浸汁和葡萄糖或果糖为氮源和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17.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18.
在23℃下,分别用2、5、10、20、40、80和160 mg单宁酸与食物(5 g)充分混合,饲喂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is)幼虫,观察幼虫死亡数量,蛹的质量、总食量和幼虫期发育历期的变化,以了解单宁酸对门源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剂量对门源草原毛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单宁酸剂量的增加幼虫的取食效率、生长率、体质量及存活率随之降低.单宁酸抑制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的效应与其摄取的单宁酸的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9.
以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RL-1(Streptomycesvenezuelae var.qinlingensis RL-1)为出发菌株,应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将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后的孢子涂布于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10μg/mL)的培养基平板上,获得146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并从中筛选到对稻瘟病菌拮抗性能为出发菌株的3.77倍、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Glx-93.进一步生测试验表明,突变株Glx-93对5种病原真菌和4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比原始菌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描述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外部形态、雌雄外生殖器特征.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隶属鳞翅目卷蛾科(Tortricidae)卷蛾亚科(Tortricinae)云卷蛾族(Cnephasiini).该种主要特征是:前翅窄,底色灰色,基斑不明显,中带宽;雄性抱器腹细,与抱器瓣等长,末端游离部分较长,阳茎与抱器瓣近等长;雌性交配囊内无囊突.研究标本保存在宁夏大学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