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昌  王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02-203
根据1981~2000年期间民勤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运用逆向限制因子修正法对民勤县春小麦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通过比较估算结果与实际产量,表明灌溉条件下,民勤县春小麦产量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此提出提高春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和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千粒重,灌浆速率与千粒重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如能将光合速率提高10mgCO2/(dm^2.h),则千粒重相应提高3.3g,产量提高10%-15%,而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间相关性极低;参试10个春小麦品种(系)间的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及选配组合,有可能选育出高光效、高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花后高温条件下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后高温降低了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花后5~10 d影响最大,导致春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采取相应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夏春小麦的单产.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灌区不同时期种植的春小麦品种的群体光合特性研究表明,在宁夏灌区春小麦改良过程中,不同品种的群体光合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宁夏平原春小麦随品种的更新,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NAR)有增加趋势,叶面积(LAI)、光合势(LAD)、作物生长率(CGR)逐渐增加,叶面积比率(LAR)逐渐下降,干物质累积量、子粒产量、生物产量有明显提高.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CGR,LAI,LAD与子粒产量、生物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CGR对子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直接作用都是最大的.因此,从群体光合作用考虑,提高作物生长率,降低叶面积比率,适当扩大叶面积,延长叶面积持续期是增加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温干旱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小麦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模拟花后高温干旱,研究花后高温干旱对春小麦光合速率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春小麦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分配到库的养分量、粒质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温度;温度一定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出现相似的变化趋势;高温、干旱均导致两品种春小麦的光合速率下降、充实度下降、产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3.15%~60.83%,产量下降9.1%~39.54%,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可以通过相应的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干旱对春小麦的危害,以提高春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春小麦品种(系)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春小麦品种 (系 )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各品种 (系 )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特性的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生理性状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品种 (系 )的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 ,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品种 (系 )其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光合效率低的品种 (系 )则产量也低。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求算了沈阳地区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分析了沈阳地区水稻产量的上限。分别用全生育期太阳辐射和产量形成期太阳辐射求算了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重点讨论了水稻群体变化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很大.在品种改良和技术措施方面的改进仍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宁夏春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Fv/Fm)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4个春小麦品种的Pn、Fv/Fm和RWC与对照相比均下降,并且下降幅度随春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认为Pn、Fv/Fm和RWC可以作为宁夏春小麦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磁联度理论,对1997~1999年甘肃省春小麦区试河东片参试的8个春小麦品种(系)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的8个春小麦新品种(系)中,以93兰6-2关联度最大,其次是8797-21、92鉴46,说明93兰6-2综合性状最好,8797-21、92鉴46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选用6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花后20 d旗叶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以期为今后河套地区制定春小麦育种目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巴麦12号、内麦17号的光合速率和产量均高于对照永良4号,其他3个品种的产量与对照产量持平或略低于对照。因此,巴麦12号、内麦17号更适合河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源库调节对大豆光合速率及同化产物运转分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改变大豆源库比例,分析了大豆不同品种在不同库/源比条件对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及结荚后同化物质生产、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之增加,叶片光合生产潜力可进一步发挥,光合产物有效性提高,同时提高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库源比大的品种产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青春38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相对最高、光合速率相对最大,宁春50号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对最大、胞间CO2浓度值相对最高;各品种间农艺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宁夏春小麦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宁夏不同时期种植的春小麦品种进行光合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光合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目前生产上推广利用的育成品种,其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及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也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第3叶0.86(p〈0.01),旗叶0.705(p〈0.05);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与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各设1个典型观测点,进行田间栽培,对比分析其光合特性、光能利用率和生产潜力,以期为豫中和豫北两地区冬春性小麦品种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主要生育时期,豫北地区小麦旗叶的SPAD值高于豫中地区(冬性品种除外);同一品种在豫中地区的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AR)高于豫北地区,开花期两地区冬性品种(济麦20)最大,弱春性品种最小,不同冬春性类型间差异显著;两地区各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Pn下降较Gs更加剧烈,而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豫中和豫北地区小麦总光能利用率以弱冬性品种最高,两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20.67%和22.76%,光温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40.72%和43.31%。  相似文献   

15.
松嫩三江平原作物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关于作物潜力估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松嫩-三江平原(7个站点)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春小麦)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光合潜力分布为西南部多,向东北逐渐减少,与太阳总辐射的分布规律一致;气候潜力的分布则比较复杂,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松嫩平原西南部及三江平原中南部各有一高值区。在松嫩平原区,作物生产主要障碍因子是水分条件,而在三江平原区,主要障碍因子则是热量条件。本区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6.
选取周口10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气候线性倾向率法、相关分析法、ArcGIS空间插值等,分析周口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周口夏玉米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较大;光合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带状分布,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气候生产潜力呈辐散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河套地区种植不同春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差异,为今后河套地区制定高产春小麦育种目标提供参考。试验选用6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花后20天旗叶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等差异,结果表明:巴麦12、内麦17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永良4号。巴麦12号的粒长、粒宽和千粒重是最大的,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巴麦12的产量最高,达8494kg/hm2,显著高于对照永良4号,内麦17次之,其他三个品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巴麦12与内麦17旗叶光合特性表现优良,水分利用率和产量表现较好,所以这两个品种是较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8.
硫、6-BA、水分和温度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体测定法,研究了硫、6-苄氨基腺嘌呤6-BA、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的温度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营养对春小麦幼苗NRA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具有提高春小麦幼苗NRA的作用,1×10-7g/L的效应最为明显;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可提高春小麦植株体内的NRA,而干旱胁迫会使NRA急剧降低,抗旱品种的NRA高于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9.
硫、6-BA、水分和温度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3):268-272
采用活体测定法,研究了硫、6-苄氨基腺嘌呤6-BA、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的温度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营养对春小麦幼苗NRA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具有提高春小麦幼苗NRA的作用,1×10-7g/L的效应最为明显;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可提高春小麦植株体内的NRA,而干旱胁迫会使NRA急剧降低,抗旱品种的NRA高于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西省91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气象数据和茶叶产量资料,分析了江西省茶叶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江西茶叶的光合生产潜力呈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上都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三者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6.23、36.78和16.98 t/hm2;近59年来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以-1.11、-0.38、-1.04 t/(hm2;近59年来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以-1.11、-0.38、-1.04 t/(hm2·10a)的速率下降;影响江西省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其次是太阳辐射和气温;江西省茶叶生产的资源利用率逐年提升,但仍然偏低,全省多年平均资源利用率仅为4.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