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哥斯多黎加热带湿地林带,依照需要时间和精度比较了四种不同的清查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用非限制性随机抽样设计的,并且这四种方法的各个样地都用同一样地中心。这四种方法是:(a)在10×50米样地上调查所有胸径≥20厘米的树;(b)点抽样;(c)测定离样地中心最近的六株树;(d)测定10×50米样地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单介绍了GPS概况,并根据美国、加拿大林业工作者的样地定位试验,说明了用差分法样地定位误差在10米之内。用自动选择连续测定加后处理(不用差分法)的方法误差在20米之内。不用后处理的其它直接测定方法误差在30米以上。林冠对GPS接受卫星信号有影响。用GPS样地定位比传统方法样地定位效率高。无样地定位经验的新手用GPS定位受益大。  相似文献   

3.
《安徽林业》2005,(4):20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绩溪县镇头林场选择了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杉木迹地更新混交造林试验,在林分林龄、立地条件、营林措施基本一致的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纯林林地中布设样地进行对比研究.样地面积10米×10米,分别为马尾松×光皮桦(Ⅰ)、马尾松×光皮桦(Ⅱ)、马尾松×响叶杨、马尾松×枫香,按检测样地常规调查方法进行每木检尺.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GPS概况,并根据美国、加拿大林业工作者的样定位试验,说明了用差分法样地定位在10米之内,用自动选择连续测定和加处理(不用差分法)的方法误差为20米之内,不用后处理的其它直接测定方法误差在30米以上,林冠对GPS接受卫星信号有影响,用GPS样地定位比传统方法样地定位效率高,无样地定位经验的新手用GPS定位受益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索不同测树方法的抽样调查经验,1973年4~5月我们在通山县三界小片林区作了试验。试验方法是借助1∶5万(放大1∶3万)的旧航空象片,结合1∶5万地形图,进行机械布点。在调绘面积100.0公顷(实测面积92.1公顷)的有林地内,共设置60块0.10公顷“方形样地”。于每一块样地中心点(对角线的中心点22.36米处)分别设置“角规样地”、“定株样园”作对照样地,再分别不同测树方法计算样地及总体特征数。为了检验调绘精度及不同测树方法抽样精度资源数,对试验区的面积用罗盘仪实测,全林每木检尺,并将总体蓄积量的抽样理论误差  相似文献   

6.
米槠是南方集体林区优良乡土树阔叶树种之一,研究米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其种群的保护及合理经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米槠样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扩散指数(Iδ)、Cassie指数(Ca)、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值(M*/x)对天然米槠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槠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聚集分布,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其分布趋势体现为无规律分布向聚集分布转变;推测米槠种群在天然条件下更新的最适面积为700~800 m2。这是因为米槠种实较大较重,主要依靠重力传播。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建议对米槠种群的其他结构特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凋落物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凋落物对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评估森林土壤CO2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林龄约200年的米槠天然林和林龄50余年的米槠人工林为对象,在每种林分内设置3块20 m×20 m样地,每块样地内随机布设9个1 m×1 m的试验小区,设置对照(CK),枯落物、凋落物去除(no Litter,NL)和枯落物保留、凋落物加倍(double litter,DL)3种处理。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每月月中及月末在9:00—12:00采用LI-8100A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并测定5 cm土深土壤温度及0~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结果】研究期内NL、DL、CT处理的土壤温度在米槠天然林分别为18.2,18.0和17.98℃,在米槠人工林分别为18.68,18.70和18.76℃,均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林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天然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在米槠天然林中为11.8%,在米槠人工林中为29.7%;米槠天然林DL处理比CK处理土壤呼吸年通量增加了25.2%(P0.05),表现出激发效应,而米槠人工林DL处理土壤呼吸年通量与CK无显著差异;2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深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与0~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凋落物添加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呼吸产生激发效应,而对人工林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森林抚育采伐对温带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吉林蛟河4块1 hm2的针阔混交林采伐样地为研究对象,样地于2011年7月建立,2011年12月进行抚育采伐作业,并于2015年7月对保留木进行复测。采集、测定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片碳氮比和最大树高6类植物功能性状数据,根据物种之间的性状距离和谱系距离构建功能性状树和系统发育树。通过Blomberg’s K值法检验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利用功能多样性指数和最近邻体性状距离指数计算2011年采伐前和2015采伐后不同空间尺度上(10 m×10 m、20 m×20 m和50 m×50 m)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功能结构的变化情况;利用谱系多样性指数和最近亲缘关系指数计算群落谱系多样性和谱系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树木4年间平均胸高断面积的增长量来量化保留木的生长差异。【结果】除叶面积外,其余5类功能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抚育采伐前后,群落功能结构和谱系结构的变化具有尺度依赖性,在10 m×10 m尺度上,采伐后群落的离散度上升,聚集度下降,在20 m×20 m和50 m×50 m尺度上,采伐后群落的离散度下降,而聚集度上升;功能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对采伐强度的响应同样存在尺度效应,中低强度抚育采伐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仅体现在小尺度上,而高强度抚育采伐即使在大尺度上也会对群落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经历不同强度的抚育采伐后,样地内保留木的生长差异表现为中度采伐样地重度采伐样地轻度采伐样地对照样地。【结论】中低强度的抚育采伐能够优化群落的功能结构和谱系结构,从而达到促进资源利用、加快保留木生长的目的;高强度的采伐会导致生态位空间过度释放,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树木生长,也会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从调整群落结构、促进保留木生长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对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抚育采伐作业应控制在中等强度以内。  相似文献   

10.
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探讨利用遥感图象进行宜林地分类,和预报生产潜力的可能性。本次试验于1978年12月中旬至1979年2月在云南省腾冲县试验区进行。其方法是在试验区的各宜林地类型及部分森林类型中设置了31块样地,进行了植被、土壤等专业的综合调查,并利用新近拍摄的比例尺大约为1:34,000的黑白全色片,假彩色红外片,1:13,000的黑白红外片等航空照片,在现场作目视判读训练。同时,在试验区不同位置上,总面积为18,500公顷的三个样区内,进行了小班调查。每个小班均设置了5米宽的带状实测样地。样地实测的内容包括各项测树因子,并测定了样地内最高的三株树的树高(精确到0.5米),作为编制立地指数图表的材料,还记载了各小班的生态因子:坡度、坡向、海拔、土壤等等。室内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树之最     
地中海西部西西里岛上有棵“百骑大栗树”。这颗树树干圆周长五十米,是世界上最粗大的树。印度有一棵榕树,中心树直径十米,此树有四千三百条支柱根,其树冠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两万人在树荫下乘凉,是世界上最宽阔的树。北美洲的内华达山上,有额巨大的杉树,材积居世界首位。其树高一百四十二米,上下几乎一样粗,圆周长三十米,重量约有六千吨左右。据计算,如果用这  相似文献   

12.
《模拟样地抽样法试验初报》(以下简称《模》文)于1975年发表后,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为了探讨这种方法在四川林区的适用情况,我省一、二大队于1976年在雅江、义敦、色达等林区,对模拟样地、象限模拟样地、定株样圆、常规样地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地区总面积为286.3公顷,最后用全林检尺做了检验。试验表明,模拟样地精度是可靠的,可以在森林调查中推广。但是,我们也觉得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使它更加完善。本文仅就模拟样地在四川林区的应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进行讨论。一、关于模拟样地面积计算公式问题模拟样地是一种只有理论边界而无实际边界、各样地林木株数相等而面积不等的实测样地。样地面积是通过量测中心点0号树距其最近几株树的平均株距,并将其模拟成正多边形计算的。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研究区,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样地(清查样地)数据和 Landsat TM 影像,用序列高斯协同仿真方法模拟全县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在此基础上,用总体估计值一致性( OEC)、仿真变动系数均值( ACV)和相对均方根误差( RRMSE)指标分析仿真精度;用设置于清查样地周围的临时样地(验证样地)数据与 LandsatTM 数据进行森林碳序列高斯块协同仿真,分析清查样地的空间代表性和森林碳分布空间仿真的尺度上推方法。结果表明:仙居县2008年森林总碳储量仿真估计值为2667878 Mg,大部分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山区,中部东西向条带状低海拔区域分布较少;区域碳密度仿真估计值为0~65.66 Mg·hm -2,无论是全部样地还是减少一半样地,仿真结果总体均值均在抽样估计置信区间以内;基于清查样地与基于加密的验证样地森林碳仿真结果表明30 m ×30 m水平样地位置碳密度相关系数达0.95,以清查样地为中心1 km ×1 km 块的碳密度相关系数为0.85,说明1 km ×1 km样地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块仿真效果满意;以(1-RRMSE)/n定义成本效益,则使用一半样地得到的成本效益优于使用全部样地的结果,用此指标有望找到满足给定精度的最经济的样地数量。  相似文献   

14.
<正> 为确定面积为50至1000米。圆形样地的边界,设计制造了一种仪器(见图1)。它是在  相似文献   

15.
以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CTAB法对南岭黄檀边材进行总DNA提取,利用引物对r 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南岭黄檀及其近缘树种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可以成功提取南岭黄檀边材总DNA,并在模板稀释倍数为1×10-2~1×10-3倍时可成功PCR扩增出r DNA-ITS序列,并基于r DNA-ITS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TS序列对南岭黄檀进行分子鉴定,为南岭黄檀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贵刊开展省树讨论,我是位邮电职工,也发表点意见。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美称,分布在云南的一类珍稀保护树种就有珙(王同)、秃杉、望天树、树蕨(桫椤)等四种,选省树就应该从珍贵稀有树种中考虑。这四种一类保护植物,比较起来,我认为,珙(王同)是当之无愧的省树。珙(王同)又叫鸽子花。它花如飞鸽又是濒危灭绝的树种,因而称著于世。珙(王同)是落叶大齐木,直径可达一米,树高二十米,每年春天翠绿的叶子衬托着乳黄色的花萼,满树鲜花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二年七月对漫江进行经济植物调查中,在漫江东部距漫江三十公里,即北纬40°47′—41°50′,东经127°50′—127°52′长松公路南侧三公里的大殃殃地,发现一片呈马蹄形公布,长4500米,宽160米,面积约72公顷的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n—pyrusbaccata L)纯林。从林相景观看去,象一片家植的果树园。树与树的距离大体相等,天然整技也比较好,特别是林冠下缘比较整齐,林内通视透光。通过样地调查测算,这块林分平均高10.5米,平均直径16.1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亚热带萌生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后的初期效果,选取分布在浙江省遂昌县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样地(样地1,林分年龄20~30年;样地2,林分年龄>30~40年;样地3,林分年龄50~60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封禁(对照)、传统经营和目标树经营,通过2017年(试验前)和2020年(试验3年)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普通林分幼龄期中选目标树采取劈草、翻土、施肥、修枝的综合培育措施,发现处理3a后不同坡位监测样地总蓄积量及其连年生长量较与对照样地的蓄积增长量分别提高了50%和30%以上,监测样地目标树蓄积量及其连年生长量则较对照样地分别提高了50%~70%和30%~160%;监测样地总蓄积量和目标树蓄积量连年生长量在处理第1年、第2年、第3年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对杉木目标树经营技术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桉(E·exserta)、隆缘桉×柳桉、柳桉×大叶桉(E·robusta)、隆缘桉×巨桉(E·grandis)、隆缘桉×大叶桉五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和父母本以及对照种的种子,分别于翌年春天用容器育苗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四次重复。从测定的数据表明:除柳桉×大叶桉这个组合外,其他四个杂交组合的子代(F_1,下同)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以柳桉×隆缘桉的子代生长较好,二年生平均高10.1米,平均胸径7.36厘米,平均单株材积0.0235立方米,与双亲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长89.5%,与最大亲本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