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栽培种生姜的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并对获得的生姜组培苗进行了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生姜幼苗增殖诱导分化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在此培养基上可实现生姜幼苗增殖与生根的同步培养以及一步炼苗与移栽,增殖倍数达到3.00;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生姜炼苗移栽4种栽培基质中以椰糠和蛭石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草炭和棉籽壳的成活率很低,其中蛭石移栽的生姜幼苗较椰糠移栽的幼苗植株生长更健壮,根系发达且不定根较多,叶片黄化较轻;生姜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发现均不含CMV和TMV这2种病毒,组培苗可用作当地栽培种生姜的无毒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栽培种生姜的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并对获得的生姜组培苗进行了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生姜幼苗增殖诱导分化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在此培养基上可实现生姜幼苗增殖与生根的同步培养以及一步炼苗与移栽,增殖倍数达到3.00;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生姜炼苗移栽4种栽培基质中以椰糠和蛭石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草炭和棉籽壳的成活率很低,其中蛭石移栽的生姜幼苗较椰糠移栽的幼苗植株生长更健壮,根系发达且不定根较多,叶片黄化较轻;生姜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发现均不含CMV和TMV这2种病毒,组培苗可用作当地栽培种生姜的无毒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3.
栝楼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调节培养基营养与激素,以微型扦插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建立了栝楼无性繁殖体系及栝楼组培苗生产路线,成苗效率高,较适合初代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0.3mg/L+IBA0.06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0.15mg/L+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3~0.5mg/L;沙土混合移栽基质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成的栝楼组培苗整齐健壮,生长活性强。  相似文献   

4.
张溪香芋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溪香芋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香芋组培苗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移栽基质对香芋组培苗的影响,以期建立一套完整的张溪香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0.1%HgCl2(加2滴吐温-20)5~6 min消毒效果最好;较适宜张溪香芋茎尖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5 mg/L、增殖倍数达5.3,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20 mg/L+NAA 0.20 mg/L,炼苗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4∶1∶1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余平福  蓝学  覃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83-85,108
[目的]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方法]从外植体消毒、外植体出芽诱导、无菌芽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移栽等方面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结果]用75%乙醇30 s+0.1%HgCl_210 min+0.2%HgCl_25 min进行外植体消毒效果最好;较好的外植体出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4 mg/L+蔗糖3.0%,诱导率为80%;继代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 0.5 mg/L+KT 0.5 mg/L+NAA0.2 mg/L+蔗糖4.0%的有效苗最多,增殖系数为3.8;壮苗培养基以改良MS+6-BA 0.1 mg/L+NAA 0.2 mg/L+蔗糖3.0%的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1/3MS+NAA 0.5 mg/L+蔗糖1.5%的生根率最高,达85%;移栽基质以泥炭土∶黄泥∶河沙(V∶V∶V=1∶1∶1)的混合基质较好,30 d后移栽成活率高达90%。[结论]该研究基本建立了冬红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实现冬红组培苗木批量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优良小木漆的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建立小木漆组培技术体系,研究茎段消毒方法和茎段褐变防治、腋芽启动、幼苗增殖、幼苗生根培养基以及炼苗移栽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消毒以75%乙醇浸泡20 s,0.05%苯扎氯胺浸泡1 min,0.1%升汞浸泡20 min效果最好,外植体无污染;褐变防控的培养基以附加100 mg/L半胱氨酸的White培养基效果最好,褐变率仅为1.15%;腋芽启动培养基以White+半胱氨酸100 mg/L+6-BA 2.0 mg/L+NAA 0.5 mg/L效果最好,萌发率达91.67%;幼苗增殖培养基以MS+ZT 0.5 mg/L+6-BA 1.0 mg/L+TDZ 0.1 mg/L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4.89以上;生根培养基以1/2 MS+IAA 0.05 mg/L+IBA 0.2 mg/L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8.89%,平均每株幼苗生根数3.98条。组培苗炼苗后移栽在V(腐殖土)∶V(河沙)=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头花蓼种子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顶芽直接诱导丛生芽、丛芽增殖、生根、移栽,以建立头花蓼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头花蓼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0mg/L,增殖倍数7.1;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05 mg/L,增殖倍数为10。组培苗生根以1/2MS+NAA 0.10 mg/L最好,生根最快,根数量最多,生根率达100%。在腐殖土中,幼苗移栽成活率达100%,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8.
白花拟万代兰(Vandopsis undulata)花大素雅,具芳香,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为缩短白花拟万代兰从无菌播种到成苗的时间并保证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以无菌播种获得的白花拟万代兰小苗为材料,合并其增殖和生根阶段最适培养基的筛选,继而对最适移栽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IAA+250 m L/L椰子汁,平均增殖系数达3.57;丛生芽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IAA+50 m L/L椰子汁;所用移栽基质中,泥炭土和木屑对白花拟万代兰栽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最优的基质体积配比为:苔藓∶泥炭土∶珍珠岩∶木屑=1∶3∶2∶2。  相似文献   

9.
钩状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解决钩状石斛的快速繁殖和提高组培苗成活率。[方法]在基本培养基MS无菌播种下,获得大量无菌幼苗,增殖过程分别采用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激素6-BA和NAA组合,筛选出钩状石斛无菌幼苗增殖最佳浓度配比;壮苗生根培养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IBA和IAA,观察不同因素对生根的影响。移栽技术研究,采用3种不同基质花生壳、刨花和树皮椐末混合,观察不同基质对钩状石斛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钩状石斛种子萌发最佳配方:MS+6-BA 0.5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AC 2 g/L。钩状石斛幼苗增殖最佳培养配方:MS+6-BA2 mg/L+NAA 1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钩状石斛壮苗生根最佳培养配方:1/2MS+IBA 2 mg/L+香蕉10%+白糖20 g/L+琼脂5 g/L+AC 2 g/L。3种基质均对钩状石斛组培苗根生长情况和苗的成活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花生壳为最适宜基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工业化快速生产钩状石斛,及钩状石斛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粉葛传统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压条繁殖、块茎苗、扦插繁殖等,繁殖效率较低,为建立粉葛组培再生体系,实现粉葛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方法:本文以‘桂粉葛1号’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灭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移栽基质配比对‘桂粉葛1号’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如下:以75%酒精30 s+0.1%氯化汞8 min组合进行消毒,外植体成活率达83.45%;启动及继代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腋芽萌芽率达92.22%,继代增殖系数约2.61;生根培养基为MS+0.3 mg/L NAA,同时增加蔗糖添加浓度至30g/L,可明显提高组培苗根长、根数及根粗等指标,生根率达95.00%;组培苗移栽基质为黄泥:珍珠岩:营养基质(1∶1∶1),移栽存活率达98.00%。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高效的‘桂粉葛1号’组培再生体系,为粉葛组培营养杯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组培新方向——开放组培与无糖暴露组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初,是以德国植物学家G.Haberlandt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植物快繁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具有普通繁殖方法无法比拟的技术和产量优势,在当前倡导高效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形势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种苗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一直以来,植物组培产业流传着一句话就是“组培组培越组越赔”,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发展思路和经营不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培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组培苗低价位成本的需求。因此,如何降低组培成本是决定组培效益的…  相似文献   

12.
13.
水果型番木瓜组织培养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果型番木瓜的组织培养。[方法]以经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通过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水果型番木瓜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均匀擦拭水果型番木瓜果皮表面,取出种子,用无菌水冲洗3次是较好的灭菌方法,种子污染率仅为2.52%;水果型番木瓜种子经1000mg/LGA3+1mg/L6-BA(等体积混合)浸泡18h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培养,种子发芽率、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苗高达到较高值,分别为68.42%、2.25、0.80和1.52cm,幼苗整体生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1mg/LIBA时增殖系数最高(7.92),幼苗长势较好;组培苗玻璃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呈减弱趋势,3000lx处理下玻璃化苗比率最低(3.21%)。[结论]该研究为水果型番木瓜的组培快繁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天麻经过长期人工无性繁殖,使其带病毒植株逐年增多、品种退化和产量下降,组织培养是对其品种更新和提纯复壮最好的方法。从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取材时间及部位、光照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天麻组织培养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以花芽为外植体进行莫氏兰的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莫氏兰化芽接种在MS+6- BA 5.0 mg·L-1+NAA0.5 mg·L-1的培养基中,40 d后可分化成原球茎或丛生芽;原球茎在MS +6-BA3.0 mg·L-1+NAA 0.3mg· L-1+φ =10%的椰子水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小芽在1/3MS+花...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提高金银花的繁殖系数,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以野生金银花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及浓度配比成多种培养基,成功诱导出腋芽,筛选出诱导腋芽培养基MS BA0.1mg/L NAA0.1mg/L,壮苗的最佳激素组合为BA0.05 NAA0.1mg/L,其中6-BA在芽的产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植物名称 木莓 2材料类别 侧芽 3培养条件 培养基:(1)MS+Ascorbic Acid 50 mg·L-1(单位下同)+GA1.5+Glutamine 100+Vitamin 5+ BAP 0.1 + FeNaEDTA 50.(2)MS+ FeNaEDTA 50 +BAP1 + IBA0.1.(3)1/3MS+FeNaEDTA50+IBA0.1.以上培养基均含3%蔗糖、0.6%琼脂,pH5.5-5.7,培养温度25℃,光照16h d-1,光照度为2000lx.  相似文献   

18.
水果型番木瓜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果型番木瓜的组织培养。[方法]以经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通过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水果型番木瓜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均匀擦拭水果型番木瓜果皮表面,取出种子,用无菌水冲洗3次是较好的灭菌方法,种子污染率仅为2.52%;水果型番木瓜种子经1000mg/LGA3+1mg/L6-BA(等体积混合)浸泡18h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培养,种子发芽率、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苗高达到较高值,分别为68.42%、2.25、0.80和1.52cm,幼苗整体生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1mg/LIBA时增殖系数最高(7.92),幼苗长势较好;组培苗玻璃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呈减弱趋势,3000lx处理下玻璃化苗比率最低(3.21%)。[结论]该研究为水果型番木瓜的组培快繁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榴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Punica granatumline)原名安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属植物,落叶灌木或乔木,按其果实可分为:红籽甜石榴、白籽甜石榴、酸石榴、观赏石榴四大类.  相似文献   

20.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大岩桐快速繁殖方法,以大岩桐嫩芽为试验材料,研究附加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对大岩桐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岩桐最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最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芽分化率达88%;添加活性炭抑制了大岩桐植株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