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具有非中心化、扩展性好、性价比高、健壮性强及负载均衡等优点.但是,由于P2P是一个"瞬态网络",其动态性与不确定性也使P2P网络系统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挑战.信任模型是目前提高P2P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各类信任模型的特点和网络节点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按全局信任值分层(域)管理的信任模型,根据交易、动态调节节点信任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奖惩机制.此模型对P2P网络中的假冒、联合欺诈、诋毁等恶意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加速节点全局信任值的收敛.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  相似文献   

2.
围绕节点信任问题、节点通信安全问题和版权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并总结了一些解决策略,如建立信任模型、安全通信模型以及基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系统和软件,展望了P2P网络安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PZP(Peer to Peer)网络结构区别于Client/Server结构或Browser/Server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网络不依赖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peer)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兼容现有的各种网络服务。由于P2P技术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灵活的网络互通性能,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各类数字终端、服务器资源、网络带宽等资源持续保持类摩尔定律式的增长,通过更直接的共享方式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保障信息服务安全将为社会信息化带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P2P技术为服务共享、分布式计算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模式,凭借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农业信息化将在广大的农村和农业领域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中节点利用阻塞机制作为节点选择算法,以确定节点间相互的服务对象.但是在传统的节点阻塞算法中存在着节点连接时间过高,首块资源获得较慢,系统链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组播机制,利用动态分组的路由方法,充分考虑各节点间的可用带宽,能够很好的解决在传统阻塞算法中存在的首块资源获取过慢,带宽利用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非结构P2P系统所采用的两层聚类结构HCPON存在的问题是超级节点仅采用单一的备份节点作为冗余备份,使得系统健壮性的提高很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聚类结构的高效P2P系统(PTLCA),根据节点的拓扑优先级等对节点进行分层处理和聚类,同HCPON相比,PTLCA在性能上有显著的提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流媒体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了JXTA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JXTA的P2P即时通信系统模型,实现了对等体的搜索、消息的发送与接收。使用基于集合点的资源搜索方武有效解决了中心服务器的通信瓶颈问题,并且避免了全分布式网络中部分节点资源过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2P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模型,分析了P2P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阐述了P2P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具有空间动力的多种群传染病传播模型的构建方法,充分考虑了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的不同状态和变化,提出一种P2P文件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可以描述P2P文件传播效率的基本再生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流行文件的下载情况符合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其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贷款资金链断裂引发信用风险、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造成操作风险、资金诈骗导致声誉风险,以及可能弱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等风险问题,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监管、建立网络借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P2P借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立P2P网络借贷资金监管体系和探索区域发展模式等P2P网络借贷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应运而生,利用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借贷模式。但P2P网络借贷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蕴藏着诸多风险。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对象,针对P2P网络借贷存在借款者信用问题、缺乏有力的贷款催收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网贷平台倒闭风险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征信体系、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平台信息系统安全、建立第三方托管制度以及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结论,为我国的P2P网络信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云技术"、"大数据"的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的改变,一些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其中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快捷、方便、灵活的新型金融模式,已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中一个发展较快的金融模式。然而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的风险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因此对P2P网络借贷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P2P网络借贷风险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形成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动因,提出了几点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建议,目的在于规避P2P网络的借贷风险,保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顺利运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抑制P2P网络中节点的搭便车行为,本文在校园网中开展研究,深入研究了搭便车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分析其根本原因,将用户行为引入激励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激励机制User Behavior based Incentive Mechanism( UBIM)并设计了其效用函数,在效用函数复杂度和效率之间找到了良好的折中.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UBIM的原型系统BITShare,经过长期的运行表明,UBIM在有效抑制搭便车行为的同时,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查询命中率、热门资源分享率以及节点平均在线时长.  相似文献   

13.
针对P2P系统文件共享中的大量搭便车现象,提出一种基于贡献值的新型激励机制,该机制根据节点的贡献值进行资源分配,贡献值越大的节点越能获得高的服务质量和优先级。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贡献值的资源分配算法能有效地实现P2P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鼓励贡献节点,同时抑制搭便车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引入介绍了P2P技术,提出了基于P2P的电子商务模式,探讨了这种模式的网络结构,工作过程及关键技术,并与传统服务器模式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开放,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平台应用而生,P2P平台在我国的生根发展逐步具有了中国特色。当前P2P平台存在着那些问题,怎么降低借贷风险,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将是我国P2P行业今后时候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现有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的突然改变不能做出迅速地反应,动态性适应能力支持不足。引入反馈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P2P网络环境下的全局信任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分布式实现策略,该模型排除了P2P网络中很难确定的高信任节点集合,并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增强信任系统的动态适应能力,有效地遏制恶意节点的动态摇摆行为,提高了P2P网络中共享文件的下载成功率,仿真结果显示,在有50%的动态摇摆恶意节点的P2P文件共享网络环境下,真实文件下载的平均成功率是用于比较现有模型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P2P也称之为对等网,是一种不同于c/s模式的网络模型.自1999年美国的Shawn Fanning开发Napster,提供服务允许音乐迷们交流MP3文件,从而被五大唱片商以侵犯版权推上被告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之时,P2P网络结构便开创了新的革命.继而2001年4月,SUN公司发布JXTA技术.JXTA也是P2P的一种模型,英文意为Juxtapose(并置),意思是P2P和c/s模型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JXTA的提出为解决现有分布式计算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特别是针对现有P2P计算中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P2P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研究的活跃领域,它引导网络计算机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将P2P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尝试解决资源共享、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等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P2P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基于JXTA的P2P通信主要通过管道通信来实现。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尝试利用JDOM与管道的结合,创建、规范化、获得并解析XML文档来实现P2P网络中对等体之间的即时通信。  相似文献   

20.
针对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由于兴趣不对称难以建立直接信任关系,参考人类社会网络结构,借鉴小世界理论(small_word),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兴趣域划分的P2P信任模型(BIDTM信任模型)。BIDTM模型通过计算节点兴趣相似度划分兴趣域,计算节点总体信任度综合域内信任与域间信任。模拟试验表明,BIDTM信任模型在迭代的收敛速度、下载成功率、抑制恶意节点方面较传统模型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