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硅酸盐电解液系统下,采用直流脉冲电源对AZ31B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 析显示,氧化膜主要由MgO 和Mg2SiO3 构成.不同电流密度下氧化膜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获得40μm 厚 微弧氧化膜的过程中,随电流密度的增大,槽压升高、生长速度增大;但膜层的显微硬度与耐腐蚀性降低.进一步 的SEM 分析结果显示,电流密度的增大,导致陶瓷膜中的孔洞增大,致密性变差,从而降低了其硬度与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2.
在根系土壤不同深度铺设不同开孔度薄膜的条件下,以黑麦草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根层铺多孔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铺多孔膜改变了根系层土壤水分分布,铺设深度为15 cm时,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铺设深度为20 cm时,土壤含水量呈“3”形分布,同一铺设深度不同开孔度的土壤水分分布较为相似,且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覆膜深度以下5 cm处;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灌溉下限时,根层铺多孔膜各处理表层(0~5 cm)及膜上土壤平均含水量较裸土处理分别减小了37.6%~51.1%和26.2%~37.0%,膜下土壤平均含水量较裸土处理增大了7.7%~25.0%;在观测时段内,根层铺多孔膜各处理中,除铺设深度15 cm、开孔度30%的处理0~30 cm深度土壤储水量变化值大于裸土处理15.2%外,其他处理均小于裸土处理,其中铺设深度15 cm、开孔度50%的处理较裸土处理减小了23.0%,表明根层铺多孔膜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载型介孔分子筛SiW12/SBA-15的制备及催化性能。[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以P123为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SBA-15,由硅钨酸浸渍进一步合成介孔催化剂SiW12/SBA-15。通过IR、TG、SEM和TEM进行表征,并且将负载型介孔分子筛SiW12/SBA-15用于催化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研究硅钨酸负载量、催化剂加入量、过氧乙酸与原料摩尔比及SBA-15的焙烧温度对环氧化产物得率的影响。[结果]将硅钨酸负载到SBA-15上并未破坏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硅钨酸仍保持着Keggin的基本结构。在550℃下焙烧SBA-15,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2%,CH3COOOH与α-蒎烯的摩尔比为1.2∶1时,α-蒎烯的转化率为99.4%,产物2,3-环氧蒎烷的得率为90.45%。[结论]通过负载法能够制备负载型介孔分子筛SiW12/SBA-15。该催化剂对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几种苏木精--伊红染色液的改进和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应用8种苏木精染色液和三种伊红染色液的配制法,对组织石蜡切片进行了染色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arris苏木精液、Mayer苏木精液、Gill半氧化苏木精液、碘化钠氧化苏木精液和1%伊红复制液、1%伊红酒精液的染色性能稳定,能长期使用,氧化膜较薄,结晶析出较少,配制方法简便,染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微波加热代替传统加热方式,采用二次生长法在大孔氧化铝载体上制备了高性能的Silicalite-1沸石膜.研究了两种加热方式对所制备的沸石膜性能的影响,包括晶体结构、形貌和气体渗透性能.通过XRD、SEM和单组份气体渗透测试对Silicalite-1沸石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加热方式制备的沸石膜,微波加热制备的沸石膜表面连续、致密、完整;膜层较薄,与载体结合紧密;具有较高的氢气渗透速率(1.7×10-6mol·m-2·s-1·Pa-1)和选择性(H2/SF6理想分离因数为156).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水提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分离效果,选择5种大孔吸附树脂,并采用HPLC定量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氧化苦参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LSA-21和LSA-30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LSA-40,HP-10和AB-8;LSA-21在pH10.0和0℃时吸附效果最好,其动态饱和吸附率为14.52mg/mL,静态饱和吸附率为6.88mg/mL,最适洗脱剂为体积分数30%乙醇,解吸率可达90%以上,由此得到的氧化苦参碱含量约为37%。静态饱和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在较低温度范围(0~10℃)内影响显著;静态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小,其中在吸附的前2h内,吸附速率很大且基本恒定,2h之后吸附速率变得非常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温天气捅孔后膜下烟移栽烟苗的成活情况,设置了捅孔与不捅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捅孔处理膜内的温度在12:00、14:00都达到了茎、叶、芽的半致死温度,烟苗成活率低;而捅孔处理在12:00、14:00膜内的温度达到了茎和叶的半致死温度,没有达到芽的半致死温度,烟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猪鱼肉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种涂膜剂的成膜效果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具有可食、水溶液粘度大,易于形成光亮透明的薄膜.在涂膜溶液中加入等量乳酸钠和乙酸溶液,可增加溶液粘度,提高膜的保藏效果,添加5%甘油可提高膜的塑性.肉类涂膜,可有效地隔绝微生物的侵入途径,延缓了食品成分的化学变化,延长货架期2~6倍。在常温条件下,鲜猪肉和鱼肉涂膜后可保鲜5~7天,防腐15~20天.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插层聚苯胺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探讨了复合材料前躯体插层苯胺-钠基蒙脱土的制备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经苯胺插层后钠基蒙脱土的层间距明显增大,插层苯胺经电化学聚合后,其层间距仍比纯钠基蒙脱土层间距大,但小于苯胺插层的钠基蒙脱土.SEM照片表明,经电化学聚合后,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致密程度高于未经电化学聚合的钠基蒙脱土的致密度.由插层聚苯胺-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和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利用酱渣废弃物,同时增加缓释包膜肥材料的来源,从酱渣中提取废油,共轭改性后用于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包膜肥,通过大田盆栽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包膜肥的实际肥效及膜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和茎周长包膜肥组(T1)与无施肥组(CK0)和普通施肥组(CK1)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比CK1分别提高了9.5%和3.9%;玉米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3组差异均显著(P0.05),T1比CK1分别提高了2.7%和3.0%,但叶片数最终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和穗质量3组差异较为明显,T1比CK0分别增加了26.6%、28.0%和13.9%,与CK1相比提高了2.3%和4.3%,说明包膜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中有机质、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在30 d后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共轭废油在土壤中可生物降解并提高了有机质的含量。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显示,包膜肥膜层固化后CC共轭双键打开并形成了聚合物大分子,因此缩短了成膜固化时间,而且膜层表面较为光滑,断面具有输送养分的疏水通道,增加了膜层的耐水性,提高了其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用自行设计开发的穴播轮进行花生田间成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气吸式花生膜上精量穴播轮的作业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作业速度(0.32,0.76和1.02m/s)下的膜孔尺寸、孔穴错位率、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穴距合格率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0.11,0.24,0.33m/s)、不同吸种负压(3.66,3.98,4.65kPa)条件下对花生种子播种质量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作业速度对穴播轮成穴及播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作业时成穴性能较好,膜孔尺寸、孔穴错位、膜下播种深度、穴距均较好;高速作业时孔穴错位率较大,且穴距变异较大,漏播率增大。吸种孔线速度及吸种负压对播种质量影响显著,随吸种孔线速度的增加,漏播指数增加,重播指数减小;随吸种负压的增加,穴粒数的合格率增加,重播指数相应提高。【结论】在满足成穴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当作业速度为0.76m/s(吸种孔线速度为0.24m/s)、吸种负压为4.65kPa时,穴播轮作业质量最优,此时合格指数为95.0%,空穴指数为1.0%,重播指数为4.0%,孔穴错位率为4.0%,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5.0%,穴距合格率为95.0%,成穴质量、播种质量均能较好地满足花生精量穴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容易发生蒸汽地下窜流和地表汽窜,严重影响矿区产能,同时造成地面污染。以水玻璃与尿素为交联剂主体,通过与表面活性剂甘油三乙酸酯进行复配,研制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封窜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封窜剂配方:60%水玻璃+4%尿素+0.2%甘油三乙酸酯+水;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该体系中水玻璃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联,形成单硅酸,后缩聚形成线性多聚硅酸,硅酸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生缠结,形成的网状结构使得其稳定性较高,结构更稳定,有更好的耐温能力;实验室内填砂管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封窜剂段塞注入量为0.2 PV及候凝时间为5 d时,封堵率98.8%、突破压力梯度1.4 MPa/m、残余阻力系数83.32,经过21 PV 260℃的高温蒸汽冲刷后封堵率稳定在94%以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井F-109日产油从0.9 t增至5.5 t,含水率由89%降至50%,施工244 d,累计增油1 122.4 t, F井区地面不再发生蒸汽窜漏,受地面窜漏影响的14口井恢复了正常注汽吞吐生产,累计增油15 713.6 t,平均单井日注汽量100 m3,注汽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良种.选择荚宽又长,产量高的质优品种. 二、多膜覆盖.大拱棚与小拱棚比,能进行多层覆盖,有利于操作,可以分次上架,能够延长覆盖时间,提高夜温2~4℃.提早播种10~15天,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丙烯酰胺及复合交联剂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淀粉接枝吸水膨胀型堵水剂SAP,并对其适宜的配方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结果表明,SAP具有较好的吸水膨胀性能和较快的吸水膨胀速度,而在油相介质中不发生膨胀;SAP对高渗层大孔道地层具有很好的堵水性能和很高的封堵强度;当其浓度大于0.5%时,对渗透率大于4.0μm2的填砂管岩心其堵水率可达99%以上,突破压力梯度可达10MPa/m以上.  相似文献   

15.
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运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单膜孔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肥液入渗的分布特性与运移规律。研究表明,膜孔肥液入渗湿润体土壤含水率比清水的大;分析了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比清水入渗增加的机理;供水入渗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继续增大,而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均近似于“S”型曲线。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μL.L-1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c/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μL.L-1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μL.L-1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结论】15μL.L-1NO有效减轻了ROS对李果实线粒体膜的氧化伤害,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3种不同尺寸的全片层组织的TiAl—14.3Nb合金在1000℃的静止空气中的循环氧化行为。采用XRD、SEM及EDS分析了氧化层的结构和组成。研究表明,全片层组织的晶粒尺寸对其高温抗氧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晶粒越细其高温抗氧化性能越好。同时探讨了其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管道不停输封堵作业中,采用钢质管道作为旁通管道存在诸多缺陷,近年发展迅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高抗拉强度钢丝和辐射交联聚乙烯热缩胶带复合加工制成,因其优越的抗冲击强度性能,耐磨性能,耐腐蚀、耐药和耐温性能,耐疲劳和耐老化性能,自润滑和不结垢性能,刚性和柔韧性,承压能力而倍受关注.化学介质浸泡与短期静水压强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SY/T6662-2006行业标准的要求,因此指出了其作为不停输封堵旁通管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正>原料仙人掌、白糖、过氧乙酸、精盐和柠檬酸。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削皮去刺→切块→盐水热烫→脱盐→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检验。操作要点1.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原料选择新鲜仙人掌的嫩茎,加工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镊子去刺,用小刀把鲜仙人掌的皮去掉,尽量少带果肉,切成长3.5~4厘米,宽1.5~2厘米的长方块,要求切边平整。2.热烫着色:仙人掌经去皮切块后,放入1%~2%食盐,在沸水中热烫10~15分钟。事先往沸水中加入0.15%  相似文献   

20.
以4种经常压干燥法制备的酚醛基炭气凝胶(carbon aerogels,CAs)为原料,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及扫描电镜(SEM)表征,研究了材料孔结构、表面特性及溶液性质等因素对Ag 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 在炭气凝胶表面的吸附主要是以氧化还原形式进行的化学吸附,通过还原吸附的银颗粒主要分布在凝胶外表面,而吸附容量与孔结构、活化程度(表面活性还原官能团)、溶液pH、固液比例及Ag 浓度等有关.SEM图表明在不同pH的硝酸银溶液下吸附于凝胶表面的银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