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选取陕北各县多年观测资料,建立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和Topsis法对各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行中应加以重视:各县域生态治理局势存在波折,但整体呈良性发展,并为良好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生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这3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为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局势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在对景电一期工程灌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并针对高扬程提灌区水资源矛盾和灌溉用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节水农业、实施优化调度、进一步做好效益评价促进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专家评估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统计法相结合,研究建立大青山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分为生态系统稳定性、涵养水源、改良小气候、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和固炭放氧6个子效益,每个子效益又分为若干具体指标,获得其权重值,并运用指标权重系数反映其指标贡献的大小,得出各指标加权指数值后再求和,进而得出子效益和综合效益数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行业也迎来了多角度投资,如何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成为各行业的热点。作为传统行业,农业投资也需要在各类农业设施和农资产品中进行抉择,以实现整体投资的收益最大化。本文针对水肥一体化的投资对作物种植经济架构的影响,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使用者制定较为科学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森林效益计量研究文献,结合世界各国的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生态公益林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初步构建了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并重的两级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应用该方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为客观评价畜牧科技成果的效益,从畜牧科技成果评价的目的、作用和畜牧科技成果的实际出发,将畜牧科技的评价指标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构成部分并进行了探讨,认为,畜牧科技成果的效益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需要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评价结论时,要充分考虑畜牧科技成果的特殊性,采用定性、定量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公益林类型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生态公益林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发挥的主体功能与效益与对我国生态公益林进行类型划分。按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把效益计量和经济计量结合起来,分别类型确定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效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公益林区的综合效益进行初步评价,得出经济收益与社会生态效益之比为1:3.以此体现分类经营、生态优先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和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方法】在实地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三江源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以太阳能辅助沼气系统为主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并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源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有效地将三江源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农户联系起来,庭院生态经济系统总体成本为7~8万元,核定使用寿命为20年,年收入为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根据估算,20m3的沼气池每年可以产生1 000m3的清洁的生物燃气,太阳能加热装置每年可以转化35 000~45 000 MJ的太阳能,每年产生40t左右的沼肥,完全处理掉人粪尿、畜禽粪便;减少CO2排放5 000kg,SO2排放30kg;设施化养殖每户每年可有效保护草地面积20hm2,生态效益明显;在社会效益方面,改变传统的游牧生活为定居后,不仅有利于居民点的统一规划和建设,而且还有利于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结论】构建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三江源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很适合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解决移民搬迁点的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实施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后,所产生的效益可划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内,受益人为流域的内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内部效益;而另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外,受益人为流域资源的外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外部效益。本文分别采用综合环境生产力指数法和效益系数法研制开发小流域内外部效益评价模型,从而对流域治理过程中两种效益的变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常规稻作(CK)、稻鸭共作(A)、稻鱼共作(B)和稻蟹共作模式(C)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总体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上,C>A>B;在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品质方面,A>C>B;稻田养鸭水稻产量降幅最小,稻蟹次之;A、B、C各处理总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稻作增收11 407.5元/hm2、4 312.5元/hm2和7 378.5元/hm2。说明,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稻鸭共作在改善稻作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上优于常规稻作和其他两种稻作模式,可作为该地区稻作复合生态种养技术的主体模式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查阅文献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保定市2008年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推广潜力大,持续时间长,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源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以宁波市鄞州区溪下水库流域为例,定性计算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并调查与产生污染物相关的4类经济产业及其总收入。设计实施一系列水环境保护工程项目,预测被改善的水环境质量和4类产业所受的经济影响。通过水环境生态经济增长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比较工程实施前后综合指标的改变,可判断工程实施之后,虽然经济增长效益有所下降,但水环境生态经济增长综合效益增加,鉴证了水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依据全面、科学、可比和简便适用的评价指标选择原则,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系统的诸项定量指标,设计了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並以江苏省董徐村为例证,提出了对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定量评价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由于生态系统指标变化具有滞后性,作者认为需要将生态系统指标的变化进行“放大”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寿竹林分郁闭度与竹荪品种对寿竹林下竹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寿竹林分郁闭度显著影响林下竹荪生长,其中林分郁闭度为0.7的竹林竹荪产量最多,产量鲜重达170.5kg/667m2,竹荪期近2个月,净利润为2950元/667m2;竹荪品种对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表明林分郁闭度在0.7的条件下,寿竹林下套种竹荪明显可以提高竹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