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级稻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八五四农场水稻高产创建品种龙粳20为材料,研究分析适宜超级稻高产的氮肥基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8:2的处理每穴茎数、收获穗数都比其他处理多。穗肥施氮量主要影响抽穗及其后的植株吸氮量,对水稻高产起着关键的作用。穗肥过多,不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干物质生产量,难以获得高产。基蘖穗比例为5∶3∶2的处理在分蘖、成穗率、肥料利用率、结实率上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不同肥料运筹技术,特别是增加后期氮肥施用量和改长粗肥为促花肥的增产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三年来对水稻氮肥运筹技术的研究,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阐述了不同肥料运筹技术对水稻的增产效应,为水稻高产更高产提供合理的肥料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展水稻氮肥运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及肥料的利用率。前稳中后重处理比前后重中空施肥法增产467.0 kg/hm2,增收1 586元/hm2,与对照空白区相比增产2 933.5 kg/hm2,增收11 561元/hm2。  相似文献   

4.
小麦高产栽培氮肥运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小麦是泰兴市主要粮食作物,通过本试验得出:只要有相对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前期少氮有利于控制小麦中期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为提高抗逆性和高产奠定基础.在中期稳长的基础上,后期适时加量施用氮肥不会引起倒伏的发生.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粒肥为3:1:3:3的比例基本上适合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的田块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对机械穴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规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稻品种株两优189,利用2BX-10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研究氮肥运筹对机械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6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穗肥用量为总量的20%时比30%的产量显著下降;穗肥为总量的30%,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增加苗肥用量促进分蘖;苗肥用量达40%时,分蘖高峰值最大,无效分蘖大量发生,成穗率显著下降。最高茎蘖数与苗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中嘉早17的有效穗因苗肥和分蘖肥的不同用量影响差异很小。株两优819有效穗数则随着苗肥用量的增加有效穗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株两优819叶面积指数高于中嘉早17,叶面积指数达高峰后,中嘉早17下降量少,株两优819叶面积指叶面积指数下降很快。增施苗、蘖肥对干物质总积累量影响的差异不大,但是重施苗肥、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的处理,其干物质总积累量显著减少。苗、蘖肥占总用量30%时,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机械穴直播早稻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m(基肥)∶m(苗蘖肥)∶m(穗肥)=4∶3∶3为好。  相似文献   

8.
郭芳  冯云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00-100
氮肥的施用对小麦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基追比例和施肥时期对施肥效应影响不同。为了建立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淇县于2011-1012年度安排了小麦氮肥运筹试验。本文对这次试验、对试验的方法、结果与分析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冬小麦氮肥运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多穗型烟农19、中穗型周麦22及大穗型矮早八小麦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水平下进行了3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N240kg·hm-2条件下,前轻中重后补法与前重后轻法、各半法相比在小麦产量形成上具有明显优势与特点,表现出前期干物质积累、高峰苗较低;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较高,最终茎蘖成穗率、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抽穗前积累在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转移率低,对籽粒的贡献率小,单位吸氮量生产力低,但单位施氮量生产力高。前重法与前中各半法的上述效应差异明显。前重中轻法前期与前重法差异不显著,中后期与前中各半法趋于一致。综合表明,前中各半法施肥法是较适合超高产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氮肥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的范围内,机插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742x2+28.979x+4068.3,即当施氮量为195.3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习惯施肥方法(基肥∶蘖肥∶穗肥=7∶3∶0)相比,适当增加分蘖肥的施用比例,有利于机插早稻产量的提高,在大田总施氮量为180 kg/hm2的条件下,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5∶1或5∶4∶1的运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1.
优质早籼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行了优质早籼稻赣早籼 37号有机无机复混肥、BB肥、水稻专用复合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处理组合以一次性作基肥深施总有效成分为 30 0kg/hm2 的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产量最高。肥料种类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产量最高 ,BB肥居中 ,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较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增产极显著。在肥料用量处理中 ,随着复混肥总有效成分增多 ,产量增加 ,高、中施肥水平产量显著高于低肥水平 ,肥料用法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后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加大有机无机复混肥、BB肥推广和在生产上采用一次性深施复混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早稻高产施用氮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赣早籼4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T1:化肥一次性全层施用。T2:化肥80%全层施用+20%穗肥。T3:有机无机复合肥一次性全层施用。T4:有机无机复合肥80%全层施用+20%穗肥。T5:习惯施肥(CK)。T6:不施N(CK0))对土壤和淹水层NH4-N含量、水稻产量、叶绿素含量和N肥当季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分蘖始期各处理表土层NH4-N含量为:T5>T1>T3>T2>T4>T6;孕穗末期各处理下层土壤NH4-N含量为:T1>T3>T4=T5>T2>T6;分蘖始期,处理T5淹水层NH4-N含量最高;各处理水稻叶绿素含量为:T2>T4>T1>T3>T5>T6;处理T1的N肥当季利用率最高,达到63.34%;处理T3的水稻产量最高。[结论]全层施肥可提高N肥当季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615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早籼14为母本、Y13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6152007~2009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籼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19.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12%;2009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43.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9.12%。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结论]该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好、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在安徽省双季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福  夏加发  唐光勇  王元垒  曹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83-12984,12987
[目的]介绍早籼78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78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早稻品种早籼14为轮回亲本,Gayabyeo为非轮回亲本,通过1次杂交和2次回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7882005~2006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216.50kg/hm2,较对照竹青平均增产6.40%;2007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95.10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3.54%。该品种全生育期105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作双季早稻种植。[结论]早籼788是1个中熟、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的早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甬籼975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设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小区净面积13.4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各施氮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10.0 kg/hm2时穗、粒、重较为协调,增产潜力大;施纯氮270.0 kg/hm2时实割产量最高,收益最好,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差,同时病虫害和倒伏风险加大,生态负担重;施纯氮150.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最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结论]综合考虑高产、稳产、效益,在高肥力大田中甬籼975纯氮施用量控制在150.0 kg/hm2左右为佳;当天田肥力中等或偏低时纯氮施用量可增至180.0 kg/hm2左右;为发掘其高产潜力,在高产攻关田纯氮施用量可增至21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浙10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4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24%,全生育期109.4 d,比对照短1.1 d。表现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大穗大粒、丰产性好、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7.
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73-4474
[目的]探索氮肥在免耕早稻水稻的合理应用。[方法]以皖稻143为供试品种,小区试验,塑盘旱育,氮肥施用量设5个处理(0、135、180、225、270 kg/hm2),研究了施氮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早稻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早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3 601.80~4 869.15 kg/hm2,提高131.71%~177.29%。产量和效益均能获得较好的施氮用量处理是180 kg/hm2,其中基施90 kg/hm2,促蘖肥施45 kg/hm2,保花肥45 kg/hm2。早稻增施氮肥可延长生育期,每增施3 kg氮素可延长1 d生育期。[结论]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早籼新品种240,经四年试验和两年全省多点较大面积试种,亩产400~500Kg,高产田块亩产达500Kg以上,比二九丰增产5.83%~8.68%,且抗稻瘟病,熟期较早,适宜在我省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引进26个早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1号、株两优100、威优458、淦鑫202、淦鑫203和优I316等新品种(组合),在产量、抗性和米质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